地下人防(车库)基础工程施工方法

地下人防车库)基础工程施工方法。

1、 施工工艺流程。

井点放线→管井降水→放开挖线→机械开挖土方→人工清理→主楼沙石回填→浇砼垫层→地下室施工→ 回填土。

2、定位放线。

(1)据地堪资料及图纸设计放出降水井点位置,井距25米,深25米。

(2)在土方开挖前,完善工地四周的龙门桩,增设高程引测点和土方开挖时坡顶沉降观察点,并闭合,做好原始记录。

(3)高程引测点必须沿基坑四周每隔40米布置一个点,应呈环形布置,该点宜做在坚固的土基或永久性的建筑物上,并加以保护。

3、管井降水

(1)基坑降水设计。

根据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供的资料和甲方的施工经验及场地含水层特性、基础埋深及现场施工条件,拟采用管井抽降的降水方案。沿整个场地大基坑周边布置管井抽降。

(2)、施工工艺。

管井主要工艺流程为:

放点→埋设护筒、挖泥浆池→成孔→换浆→下管→填料→洗井→水泵安装→抽降。

各工序要求如下:

①放点:按照结构设计提供的施工图测放出结构边线,按放坡和工作面及设计要求的井位和井距施放井点,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井点位应有明显标志,采用Ф6的钢筋棍楔入地面,井点间距约25m。

②埋设护筒、挖泥浆池。

为保证钻进过程中水流循环及保存钻孔出渣,根据场地条件在距降水井3m周围挖单井体积1.5倍的泥浆池。为避免钻进过程中循环水流将孔口回填土冲塌,根据地层情况钻孔前埋设护筒。在护筒上口设进水口,并用粘土将护筒外侧填实。护筒须安放平整,护筒中心即为降水井中心点。

③成孔:用循环钻机成孔,采用原土造浆护壁钻进。成孔深度不小于25m,井径600mm;。

④换浆:成孔深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停钻进行泥浆循环或用抽筒抽渣,将孔内泥浆稀释。更换泥浆标准,一般要求孔口返上泥浆与送入孔内泥浆性能接近一致。

⑤下管:下管前要检查井管的质量和数量,井管为外径φ400mm水泥砾石滤水管,底部1m作为沉淀用。在预制混凝土底托上嵌置井管,四周栓10号铁丝,缓缓下放,当管口与井口相差200mm时,接上节井管,接头处用玻璃丝布密封,以免挤入混砂淤塞井管,竖向用3条30mm宽竹条固定井管。吊放井管要垂直,并保持在井孔中心。下管时要慢慢上下提升,严禁强行下管。在下管的过程中随时检查井管能否自由转动、有无阻力,发现有阻力要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管下到设计深度后要将井管固定在孔的中间,不能偏斜,以保证填料厚度均一。为防止雨水泥砂或异物流入井中,井管口要高出地面0.3m,井口应装有保护盖;。

填料填料前应检查滤料的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严禁不合格滤料向井内填充。井管下入后立即填入滤料滤料为直径2~10mm的水洗混合料、粗砂或岩屑,含泥量5%。滤料沿井孔四周均匀填入,宜保持连续,将泥浆挤出井孔。填滤料时,应随填随测滤料填入高度,当填入量与理论计算量不一致时,及时查找原因,不得用装载机直接填料,以防不均匀或冲击井壁。填料至井口下0.5-1.0m;。

⑦洗井:管井成井后要及时洗井,采用风量为9m3及以上的空压机或气泵洗井,自静水位起,由上而下分段憋洗,不要急于出水,待充分破坏泥皮后再往下进行直到井底,应洗至水清砂净。

⑧水泵安装:

Ⅰ、根据深井井点具有排水量大、降水深(15~50m)、不受土质限制,基坑占地面积大的工程地下降水的特点,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采用了深井井点降水法。打井深度为25米,深度高程大约为1084.5米,采用了QY25—26—3潜水泵,配管内径采用63mm尼龙塑料管,流量25m3/h,扬程为30米。

Ⅱ、安装水泵前要测量实际井深并记录在记录表内。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下泵,泵底部距实际井深不得少于1.00m。水泵下到预定深度后,应用直径6㎜的钢丝吊住并用10号铅丝固定在孔口上的木方上,、必须联结牢固可靠。下、拔泵时不得使电缆受力,应将电缆拴在出水管或吊索上,电缆不得与孔壁接触或摩擦。

⑨抽降:用潜水泵抽水抽水过程中应经常观测动水位、出水量的变化,适时调整泵的深度,不得使泵体露出水面及陷入泥砂中。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泵,检修处理。

抽水需用材料:

需用材料规格数量潜水泵2.5吋、3.5kw41台(五台备用)钢丝绳61008m尼龙塑料管631500m铜芯电缆3×4+11800m铅丝10#70kg配电箱三级36个木方50×700.2。

(3)降水施工技术措施。

①根据施工图纸,准确测放井点位置。

管井采用循环钻机或长螺旋钻机成孔。开钻前,提前挖好钻井需要的排浆池,并提供蓄水准备。在确保钻机设备运行良好并获得现场技术人员的认可后,钻机司机定位开钻,钻至设计深度后停止下钻,继续反泥浆3~5分钟,保证井底无粘土泥块。

③成孔后2小时内,组织下管填料工序。下管前提前需检查好井管的质量和数量。下管采用"人工吊管下放"工艺,下管过程时要慢速松绳下管,严禁强行压、扭砼井管,上下两节的井管衔接使用普通毛竹片绑扎。下管过程中,随时检查井管能否自由转动,有无阻力,发现有阻力要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井管下到设计深度后要将井管固定在孔的中间,不能偏斜,以保证井管周围填料厚度尽量均匀。井管口高出地面0.30m。

滤料的回填须紧紧衔接下管工序。人工回填,沿井管四周均匀填料填料前应检查滤料的质量,达到料净无杂质混入,严禁将不合格的滤料填入井内。填料时要注意观察填料量有无变化,核对填料数量与孔深的变化是否相符,发现异常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⑤成井后6小时内组织洗井。管井采用压缩气缸≥9m3的空压机自上往下洗井。洗井时若井内水量不大,须向井内补水清洗。井口5m以下需采用分段憋洗的方法。出水管每次下放长度≤2m,待出水管洗出的水基本变清后再继续向下放出水管,直至井底。

⑥安装水泵前根据实际井深,准备好吊放绳索及井内电缆,并提前试泵,保证潜水泵运转正常。本工程使用QY25—26—3潜水泵。水泵下到井底后,用钢绳索吊住并用木方固定在孔口上。吊泵的绳索必须并与泵体联结牢靠。下、拔泵时不得使电缆受力,应将电缆拴在水管或绳索上,电缆不得与孔壁接触或摩擦。

⑦水泵安装完毕后,应将井口封住,严禁砖石杂物掉入孔内。

⑧根据施工组织,尽快将所有已组装好潜水泵管井、集水井、排水系统联系起来,得到指令后开始抽水

(4)抽水监测与管理。

①降排水之前观测一次自然水位,在抽水开始的5~lO天内,要求每。

早晚各观测一次水位、流量;以后改为每天观测一次,并作好记录。进入雨季或出现新的补给源时,应增加观测次数。

②对观测记录应及时整理,绘制Q~t(抽水量与时间)与S~t(水位下降值与时间)关系曲线图,分析水位下降的趋势与流量变化,预测水位下降达到设计要求的时间;根据实际抽水情况,研究降水设计的可靠程度或提出调整措施:查明抽水过程中的不正常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及时组织排除。

③对抽水设备应建立定期检修保养制度,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降水

期间不得停泵。

④抽出的水应排至降水区以外,不应产生回渗。遇有大雨或暴雨,应及时排除地面和基坑积水,以减少下渗,保证降水

(5)、质量要求。

基坑周围井点应对称、同时抽水,使水位差控制在要求限度内。

井管安放应力求垂直并位于井孔中间,井管顶部应比自然地面高O.3m。

井管与土壁之间填充的滤料应一次完成,从井底填到井口下50㎜左右,上部采用不含砂石的粘土封口。

④每台水泵应配置一个控制开关,主电源线路要沿深井排水管路设置。

⑤大口井成孔直径,必须大于滤管外径30cm以上,确保滤管外围的过滤层厚度。

⑥滤管在井孔中位置偏移不得大于滤管壁厚。

(6)、安全要求。

①加强水位观测,使靠近建筑物的深井水位与附近水位之差保持不大于1m。

施工现场应采用两路供电线路或配备发电设备,正式抽水后干线不得停电停泵。

③定期检查电缆密封的可靠性,以防磨损后水沿电缆芯渗入电机内,影响正常运转。

④遵守安全用电规定,严禁带电作业。

降水期间,必须24小时有专职电工值班,持证操作。

潜水泵电缆不得有接头、破损,以防漏电。

⑦机电设备必须由专职人员操作,按规定作好维修保养。

4、基槽、坑土方开挖

①基槽、坑土方开挖方式。

据勘探报告及现场情况,本场地开阔,无已建建筑,可按1:1无支护放坡开挖

本工程土方开挖量大,根据本工程基坑深度及土方量情况,组织施工时,选择施工机械,所挖土方考虑回填土方用量及现场情况决定外运的量,最好现场预留一部分回填用土。土方机械开挖时,为了保持土状原状结构,在接近坑底时预留200mm厚土层,由人工挖除铲平。坑底承台、条基的土方采用人工及时开挖,机械带走,对扰动的和承台阀基的砖砌胎模砌好后的工作面采用C20砼(或1:1砂石)回填后,再浇垫层。开挖时,在基坑的外围按1:1外放尺寸再放500CM,使该部分设环形排水沟,将水及时排出以免对地基产生影响。

开挖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能及时地将人工挖出的土方运出基坑,方便以后的各项施工,需尽早安装塔吊,以便采用塔吊吊运的方法。配备足够的劳动力以满足挖土的需要,准备好铁锹、拖车等挖出土工具,落实安排挖土机进场。

在接近基坑开挖上边线位置(距开挖上边线一米)钉好临时龙门桩和标高桩,以备基坑边坡的修整、或阀板开挖的坑底标高的引测,同时开展其它各项施工准备。

③挖土。

开挖时,退着挖。每一施工区域采用一台挖土机开挖,土及时运走(两挖机施工区域部小于10米)。为配合排水沟的施工一次性要到位。预留的200mm土层人工及时清出,

排水沟也要及时挖出好挖通排水通畅,及时排出坑外。

④边坡保护。

在机械开挖后,辅以人工修整坡面,人工将放坡面修至设计的坡度,在保持边坡尺寸的情况下,尽量不变动设计边度,若遇有块石或其它杂物而使边坡出现空洞时应及时用砂包封堵,坡面虚土及任何松动的部分必须预以清除,然后进行护坡施工。在护坡完成后要立即进行护坡施工

5、住宅楼砂石回填施工

(1)砂石材料采用级配良好的天然沙石,含泥量不大于3﹪,不得含有垃圾杂物,碎(卵)石的最大粒径不大于50㎜。

(2)作业条件:

①在边坡钉上水平木楔以控制沙石铺垫的厚度。

②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尽快排水使基坑保持无水状态。

③铺筑前,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验槽,并办理隐藏检手续。

(3)施工流程:沙石质量检验→第一层沙石铺筑→洒水→碾压→分层铺筑沙石→洒水→碾压→找平验收。

(4)施工要点:

①铺筑的每层厚度可达350㎝,宜采用大于10t压路机碾压。

②基地标高不一时,基土面应挖成斜面后踏步面。碾压时以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分段施工时,接茬应设成斜槎,接茬水平距离应错开0.5—1米。

③碾压一般不少于4遍,轮距搭接不大于500㎝.边缘和转角处应用蛙式夯机补夯密实。

④最后一层压完后,应拉线找平,使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5)质量标准。

①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

②分层接茬位置正确,方法合理,压茬密实、平整。

③允许偏差:顶面标高:。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顶面标高+15、-15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2表面平整度+20、-20用2米靠尺和楔形塞尺。

(6)成品保护:

①回填沙石时,应保护好轴线、高程桩,并经常进行复测。

②完工后如技术措施,不得在影响其稳定的区域内进行挖掘工程。

施工必须保证边坡稳定,防止坍塌。

④夜间施工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配足照明设施,防止铺筑超后。

⑤成活后,应连续进行上部施工,否则应适当洒水湿润。

(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①大面积下沉。主要是未按质量要求施工,分层铺筑太厚、碾压遍数不够,洒水不足等。

②局部下沉。边缘和转角处夯打不实,接茬施工不合要求。对边角处夯打不可遗漏。

③密实度不合乎要求。坚持分层检查地基质量,若不合格不能进行上一层施工

6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