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鹿茸分辨有招|鹿茸真假怎么分辨真假

鹿茸是名贵药材。鹿茸中含有磷脂、糖脂、胶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及钙、磷、镁、钠等成分,其中氨基酸成分占总成分的一半以上。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真假鹿茸分辨方法。

真假鹿茸分辨有招花茸片

圆形或近圆形,切面直径1~5cm;外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色细茸毛(有时可见燎痕或利痕);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中部黄白色、无骨化、密布细孔;体轻质软富弹性(有时可见小而角质样片即蜡片);气微腥、味微咸。

真假鹿茸分辨有招:驯鹿茸片。

长椭园形或长园形,切面长轴直径 1~5cm,短轴直径0.5~2cm;表面茸毛灰白色,稀疏、粗而长;外皮灰棕色,角质化较厚;中部白色或红棕色,可见由外向内的骨化圈明显,约为直径的 1/2,中间可见蜂窝状孔纹、稀疏、质硬、无弹性,有时透明;气微味淡。

真假鹿茸分辨有招:理化鉴别。

分别称取花茸、马茸、驯鹿茸粉末各0.1g加水4mL、置水浴中加热15分钟、放冷滤过。取滤液各1mL,加2%茚三酮溶液3滴、摇匀、加热煮沸数分种观察。花茸片马茸片液呈蓝紫色;驯鹿茸片液呈淡蓝色。 取滤液各1mL,加 10%NaOH₂滴,摇匀、滴加0.5%CuSO₄溶液观察。花茸片马茸片试液呈蓝紫色;驯鹿茸片试液呈淡色。 结果表明花茸片在正品检验中呈阳性反应为正品;驯鹿茸片呈阴性反应为伪品。

真假鹿茸分辨有招:显微鉴别。

现将花茸片马茸片、驯鹿茸片的茸毛显微特征比较如下: 中部直径花茸片为13~60mm;马茸片为15~70mm;驯鹿茸片为20~80mm。鳞片排列方式:花茸片为复瓦状多见、平行状少见;马茸片为平行状、中部到基部呈网状;驯鹿茸片为尖部多呈复瓦状,平行状少见。髓质形状;花茸片为连珠状多见、梯纶状少见;马茸片为梯纶状多见,连珠状少见;驯鹿茸片为多网状,尖部可见连珠状。

鹿茸:真鹿茸体轻,质硬而脆,气微腥,味咸。通常有一或两个分枝,外皮红棕色,多光润,表面密生红黄或棕黄色细茸毛,皮茸紧贴,不易剥离。鹿茸以粗壮、挺圆,顶端丰满,毛细柔软,色红黄,皮色红棕,有油润光泽者为佳。假鹿茸则是用动物毛皮包裹动物骨胶等仿造的。另外,假鹿茸体重,质坚韧,不易切断,气淡,能溶于水,溶液呈混浊状。

鹿茸片:鹿茸片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3厘米左右,外皮红棕色鹿茸以体轻,断面蜂窝状,组织致密者为佳。

鹿茸片也类似圆形,但厚薄不均,直径1.5~3.5厘米,外皮呈灰褐色,毛短。切断面棕紫色,无蜂窝状细孔,偶有圆点。外毛皮可剥离。

鹿茸伪劣辨别。

鹿茸系雄性鹿尚未骨化而密生茸毛幼角。因种类不同,分为梅花鹿茸(黄毛茸)、马鹿茸(青毛茸)两大类。采收方法又分锯茸和砍茸两种用茸是将两个幼角锯下,呈圆柱形,锯口直径3厘米左右,有蜂窝状小孔.表皮呈棕红色或棕色,长满灰黄色的毛茸;砍茸是将肋骨前端平齐砍下,幼角采收后,经加工切成薄片,干燥后而成为药品。鹿茸在加工切片的过程中,由于切片的部价不同,其性状、名称和质量也不同。幼角的项部外皮较厚,但很细嫩,因而呈棕黄色,有光亮,皮内为半透明黄白色,油润似蜡状、炮制成薄片,称为血片。角的中下部为黄色或洁白色,炮制的片称头沙片,接下的部位为二沙片、最大端的角已骨化,不能人药。鹿茸质柔韧,体转气微腥,味稍咸。

鹿制品(包括鹿鞭、鹿茸等),因其具有滋阴补肾、强身健体之功效,眼下正成为人们抢手的时尚消费品,但被假冒的现象也非常严重。 鹿茸的常见物品,系用动物皮毛包裹其他动物的骨胶伪造制成。它与真鹿茸的主要区别是:多切成类圆片,大小不等。体重而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为棕紫色,无蜂窝细孔,偶有圆凹点。外更的毛皮可以剥离开,气腥而味淡。

市场上常有废料动物如水鹿、白臀鹿、白唇皮等茸角伪允鹿茸销售。甚至那些唯利是图、以假乱真、骗取钱财的人,用木屑加丁成细末,再加入数合剂和少许动物血,精心加工程制后,包裹以动物四肢原皮造型而成。外观酷似马鹿茸二杠,完全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但只要我们细致观察,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加以外析解剖,并不难发现其伪造痕迹。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