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医家对“阴火”的认识

【摘要】 关于“阴火”理论历代医家有不同解释。经分析认为“阴火”是指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精神刺激三因素综合作用引起脾胃气虚而导致的内伤发热,是由于脾胃气虚,气机失常,致三焦气失机司所致,源于中焦,起于下焦,见于三焦。

【关键词】 阴火脾胃气虚李东垣

1 李东垣对“阴火”的认识。

李东垣在他的《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4部著作中,据统计共有40多处提到“阴火”,明确指出“阴火”为心火者2处,为肾火者5处,为脾火者3处,为胃火者1处,为肝火者1处,为肺火者1处,为经脉之火者6处,为五志化火者2处,为实火者1处,为虚火者6处等 [1]。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今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此处“火邪”即为阴火。因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致使脾胃气虚而生热,而劳倦过度亦可引发肾间阴火上冲。《内外伤辨惑论》中说:“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躁热,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此种热不甚,病程较久,时作时休,时轻时重,遇劳加重,一般上午多见,体温通常不会很高,多呈现躁热,休息后阴火回归肾间,则又呈现表阳虚的常态。

李东垣著作中多处提到阴火产生的病理机制,如在《内外伤辨惑论》中说“人之真气衰旺皆在饮食入胃,胃和则谷气上升”;在《脾胃论》中则说“阳气虚则不能上升,而脾胃之气下流,并于肝肾”;在《内外伤辨惑论》中又说“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肝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而“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之气,此六者,皆饮食入胃,谷气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内外伤辨惑论》)。可见这里所说的“脾胃之气”是指脾胃元气脾胃气虚,生化无源,致使清阳无力上行,脾虚湿聚,下陷下焦阴分,郁而化火。由此可见“阴火”为脾胃气虚清阳不升,下陷下焦阴中,郁而化火上攻所致。

脾胃论》中说:“阴虚则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为内热。”李东垣反复引用《内经》原文明确指出阴火为内伤发热,且与脾胃气虚有很大关系,是由于饮食失节、劳倦及喜怒忧恐伤及脾胃,致使脾胃运化失健所致。

《内经》云:“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少火生气,壮火散气”,可见内伤的发病机理主要是元气阴火关系失调。《脾胃论》说:“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可见,阴火元气是对立统一的,元气旺盛,则阴火无以存生,这就是“气食少火,少火生气”;元气不足,则阴火妄动为害,也就是“壮火食气,壮火散气”。阴火的存生,取决于元气,而元气盛衰与脾胃有很大关系。李东垣言:“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这充分说明阴火源于中焦,起于下焦,系见于上焦,阴火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胃气虚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