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MRI诊断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脊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 对68例脊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骨折椎体分布:颈椎6例,胸椎38例,腰椎24例;按神经指标分类:A级16例,B级19例,C级8例,D级12例,E级13例;骨折类型:三柱损伤42例,二柱损伤26例;椎管狭窄程度:0°2例,Ⅰ°20例,Ⅱ°32例,Ⅲ°14例;脊髓损伤程度脊髓震荡6例,脊髓挫伤45例,脊髓横断17例。结论 MRI具有高清晰度、高分辨率并能进行多方位扫描,能够显示骨折程度、骨块移位情况及局部椎管狭窄程度,尤其对脊髓损伤程度能够进行准确评价,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毕业论文

【关键词】; 脊椎爆裂性骨折脊髓损伤; 磁共振成像 ;临床研究。

毕业论文

; 脊椎爆裂性骨折是一种特殊的骨折类型,好发于脊柱的胸腰段,由于其累及脊柱的二、三柱结构,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韧带损伤椎管狭窄脊髓神经损伤,大多数为较复杂的不稳定型骨折[1、2]。脊柱损伤的准确诊断是治疗的关键,如果漏诊和误诊,创伤性脊柱不稳定可导致严重的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后遗症[3]。MRI能够对脊椎爆裂性骨折程度、碎片移位及椎管狭窄等做出准确诊断,尤其对脊髓损伤程度可进行准确评价。 对68例脊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病人的临床及MRI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以探讨MRI的表现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 毕业论文

; 资料与方法 毕业论文

; 1. 病例资料 本组68例脊椎爆裂性骨折病例,均有完整的MRI资料,其中42例有CR片,27例有CT片。男48例,女20例,年龄15~69岁,平均43岁,以20~46岁最多。部位:颈椎6例,胸椎38例,腰椎24例,单发椎体骨折49例,多发椎体骨折19例(其中有7例,连续2个椎体骨折,9例,连续3个椎体骨折,有3例,连续4个椎体骨折)。车祸伤19例,坠落伤26例,重物砸伤16例,棒击伤4例,其它3例。 毕业论文

; 2. 症状及体征 本组 68例均有明确的外伤史,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及腹胀症状。双上肢感觉及运动障碍及胸部感觉平面6例,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22例,双下肢不全瘫16例,双下肢无力14例,排尿困难10例。 毕业论文

; 3. 神经指标分类方法; 按Frankle分类系统[4] 与外伤性运动神经指标分 A、B、C、D、E 五级。A:完全性截瘫;B:不全瘫痪仅有部分感觉;C:不完全瘫痪有非功能性运动存在;D:具有运动功能;E:无神经性功能障碍,有部分异常反射。; 毕业论文

; 4. 骨折类型 按Denis方法[1] 根据骨折对脊柱结构的影响,分为前、中、后三柱。前柱由椎体、纤维环和椎间盘的前2/3组成;中柱由椎体、纤维环、椎间盘的后1/3和后纵韧带组成;后柱由椎弓、关节突和附属韧带组成。 毕业论文

; 5.; 椎管狭窄程度分类; 按照张雪哲的方法[5],根据椎管狭窄程度分为4度 。 0°椎管完整无狭窄;Ⅰ°椎管狭窄占其横截面的1/3;Ⅱ°椎管狭窄占2/3;Ⅲ°狭窄大于2/3或完全堵塞。 毕业论文

; 6. 脊髓损伤程度分类 高元桂等[6] 将脊髓损伤分为:脊髓震荡、脊髓挫伤及脊髓受压。 毕业论文

; 7. 影像学方法 采用美国Marconi公司1.5T超导MR扫描仪,体线圈,包括常规自旋回波(SE)序列 T1WI(TR 500 ms,TE 14 ms),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T2WI(TR 2500 ms,TE 90 ms);脂肪抑制序列(STIR)Ti 150 ms.层厚5mm,层距3mm,矩阵256×256,激励次数3,均行矢状位T1WI平扫及T2WI脂肪抑制扫描,横断位及冠状位T2WI扫描。 毕业论文

结果;。

毕业论文

; 1. 骨折椎体分布 颈椎6例,胸椎38例,腰椎24例。

毕业论文

; 2. 神经指标分类; A级16例,B级19例,C级8例,D级12例,E级13例。

毕业论文

; 3. 骨折类型; 三柱损伤42例,二柱损伤26例。 毕业论文

; 4. 椎管狭窄程度分类 椎管狭窄0°2例,Ⅰ°20例,Ⅱ°32例,Ⅲ°14例。 毕业论文

; 5. 脊髓损伤程度分类; 脊髓震荡6例,脊髓损伤45例,脊髓横断17例。

毕业论文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