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隐裂治疗中采用口腔综合修复技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牙隐裂治疗中采用口腔综合修复技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治牙隐裂患者78例,随机分为充填组和综合修复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在综合修复组,临床治疗效果、冷热刺激痛消失时间、牙面裂纹消失时间、咀嚼疼痛消失时间、干预后SF—36和咀嚼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充填组(P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牙隐裂口腔综合修复技术;临床效果   牙隐裂也为牙齿矿化,其可对牙本质产生不良影响。

从发病机制看,牙隐裂的发生和牙齿表面牙釉质流失密切相关,在牙釉质保护作用缺失情况下,牙齿容易出现不同程度压痛而影响咀嚼功能和生活质量,需及时治疗

目前对于牙隐裂治疗多为修复已经出现隐裂牙齿,并终止隐裂牙继续恶化。

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牙隐裂患者78例,探讨牙隐裂治疗中采用口腔综合修复技术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牙隐裂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

综合修复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21~58岁,平均(38.78±2.13)岁。

充填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21~59岁,平均(38.34±2.74)岁。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①充填组:采用常规的充填手术进行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明确隐裂牙齿部位,以实际情况为准制备窝洞,上述操作完成后磨去牙齿裂纹,用瓷牙进行预防性充填

综合修复组:采用口腔综合修复技术进行治疗

仰卧位,将灯光、椅子的高度调整为合适状态,全面检查患者口腔情况,在明确隐裂牙齿部位后进行修复治疗,先进行洗牙、拔牙和补牙,之后进行矫正,并以实际情况为准进行隐裂牙的调磨,用适当石膏模型制作修复体,在调磨完成之后试戴修复体,并进行调整。

修复后需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说明口腔卫生保持方法,正确刷牙方法和口腔护理方法,饮食避免进食过酸、过冷、过热等刺激性食物。

同时嘱咐患者定时复查,以了解口腔状况。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冷热刺激痛消失时间、牙面裂纹消失时间、咀嚼疼痛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SF—36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咀嚼质量越好)、咀嚼功能评分(满分10分,分数越高咀嚼功能越好)。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冷热刺激痛消失、牙面裂纹消失咀嚼疼痛消失咀嚼功能正常;②有效:上述三项均有所改善,但未完全消失咀嚼功能改善;③无效:临床症状和咀嚼功能无改善。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2.0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

P0.05);干预后综合修复组SF—36、咀嚼功能评分优于充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