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为何处境尴尬 [数字高清电视的尴尬处境]

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大屏幕、高画质正成为人们对彩电消费的主要诉求热点,因此,代表着高画质的数字高清电视便随之浮出水面。

据相关行业人员介绍,数字高清电视之所以能够带来高画质,主要是因为它采用数字信号传输,即从电视节目的采集、制作到传输,再到用户终端的接收,全部实现数字化。

依此来看,数字高清电视的发展应该如火如荼,可事实并非如此,目前数字高清电视市场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高清节目源限制、信号干扰、伪高清电视鱼目混珠、运营商垄断等都将数字高清电视推到了尴尬的境地。

开机慢、费用高、   节目少,消费者颇多烦恼   三网融合正在试点实施,联系各个终端的数字信号成为关键一环,彩电市场标清、高清产品相继面世,为数字信号的全面覆盖提供了运行平台,数字时代的大幕正在拉开,彩电业也在向数字电视时代加速迈进。

然而,当消费者满心欢喜地准备迎接数字电视带来的高清享受时,却一次次遭受打击。

笔者从多方了解到,近几年国内不少地方都陆续为市民免费更换高清机顶盒,本来高清普及是一件好事,然而烦恼也随之而来,例如成本之困导致免费发放的机顶盒硬件问题多多,比如电源部分用料大大缩水导致干扰现象严重;能够收看到的节目有限(部分高清节目还是缩水版的)又让高清成为鸡肋。

有不少消费者反映,虽然更换了高清机顶盒,但使用过程中却发现有各种问题存在,其中最普遍的有两种:一是机顶盒没有待开关,无论是否收看电视节目机顶盒都处于开机状态,从而导致机顶盒过热,可一旦切断电源,再次启动机顶盒又要等待很长时间;二是有的机顶盒尽管有开关,但每次启动也都需要长时间等待(注:开机慢当然由于系统初始化需要一定时间造成的,只不过用户对此并不买帐)。

不少消费者运营商提出了更换质量好、带开关的高清机顶盒,但运营商表示都是统一的产品。

也有消费者希望将高清机顶盒换回以前使用的标清机顶盒,但遭到运营商的拒绝,理由是高清普及进程不能倒退。

2009年8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促进高清电视发展的通知》,要求有线数字网络要支持高清频道的发展,切实做好频道接入和用户服务工作;地面无线播出的高清频道不得加密、不得收费。

然而高清电视内容的严重匮乏,仅有的几个高清频道根本不足以成为消费者高价购买高清机顶盒的动力。

于是,在北京市政府补贴的支持下,2009年9月,北京歌华有线提出了3年发展260万户高清机顶盒用户的目标,在北京市免费发放高清机顶盒,但按照歌华有线副总经理罗小布的说法,免费发放绝对不是今后推广高清电视的主流模式。

业内人士则指出,指望免费发放的机顶盒使用效果好也绝对不现实。

一位机顶盒企业负责人透露,以50万台机顶盒的市场规模、每台600元的平均价格计算,广电运营商完成转换至少需要3亿元的投资金额,而这些投资必须要有6亿元的营业额才能收回成本。

显然,业内所称的3年内仅凭数字电视的基本收视费就能收回成本的说法不太现实。

机顶盒免费换高清,部分运营商采取了上调月租费的方式来缓解压力,然而可以点播的频道却不多,这让消费者怨声载道。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电视台、有线运营商高清机顶盒企业乃至高清节目制作机构,都没有对这么重大的变化做充分准备,尤其是各地广电运营商还没有做好高清数字电视产业化的准备,高清是“奶酪”还是负担,运营商们把握不准,这也是现阶段他们在高清数字电视推广上的主要顾虑。

运营商圈地设槛,   企业、消费者都很受伤   目前,数字信号的成功转换还需要中间解码器――机顶盒的支撑,于是,运作这些解码器的电视运营商就成了数字高清电视的实际控制者。

据笔者了解,目前在彩电市场上最为普遍的有线数字电视领域,中间运营商正在分地域管理、操控着各自所管辖的地区。

为了获取最大利润,运营商们正跑马圈地、分裂割据着全国数字电视市场,比如北京主要以歌华有线为主导,杭州市场被华数有线占据着主力阵地,上海东方有线也堪称上海电视网络运营商的龙头。

粗略统计,目前全国地市级以上的数字电视运营商就有300多家,加上县市级的,共有500多家。

或者可以说,数字电视市场正上演着分裂割据的大戏。

消费者使用数字电视,首先要考虑接收到的信号是否与当地电视运营商提供的相符,而这样的运营商割据局面,使得机顶盒很难像电视机、手机一样规模化批量生产。

运营商的分裂割据不仅给消费者使用数字电视带来了诸多不便,还让彩电生产企业万般无奈,这也成为了高清数字电视全面普及的绊脚石,国内很多地方的节目卡都不单卖,要买就得买机顶盒,这就给一体机的发展增加了难度。

一体机本是彩电制造技术的一项创新,通过内置的数字调协器,使用户无需机顶盒就能收看到高清电视信号,广东某彩电企业负责人说“可正因为终结了广电部门拥有垄断利益的机顶盒一体机在全国不少地方遭到了高清节目供应商―――广电部门的‘软抵制’。

” 一位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目前市面上的主流高清机顶盒价格约为1900元,广电运营商节目卡成本费60元,因此机顶盒模式的使用成本就是近2000元;而一块视频解密卡的价格为250元—300元,节目卡(包含一定时间的收费高清电视节目包)则为160元—210元,对于购买了一体机消费者来说,只要花不到600元就能收看到高清节目,还不到使用机顶盒模式的一半。

国内目前已经开通了CCTV高清、CCTV1高清、江苏卫视高清、湖南卫视高清、浙江卫视高清、广东卫视高清、深圳卫视高清、北京卫视高清等十多个高清频道,全国大部分城市区域的消费者完全可以借助高清机顶盒或者一体机来收看这些频道

为了扶持这些高清频道广电总局明确规定CCTV高清频道与CCTV1高清频道必须向消费者免费开放,但不少地方广电部门在向用户转播的时候通过加密、绑定等方式,人为设置技术壁垒,使本区域的消费者只能购买地方广电部门指定的机顶盒

所以当电视机企业推出一体机终结机顶盒时,不少地区的广电部门就只有一个态度:不支持。

相关标准实施 普及速度有望加快   针对目前高清数字电视尴尬处境,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认为,高清数字电视的发展壮大需要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除了消费者的支持、电视机企业的推陈出新、运营商的配合,更需要把握数字电视信号源头的政府部门鼎力支持。

按照广电总局的规划,在2010年观看的电视节目中,70%是高清节目,2011年达到100%,黄金时段应该全部播出高清节目

但目前的现状是全国各地的高清节目屈指可数,广电总局的100%目标还遥遥无期。

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于数字电视的鉴别还处在朦胧期,地面数字电视市场的鱼龙混杂也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管制。

今年6月16日,《地面数字电视终端接收标准》出台,孕育两年多的地面数字电视性能标准正式发生效力。

自2012年11月1日起,所有在国内上市销售的数字电视接收机(含机顶盒一体机)均必须内置AVS解码功能,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彩电产品将禁止销售。

对此,陆刃波表示,数字电视标准已经出台,强制命令也已发出,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快强制措施的实施进度,促进数字电视生产企业的快速成长,为高清数字电视时代的到来助力。

■。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