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致提上睑肌损伤3例

【关键词】 外伤

提上睑肌位于上睑穹隆及眶膈内,位置较深,因有眼睑及眶骨的保护,临床眼外伤伤及提上睑肌比较少见,我院2006年11月~2007年3月,短期内收治提上睑肌不同程度损伤患者3例,经及时手术治疗,愈后良好,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病例1:患者,男,13岁。因晚间从高处跳下时,不慎摔倒,导致右眼上睑被抽屉活页撞伤,当时感伤处疼痛,睁眼困难,拨开眼睑,无明显视物变形及视物模糊。受伤后,在当地卫生院简单包扎处理后转本院。检查:视力1.0,右眼上睑眉弓下缘水平切割伤,伤口较深,部分眶脂肪脱出,内外眦多处不规则撕裂伤,睑板中央全层裂伤,睑轮匝肌及眶膈轮匝肌部分撕裂伤,眼球活动好,患者睁眼困难,提上睑肌力量为0。考虑患者提上睑肌受损,全身其他相关检查无异常。入院诊断:右眼上睑全层断裂伤,睑轮匝肌部分撕裂伤,提上睑肌撕裂伤。

病例2:患者,男,32岁。患者入院前2天晚间不慎被晒干悬挂的板鸭脚趾钩伤右眼,当即感右眼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当地抗炎包扎处理2天后,因右眼睁眼困难,视物不能而转本院。入院检查:视力,右0.8,左1.0,右眼上睑青紫,睁眼时,上睑遮盖瞳孔下缘,外侧明显,外2/3重睑线消失,内侧重睑线正常,上方穹隆部球结膜及部分肌肉撕裂脱出于眼外,角膜上皮擦伤已大部分愈合,眼内结构正常,眼球活动好,全身其他检查正常,入院诊断:右眼提上睑肌颞侧部分撕裂伤。

病例3:患者,男,35岁。患者入院前2h因猛然回头,不慎被悬挂的铁丝钩伤右眼,当即感右眼疼痛,睁眼困难,伤口少许出血 ,伤后急诊来本院。入院检查:双眼视力1.0,右眼上睑青紫,上睑下垂,睁眼时,提上睑肌约为4mm,重睑线消失,闭眼正常,翻转上睑板检查见:穹隆部球结膜和部分肌纤维被横形撕裂,角膜上皮小范围擦伤,眼内结构正常,眼球活动好,全身其他检查无异常,入院诊断:右眼提上睑肌撕裂伤。

2 手术方法。

病例1:1%利多卡因行局部创面浸润麻醉,术前探查发现,眶膈已被打开,上横韧带部分损伤,横韧带下提上睑肌撕裂退缩,查找困难,决定采用额肌肌膜瓣下移悬吊术矫治上睑下垂。先将中央断裂睑板对位缝合,眶脂肪复位缝合眶膈,再将撕裂的轮匝肌对位缝合。睑板上缘轮匝肌剪除一小条,暴露睑板上缘。额部皮下浸润麻醉,以眉弓下缘创口为起点,向上深层剥离额肌筋膜与骨膜,浅层在皮下与额肌筋膜间广泛分离分离时注意避免损伤内侧的眶上神经血管束,将剥离的额肌筋膜组织在眉的外中1/3和中内1/3交界处做纵向切开,向下牵拉并分离修整成一个宽约2cm的矩形额肌筋膜瓣,在轮匝肌下用剪刀做自上创口到睑板上缘的隧道,将额肌筋膜瓣从隧道拉出达睑板上缘,用3—0缝线分内、中、外三点将额肌筋膜瓣与睑板上缘做褥式缝合,调整睑缘高度,坐位时,位于角膜上缘,打结固定,剪除多余组织,将眉弓下缘创口及眼睑挫伤皮肤对位后缝合,涂眼膏,创面加压包扎,48h后打开换药,抗炎1周后拆线。

病例2:1%利多卡因行上穹部结膜浸润麻醉分离结膜与Muller氏肌,上橡皮牵引条,上睑复位,皮下浸润麻醉,沿重睑线切开皮肤,切除一窄条轮匝肌,暴露睑板上缘,沿提上睑肌腱膜向上分离到眶膈,将横韧带与提上睑肌分离后发现,外1/3提上睑肌因撕裂已缺失,中内1/3提上睑肌部分离断,内1/3提上睑肌正常,术中将中内1/3部分离提上睑肌复位修补,检查提上睑肌肌力尚可,于是将提上睑肌缩短并外移固定于睑板上缘中央部,5—0丝线内、中、外缝合三针,调整睑缘高度,坐位时,位于角膜上缘,打结固定,剪除多余组织,撕脱于眼外的肌肉和球结膜还纳于穹隆后复位缝合,皮肤对位缝合,涂眼膏,创面加压包扎,48h后打开换药,抗炎1周后拆线。

病例3:1%利多卡因行上穹部结膜浸润麻醉分离结膜与Muller氏肌,上睑复位,皮下浸润麻醉,沿重睑线切开皮肤,切除一窄条轮匝肌,暴露睑板上缘,沿提上睑肌腱膜向上分离,暴露横韧带,将横韧带与提上睑肌分离后发现,近穹面提上睑肌部分离断,将离断的提上睑肌复位后用肌肉镊扣住,牵拉提上睑肌,力量正常,将提上睑肌缝合于睑板上缘,左、中、右三针,调整睑缘高度,坐位时,位于角膜上缘,打结固定,剪除多余组织,皮肤对位缝合,涂眼膏,创面加压包扎,48h后打开换药,抗炎1周后拆线。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