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的复音词研究

【摘 要】《孝经》虽然是“六经”当中字数最少的儒家经典,但是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孝经》正处于汉语复音词出现的高潮时期,因此,即使只有短短十八章的《孝经》,也能够反映出当时汉语复音词的典型面貌以及独有的特点。

考察《孝经》中的复音词,首先要界定复音词的判断标准,然后对该书中所有的复音词作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进而总结归纳出其构词方式和特点。

下载论文网 /3/view—13035619.htm  【关键词】《孝经》;复音词;判断标准;构词方式   古代汉语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单音节词为主,但是早在先秦时代,单音节词就逐渐朝着复音化的方向发展,汉语的复音词早在甲骨文中就已产生,但是在甲骨文中,复音词大多是人名、地名。

汉语的复音化真正萌芽于商周时期,而汉语复音词的大量产生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的。

因此,春秋战国时期就成为了汉语复音词产生的第一个高潮时期,刚好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孝经》就处于汉语复音词出现的第一个高潮时期,可以说《孝经》是极富有语言研究价值的。

一、《孝经》中复音词的判定   复音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总趋势,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在其发展过程中就会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词和词组的区分,这也是我们在判定先秦复音词的一大难点。

因此众多学者在判定复音词标准的时候,都是围绕着如何区分词和词组这一问题展开论述的。

但是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王力先生就曾说过:“必须承认,词和词语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所以我们要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和《孝经》的实际情况,来判定《孝经》中所出现的复音词

第一,从词汇意义上来区分词和词组,这一观点在学界几乎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北京大学的马真教授就以意义为标准来划定先秦复音词,并且提到:“划定先秦的复音词,主要应从词汇意义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即考察复音组合的结合程度是否紧密,他们是否已经成为具有完整意义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这是最可行的办法,其他方面的标志都只能作为参考。

”如果以词汇意义为判定标准,那么从意义的角度我们又可以进行不同方面的考察:   1.两个单音节成分结合后,构成新义,各成分的原义融合在新的整体意义中,这样的复音组合是词不是词组。

例如:   (1)社稷: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

(2)上下: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社稷”这一词由“社”和“稷”结合而成。

《说文?示部》:“社,地主也。

”;《说文?禾部》:“稷,也。

五谷之长。

”结合之后所表示的意思不是它们原来意义的简单相加,即不是简单的“土神和谷神”,而是指国家的意思。

同样“上下”一词,也绝不是“上”和“下”这两个方位名词的简单相加,“上下”融合成了一种新的概念,即一种尊卑等级秩序,指的是君臣或是天子和庶人。

2.两个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关的单音节成分组合,意义互补,凝结成一个更概括的意义,这样的复音组合是词不是词组。

例如:   (1)毁伤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2)富贵: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

《说文?土部》:“毁,缺也。

”《字汇?人部》“伤,损也。

”“毁”和“伤”这两个单音节成分的意思相近,结合后一起表示一个整体的意思,即损害伤残;“富贵”,在《说文?宀部》中:“富,备也。

一曰厚也。

”而“贵”在《说文?贝部》中:“贵,物不贱也”。

“富”和“贵”的意思都与“多”相关,而且“富”和“贵”这两个成分组合后,所包含的意义更加丰富,即表示有钱又有地位。

3.两个单音节成分结合以后,和两个语素意义总和所指范围相比,结合后实际意义所指范围有所变化,或是缩小,或是扩大。

例如:   (1)四海:爱敬尽于事?H,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

(2)先王: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四海”的所指范围不仅仅是四方的海,而指的是全天下,这里扩大了意义范围,是泛指义。

“先王”这一词由“先”和“王”这两个单音节词组合而成。

组合之后所表示的意义不是指前代的帝王,而是特指前代的圣贤帝王,如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等贤能的帝王。

4.重叠的两个单音节成分,如果重叠后不是原义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义的基础上增加某种附加意义,这样的重叠式是词不是词组。

例如:   (1)战战兢兢: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2)赫赫: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如“战战兢兢”,《尔雅?释诂下》:“战,惧也。

”“战”是害怕的意思。

《玉篇 ?兄部》:“兢,兢兢,戒慎也。

”“兢”是谨慎的意思。

“战”和“兢”都是表性状的单音节形容词,但重叠后的“战战兢兢”则表示因害怕而谨慎的样子,增加了表示情貌的附加意义,应看作是词。

再如“赫”单用时是显赫的意思,重叠后表示显赫的样子。

5.两个单音节成分结合后,其中一个成分是没有具体词汇意义的附加成分,这样的复音组合是词不是词组。

例如:   (1)昔者: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与公、侯、伯、子、男乎?   (2)有庆: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广雅?释诂一》:“昔,始也。

”《玉篇?日部》:“昔,往也。

”《易?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

”孔颖达疏:“据今而称上世谓之昔者也。

”而“者”是一个助词,没有具体的词汇意义

它与一系列词语构成“者”字结尾的短语,分别表示人、事、物、时间等。

在《说文?白部》中:“者,别事?~也。

”在这里“昔”和“者”结合起来就表示时间,指的是“从前,往日”。

再如“有庆”,《广雅 ? 释诂一》:“庆,善也。

”《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孔传:“天子有善 ,则兆民赖之。

”这里“有庆”就是友好、亲善的意思,而“有”字就没有具体的词汇意义只是一个附加成分。

第二,判断复音词还有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是语法标准,这一观点也是大多数学者在考察专书复音词常常要考虑的一点。

从语法标准来考察复音词,我们一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察:   1.看两个单音节词组合后语法性质是否有所改变。

通常来说,词义的变化和词性的转变是同步的。

如果我们从词汇意义上对一个复音组合是词还是词组判断上仍然存在分歧,那么我们就可以从词性变化入手,如果复音组合的两个成分在结合之前分别是动词,结合后词性变为了名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这种复音组合应该是词而不是词组。

例如:   (1)慈爱: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

《说文?心部》:“ 慈,爱也。

《广雅?释诂四》:“爱,仁也。

”《玉篇?夂部》:“ 爱,仁爱也。

”“慈爱”两个成分都是动词,结合后的词性就转变为了形容词

(2)看两个单音节词的结合是否紧密,结构是否固定。

如果两个单音节词结合紧密,凝固得相当紧,且结构上总是以固定的面貌出现在《孝经》中,那么这种复音组合也应该是词而不是词组。

例如:   ①不义: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②致敬:宗庙致敬,不忘亲也。

“不义”和“致敬”在结构上凝固得相当紧,两个成分结合得也十分的紧密,因此它们是词。

第三,区分词和词组还可以从汉语语法的修辞特点上来考察。

王力先生在《汉语词汇史》中说:“词义的演变,和修辞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在许多情况下,由于修辞手段的经常运用,引起了词义的变迁。

”因此,由于修辞手法在词汇上的运用,这就使得某些复音组合产生了修辞义,这些复音组合产生的修辞义赋予了这个词全新的概念。

例如:膝下:故亲生之膝下,以?B父母日严。

“膝下”一词,是一种借代的修辞手法,因为子女幼时常依于父母膝下,故借指表示幼年。

因此,“膝下”就通过借代的手法产生了修辞义。

此外,“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凡处于相同句式的相同位置上的不同的复音组合,其中一个或几个已确认为词,那么其他复音组合可考虑也是词;如果其中一个或几个已确认为词组,那么其他复音组合可考虑是词组,不是词。

”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看做是一种对举的修辞手法。

例如: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虽得之,君子不贵也。

在这一句中的“德义”、“容止”、“进退”是复音词,由于这六句的句式相同,因此,我们也可以将“言思、行思”看做是复音词

第四,判断复音词,我们还可以从出现的频率来考察。

首先,从词的产生上来说,一个词从最初出现到逐步形成,以至最后稳定下来,一定要经历一个不断被使用的过程。

其次,我们在实际的口语交际中,词出现的频率往往要高于词组。

先秦时期的书面语和口语还基本保持一致,因此我们一方面可以从《孝经》本书里出现的频率来判定复音词,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从同一时期其他典籍里复音词出现的频率来考察。

例如:夙夜: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君子: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

“夙夜”一词,出现的典籍有:《书?舜典》:“夙夜惟寅,直哉惟清。

”、《诗经?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再如“君子”一词,单在《孝经》中就出现了四次,分别出现在《圣治章》、《广至德章》、《广扬名章》。

二、《孝经》中复音词的构词方式   从结构方面来分析复音词,一般可以分为单纯复音词和合成复音词

经过对《孝经》中的复音词进行穷尽性的定性分析,我们发现《孝经》中并没有单纯复音词,而合成复音词又可以分为重叠式复音词、附加式复音词和复合式复音词三大类型,下面分别加以讨论。

(一)重叠式复音词   重叠式复音词是由两个相同的词根语素重叠而构成的,重叠后增加某种附加意义,产生了新的意义

孝经》中的重叠式复音词共有2个,都是形容词,占全书复音词的1%,重叠式复音词有两种情况:   1.AA式,共有1个。

例如:   (1)赫赫: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2.AABB式,共有1个。

例如:   (1)战战兢兢: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二)附加式复音词   附加式复音词是由一个词根语素和附加成分组合而成的词。

孝经》中的附加式复音词名词形容词,其前加成分由词头“所”和“有”构成,共有5个;其后加成分由词尾“者”和“子”构成,共有19个。

附加式复音词共有24个,其中形容词有2个,名词有22个,占全书复音词的11%。

A前加式:   1.由词头“有”构成的词有2个,词性为形容词

例如:   (1)有庆: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2)有觉: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词头“有”用于形容词的前面,只是充当附加成分,没有具体的词汇意义,“有庆”等于友好、亲善,“有觉”就是高大、正直的意思。

2.由词头“所”构成的词有3个,例如:   (1)所生: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2)所因: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词头“所”用在及物动词的前面和及物动词组成了名词性的词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

在这里“所生”指的是所生你的人,就是父母;“所因”指的是所依靠的事物。

B后加式:   1.由词尾“者”构成的词有5个,例如:   (1)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   (2)悦者:所敬者寡,而悦者众。

2.由词尾“子”构成的词有14个,例如:   (1)天子: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2)君子: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词尾“者”和“子”的本义已经不明显了,更多的是表示一种附加意义,进一步虚化为了名词性词尾。

(三)复合式复音词   复合式复音词是指由词根词根组合而成的词,根据词根词根之间不同的关系我们将其分为联合式、偏正式、述宾式、述补式、主谓式五种类型。

孝经》中的复合式复音词只有联合式、偏正式和述宾式,其中联合式复音词共有69个;偏正式复音词共有83个;述宾式复音词共有22个。

复合式复音词共有174个,占全书复音词的81%   A、联合式:   联合式复音词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语素并列组合而成。

根据两个词根之间的意义关系,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同义联合,这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同的词根语素构成,语素之间可以互为说明。

孝经》中的联合式复音词中同义联合共有23个。

1.名词共11个,例如:   (1)德行: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2)宅兆: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

“德行”,《篇海类编?人事类?彳部》:“德,德行。

”《易?乾》:“君子进德修业。

”孔颖达疏:“德,谓德行;业,谓功业。

”《周礼?地官?师氏》:“敏德以为行本。

”郑玄注:“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

”可以看到,“德”和“行”的意思都是指道德、品行,“德行”一词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根组合而成的。

再如“宅兆”,《广雅?释地》:“宅,葬地也”, “兆”本泛指区域,通常用以称坟地。

《左传?哀公二年》:“无入于兆。

”杜预注 :“兆,葬域。

”“宅”和“兆”的意义完全相同,属于同义联合。

2.动词共有5个,例如:   (1)祭祀: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

(2)制节: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祭祀”,《说文?示部》:“祭,祭祀也。

” 段玉裁注:“统言则祭祀不别也。

”再如“制节”,“制”是约束、控制的意思,《字汇?刀部》:“制,节也”。

而“节”是控制、限制的意思,《广韵?屑韵》:“节,制也,止也。

”“制”和“节”在控制的意思上是同义关系   3.形容词共有7个,例如:   (1)慈爱、恭敬:若夫慈爱、 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

在“慈爱”一词中,“慈”就是慈爱的意思,《说文?心部》:“慈,爱也。

”再如《说文?心部》:“恭,肃也。

”段玉裁注:“肃者,持事振敬也。

”而《说文?苟部》:“敬,肃也。

”《玉篇?苟部》:“敬,恭也。

”“恭敬”一词可以说是联合式?鸵舸手型?义联合最为典型的例子,“恭”和“敬”两个词完全同义。

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孝经》通过同义联合的复音词,大都存在互训的关系,语素语素之间的意义联系是十分紧密的。

第二,类义联合,这是由两个意义相关、并列的词根语素构成,结合后构成了更具有概括性的意义

孝经》中的联合式复音词中类义联合共有26个。

1.名词共有17个,例如:   (1)禄位: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

(2)政令: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

“禄位”指的就是俸禄和职位。

在《周礼?天官?小宰》:“小宰之职,掌建邦之宫刑,以治王宫之政令。

” 孙诒让正义:“凡施行为政,布告为令。

所以“政令”指的就是政策和命令。

“禄位”和“政令”这两个词所描述和包含的词义比词中的单个语素的范围要大,对现实事物更具有概括性。

2.动词共有4个,例如:   (1)爱敬: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2)擗踊:擗踊哭泣,哀以送之。

《广雅?释诂四》:“爱,仁也。

”《玉篇?夂部》:“爱,仁爱也。

”《说文?苟部》:“敬,肃也。

”《玉篇?苟部》:“敬,恭也。

”因此“爱敬”是仁爱恭敬的并列意义

而“擗踊”一词中,“擗”指的是以手拍击胸膛,“踊”指的是用脚顿地。

因此“擗踊”就是捶胸顿足的意思。

3.形容词共有5个,例如:   (1)恺悌:恺悌君子,民之父母。

(2)敬让: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

《尔雅?释诂上》:“恺,乐也。

”《集韵?霁韵》:“悌,易也。

”《左传?僖公十二年》:“《诗》曰:‘ 恺悌君子,神所劳矣。

’” 杜预注:“恺,乐也;悌,易也。

”“恺”和“悌”合成一个词后表示的就是安乐简易的样子。

“敬让”,《说文?苟部》:“敬,肃也。

” 《玉篇?苟部》:“敬,恭也。

”《玉篇?言部》:“让,谦让。

”“敬”和“让”联合成词后就表示恭敬谦让的样子。

第三,反义联合,这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是对立的词根语素构成,所构成的词语并不是一种反义连用,而是在组合成词后产生了新的词汇意义

孝经》中反义联合式复音词共有20个。

1.名词共有19个,例如:   (1)始终: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2)进退: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

“终始”在这里指的不是终点和开始的两个节点,而是指从开始到最后的整个过程。

“进退”也不是反义连用,而是指前进和后退的程度。

2.动词有1个,例如:   (1)哭泣:擗踊哭泣,哀以送之。

在古代汉语中,“哭”指的是嚎啕大哭,一定要发出声音。

《说文?哭部》:“哭,哀声也。

”而“泣”指的是无声或低声地哭。

《说文?水部》:“泣,无声出涕曰泣。

”   B、偏正式:   偏正式的合成复音词是前一个词根修饰限制后一个词根,并且整个词义以后一个词根为主,前一个词根为副,两个词根语素之间是一偏一正的关系。

孝经》中的偏正式复音词只有名词动词词性,共有83个。

1.名词共有64个,根据构成语素之间的不同词性关系,还可以将名词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例如:   形容词+名词――名词共有19个。

(1)圣人: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   (2)令名: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

“圣人”指的是德行高尚的人;《尔雅?释诂上》:“令,善也。

”“令名”就是美好的名声。

名词+方位词――名词共有3个。

(1)天下: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2)膝下:故亲生之膝下,以养 父母日严。

“天下”指普天之下;“膝下”指儿女幼时常依于父母的膝下,借指幼年时期。

数词+名词――名词共有5个。

(1)百姓、四海: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

(2)兆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百姓”指的是平民;“四海”指的是全天下;“兆民”,古代下数以十万为亿,十亿为兆,通常用于极言众多,所以“兆民”就是指众多的百姓。

由数词构成的偏正式复音词,其中的数词都是虚数,并不是实指。

名词+名词――名词共有3个。

(1)口过: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

(2)神明: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说文?口部》:“口,人所以言食也。

”“口”的本义指的就是人和动物进食和发声的器官。

“过”是过失、过错的意思,《广雅?释诂三》:“过,误也。

”再如“神明”,《说文?示部》:“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字汇?日部》:“明,神灵也。

”   代词+名词――名词共有1个。

(1)他人: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

“他”是指称性代词,相当于别的、其他的,所以“他人”就是其他人的意思。

2.动词共有13个,也可以根据语素之间的不同词性关系分为两类。

例如:   形容词+动词――动词共有3个。

(1)博爱: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

(2)明察:天地明察,神明彰矣。

“博”是广泛、普遍的意思,《增韵?铎韵》:“博,普也。

”,所以“博爱”就是普遍地爱世间所有人。

《玉篇?明部》:“明,审也。

”,“明”就是明白、清楚的意思,“明察”就是指清楚地看到。

在由形容词动词构成的偏正式复音词中,形容词往往作为状语来修饰限定后面的中心语。

副词+动词――动词共有10个。

(1)不及: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2)不敢: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不及”和“不敢”都是由否定副词“不”和动词构成的偏正式复音词,“不及”指的是比不上的意思,“不敢”指的是没胆量做某件事情。

3.形容词共有6个,例如:   (1)不敏:?⒉幻簦?何足以知之?   (2)不孝: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尤为不孝也。

“敏”是聪明的意思,“不敏”指的是笨拙、不聪明。

“不孝”指不孝顺。

C、述宾式:述宾式的合成复音词的前后两个词根语素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

前一个词根语素表示动作、行为,后一个词根语素表示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

孝经》中的述宾式合成复音词共有22个。

1.动词共有18个,例如:   (1)尽忠、补过: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2)致敬:宗庙致敬,不忘亲也。

“尽忠”指竭尽忠心;“补过”指弥补过失;“致敬”指传达敬意。

2.形容词共有4个,例如:   (1)无怨: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2)无道: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无怨”指没有怨恨、埋怨。

“无道”在这里是指没有好的政治局面或政治措施。

孝经》中的合成词除以上几种外,还有一些合成词不能或不宜归入以上几种常见类型,它们主要是一些专有名词,专有名词是指一些特定事物的名称,比如有人物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等。

而在《孝经》中的专有名词有人物名、官职名和地名,人物名有10个,官职名有3个,地名有1个,共计14个。

例如下:   1.人物名:   仲尼、曾子、周公、后稷、文王   2.官职名:   大夫、诸侯   3.地名:   明堂   三、《孝经》中复音词的特点   经过以上对《孝经复音词的归纳和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孝经》中的复音词总数是214个,词性以名词为主。

孝经复音词名词有147个,占比为69%;动词有41个,占比为19%;形容词有26个,占比为12%。

春秋战国时期既是汉语史上复音化的高潮时期,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变革时期,诸侯争霸和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带来了新的事物和新的思想。

社会的急剧变化,不断促使着语言的发展,词汇与社会和交际的联系是最为直接的,也是变化最快的。

其中名词动词与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发生复音化的概率也就最大。

第二,《孝经》中没有单纯复音词

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发展途径是由语音造词逐渐向语法造词发展,比如在汉语复音化早期,就大量出现像“夭夭、灼灼、喈喈、玄黄、崔嵬、委蛇”等联绵词。

到后来,就逐渐产生了利用语法特点把单音节词有规律地搭配起来构成复音词的方法。

孝经》中没有单纯复音词虽然不能够说明语音造词完全消失了,但是能够从侧面看出语法造词在《孝经》中已经十分成熟了。

第三,《孝经》中的重叠式复音词全部引自《诗经》。

而且重叠式复音词数量极少,只有2个形容词,占全书复音词的1%。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孝经》中并没有产生新的重叠式复音词,这可能是受到篇幅和内容的影响。

第四,《孝经》中复音词的构词方式主要以联合式和偏正式为主,述宾式占比较少,没有述补式和主谓式合成复音词

从这一特点看来,《孝经》中复音词的构词方式还不够完整,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发现汉语复音化的构词方式以联合式和偏正式为主,述补式和主谓式正处于发展阶段。

而且由于联合式和偏正式这两种构词方式的简单方便,它们的能产性也更高。

参考文献:   [1]王力.词和仂语的界限[A].王力文集(第16卷)[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2]王力.汉语词汇史[A].王力文集(第11卷)[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3]郭萍.《孟子》复音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2.   [4]车录彬.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再思考[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6):34—38.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