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科学教案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核心课程,小学科学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把固体放到水里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认识固体水中的沉浮现象溶解现象,并能够用文字、图画、图表等较细致地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二)知训与技能:

1、知道哪些物体可以沉浮,哪些固体可以溶解

2、知道固体与水混合或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制作彩色树杈的乐趣。

二、教学时间:

1课时。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一些会沉和会浮的物体、橡皮泥、高锰酸钾、装水烧杯、水槽、沉淀分离好的土壤、酒精灯、留有矿物痕迹的小勺或玻璃片、五颜六色的树杈、每组一份表格。

2、学生准备各种固体、食盐、纸盒、报纸、不同颜料、方塘、土壤、沙子、搅拌棒或筷子。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固体的性质,谁能说说各种固体哪些不同的性质,又有哪些不同的性质呢?。

2、固体还有许多性质,今天我们继续研究。

(二)自主学习。

1、认识固体水中的的沉浮现象

(1)师将几种固体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会发现什么现象?有的沉有的浮。

(2)请学生预测,老师带来的其它固体哪些会沉哪些会浮?。

(3)让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固体集中在小组内,预测它们放在水中善,把预测的结果记在P82的表格中。

(4)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并预修改。

2、认识固体水中溶解现象

(1)师演示:将高锰酸钾放入水中,请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

(3)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叫做什么呢?。

(4)师生共同小结得出:固体水中化了,看不见了的现象叫做溶解。如果固体水中浮在水面或沉在水底,那说明固体水中溶解

(5)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方塘、土壤、沙子放在水中并搅拌后的现象。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P82。

3、了解固体与水混合与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学生阅读P47的图。

(2)这些固体液体的混合与分离有什么科学道理吗?或说出为什么?。

(3)你还说出其他的例子吗?。

4、结晶实验

(1)在热水里加盐,充分搅拌,使盐完全溶解,一直到盐恰好不再溶解

(2)在热水中加入绘画的颜料,使溶液着色。

(3)把各种颜色的热盐水放在纸盒内,周围塞好报纸,这样可以使热盐水慢慢冷却。

(4)把小树枝分别浸入各种颜色的热盐水中,就可得到彩色的树枝。

(四)小结本课。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认识液体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会用感官和简单器材研究液体的性质。

2、能够运用多种方式(语言、文字、符号)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液体关于颜色、形状、轻重、黏稠度、表面张力、毛细现象的性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1)烧不、平底烧瓶、锥形瓶、天平。

(2)分组实验材料:装饰板、滴瓶、回形针、烧杯、双层玻璃版、几种不同液体(鲜牛奶、菜油、蜂蜜、洗涤剂、水等)、三把勺子、表格。

2、学生准备:厚塑料袋、简易天平、蜡光纸、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瓶。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研究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猜猜它是谁?每位同学选一种液体,说出它的样子和作用,其他同学猜猜是哪种液体

2、学生思考。

3、学生开始游戏。请一名学生上前说液体的样子和作用,全班同学在纸上写出这种液体的名称。然后请这位同学公布答案,比一比,谁说的比较好。然后换其他同学继续游戏。

(二)学生自主学习:

1、请学生说说教师指定的几种液体的性质。

(1)鲜牛奶、菜油、蜂蜜、洗涤剂、水等。

(2)完成P49的表格,此表格可以加长,比一比,谁加得长。

(3)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液体在颜色、气味、味道上的性质,其实,液体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性质。

2、认识液体在其他方面的性质。

(1)学生阅读P50的内容。请学生参照书中介绍的方法研究,你能发现哪些液体的其他性质。

(2)学生分组实验

A.倒出同样多的液体,在天平上和水比比看。

B.把不同的液体同时倒一点在斜放的板上。

C.把不同的液体用滴管滴在蜡光纸上。

(3)小组交流。

(4)师生小结:通过同学们的研究,发现了液体在轻重、黏稠度、表面张力、毛细现象等方面有所不同。在此要注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

3、小结本课研究的一些科学方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用到了以下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观察、比较、实验、分析、综合等研究了液体的性质。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把液体倒进水里去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认识液体水中的沉浮现象溶解现象,能用文字、图画、图表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哪些液体可以沉浮,哪些可以溶解在水里。

2、知道混合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制作果汁饮料的乐趣,留心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身边的事物。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食用油、蜂蜜、果汁、洗涤剂、烧杯、搅拌棒、天平、凉开水。

2、学生准备:桃子或桔子,榨汁机、干净的矿泉水瓶、少量白糖或蜂蜜。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引入。

(1)液体哪些不同性质?。

(2)液体哪些相同性质?。

(二)学生自主学习。

1、研究把水倒进水中有的沉,有的浮。

(1)提出问题。

A.教师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前面我们研究了把固体放入水中的一些情况,我们发现有的固体水中沉有的在水中浮,有的会溶解,有的不溶解。那么,把液体倒进水中,是否也会有的沉,有的浮呢?是否也会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呢?下面我们先来研究把液体倒入水中是否有的沉有的浮?。

B.学生假设。

(2)设计实验

A.根据我们刚才的假设,我们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呢?。

B.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法、实验中应该要注意的一些现象

C.请学生汇报设计的情况。

(3)进行实验

(4)分析实验结果。

A.你们预测与实验结果相同吗?你能找这其中的原因吗?。

B.在实验过程中边研究边填写P51的表格。

(5)师生共同小结得出结论:和固体在水里的沉浮一样,有的液体浮于水面,有的沉在水下。

2、研究把液体倒入水中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

(1)把液体倒入水中是否也会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呢?请同学用刚才的研究方法或者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请自己设计一个表格,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2)学生分组研究。

(3)师生共同小结:和固体在水里的溶解一样,有的溶解于水,有的不能溶解于水,但这不是绝对的。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原先不溶解于水的深也可能溶解于水。课后我们可以继续研究。

(三)课后作业。

1、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液体混合与分离的例子。例如:榨取果汁、用洗涤剂洗碗等,你还知道哪些例子呢?课后榨取一份果汁,将你的果汁调制的美味一些。

猜你感兴趣的:

1.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案。

2.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计划。

3.小学苏教版三年级下科学教学计划。

4.苏教版三年级科学观察水教案。

5.2017年新学期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