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乡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经济学思考

关于新乡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经济思考

一、新乡市概况  新乡市地处华北平原,中原腹地,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地处黄河、海河两大流域,辖四区二市六县,总面积8249km2,总人口566万人,耕地面积619.48万亩。2011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1488.43亿元,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2.63万元/人。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中,第一产业(农业)186.70亿元,占12.54%,第二产业880.67亿元,占59.17%,第三产业421.06亿元,占28.29%。  新乡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620毫米,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年内变化大,区域差异明显,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03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新乡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7212108m3,产水模数17.8104m3/km2。2011年,全市总用水量19.26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总量已远远超过水资源总量,超出的5亿立方米,是农田灌溉的引黄水量。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30年左右,新乡市人口增长将达到最高值,用水也将达到最高点,接近可合理利用水量的极限。由于地下本文由收集整理水超采,近年来,新乡市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由2005年的5.7米下降到2011年的7.4米,形成了辉县市峪河凤泉区七里营小冀和汲、延、封、长等地下水漏斗区,漏斗区总面积达1263m2。  当前,新乡市一方面水资源短缺,另一方面还浪费大、污染严重。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低,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高,生活用水单耗大,节水器具的使用率偏低,浪费水的现象随处可见。特别是水污染严重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放,造成可用水资源进一步减少。近年来,由于人类自身活动的复杂性,造成各种灾害性气候频发,这些问题都对新乡经济发展和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二、节水型社会建设是解决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矛盾的根本出路  当前的水环境承载能力大大降低,水资源承载能力远远不能满足新乡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解决新乡市当前面临的水问题,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出路就是建设节水型社会节水型社会,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为中心,在全社会建立起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管理体制和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运行机制,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文所讲的经济,有多方面的含义,从字面上讲,经济就是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获取较大的成果或收益; 大的方面,是国民经济社会经济,小的方面,是指经济效益。具体也可以理解成市场经济经济措施、经济手段或经济方式。  三、新乡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的成绩  从2002年起,新乡市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对全市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市节约用水办公室整体划归市水行政主管部门。2005年起,新乡市开始步入节水型社会创建初期,摸索探讨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从创建节水型单位(企业)、节水型社区、节水型灌区等活动载体入手,加强用水定额管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调整产业结构,健全节水体制,以经济手段为中心,有力推动了新乡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水资源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单位GDP用水量由2005年281.97m3降低到2011年的177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005年的72.99m3降低到2011年的49.32m3,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由2005年的0.415提高到2011年的0.553 ,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由2005年124.30升/人天上升到127.2 /人天,管网漏失率由2005年35.2%下降到2011年的18.58%,生活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2%以上,建设污水设施处理厂10个,每天处理污水39.95万m3。  四、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新乡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起步较晚,和先进地市相比,除了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水浪费严重的问题外,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水资源管理体制还需要进一步理顺  目前,新乡防洪、供水、节水、排水、治污等工作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交叉,部门纷争不断,体制不顺,用水定额管理和阶梯水价制度执行颇费周折,无法最大程度的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保护。  (二)节水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不完善。地表水、供水企业等未上缴水资源费,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尚未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没有更好地体现出来。  (三)节水水资源管理资金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大  节水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水权、水市场体系不健全,再生水回用缺乏制度保障,节水产业发展缓慢,投融资体制不完善。  五、节水型社会建设效益分析  为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新乡市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水资源和水环境现状及未来发展要求,编制完成了《新乡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简称《规划》),规划中明确制订了新乡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的具体目标、任务、指标体系、制度建设和重点工程布局等。按照《规划》的时间安排,今年已进入第四年。河南省水利厅于上半年专门组织专家对新乡市节水型建设工作进行了考核,对新乡市节水工作中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给予充分肯定。下面就依据《规划》中提到的2015年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任务,从三个方面分析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可产生的目标节水效益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