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汤剂补肾安胎汤辅助治疗习惯性流产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月收治的习惯性流产患者229例,将其随机分为结合组115例与单一组114例。

单一组患者单纯应用西药常规治疗结合患者在单一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肾安胎治疗;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并对比两组患者疗效

结果 结合组中习惯性流产治疗总有效率为96.5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具有对症治疗的优势,能够起到巩固胎元的功效,促进胎儿的正常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习惯性流产;黄体酮;叶酸;补肾安胎汤  【中图分类号】R71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15.0.02  习惯性流产常见于育龄期女性,是指患者连续3次或3次以上发生的自然流产现象,每次发生流产的时间多在妊娠的同1月内,往往发生在妊娠前12周[1],临床上又习惯称之为复发性自然流产

该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认为多与孕妇的黄体功能不全、子宫发育异常、先天性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宫颈粘连、染色体异常、甲状腺功能低下及自身免疫因素等有关[2]。

患者在疾病早期多表现为下腹部轻微疼痛,其疼痛性质为隐痛,同时伴有阴道内的少量出血,出血时间可持续数日甚至更长[3]。

目前,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多以西药为主,但单纯的医药无法获得理想的疗效

本文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月收治的习惯性流产患者22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结合组115例与单一组114例。

结合组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8.32.7)岁;流产次数3~6次,平均次数(4.271.05)次;流产时间孕11~25周,平均流产时间孕(17.233.88)周。

单一组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7.43.1)岁;流产次数3~5次,平均次数(4.070.63)次;流产时间孕12~28周,平均流产时间孕(18.732.49)周。

两组患者年龄、流产次数及流产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单一组患者单纯应用西药常规治疗,即:黄体酮10~20 mg,肌肉注射,2天1次;口服叶酸0.4 mg,1次/d;口服维生素E 100 mg,3次/d;在治疗期间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服药剂量并卧床休息。

结合患者在单一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肾安胎治疗,组方:砂仁6 g,黄芩、白术、炒白芍、川续断、炒杜仲、太子参各10 g,桑寄生、菟丝子各12 g,熟地黄、阿胶(烊化)、淮山药各15 g。

临床实际给药时可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药物加减,若阴道内出血多者酌加仙鹤草、艾叶炭、地榆炭各15 g;小腹伴有明显下坠者加用黄芪20 g,升麻10 g。

1剂/d,早晚各服用1次;若患者治疗期间临床症状减轻可适当的减少药量。

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并对比两组患者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经治疗患者阴道内出血现象停止,腹痛不适之症消失,经检测发现孕酮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值符合实际孕周,B超检查发现胚胎发育正常,且此次妊娠时间超过了以往妊娠的最长时间(3个月);②有效:经治疗患者阴道内出血量减少,腹痛不适之症得以缓解,经检测发现孕酮及HCG值符合实际孕周,B超检查发现胚胎发育基本正常,且此次妊娠时间超过了以往妊娠的最长时间(3个月);③无效:经治疗患者阴道内出血量未见减少,腹痛不适之症未得到缓解,经检测发现孕酮及HCG值与治疗前相比未见好转,且孕周与实际孕周不符,此次的妊娠时间与以往妊娠时间一致甚至缩短[4]。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结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6.5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造成习惯性流产的诸多因素中最常见的是免疫因素,临床治疗该病的关键为解除患者体内的抗胚胎抗体。

健康孕妇的免疫系统中能够产生封闭抗体,以确保母体不对胎儿产生排斥;而习惯性流产患者则缺乏这类抗体而发生变态反应最终流产[5]。

以往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以HCG为主,并辅以卧床休息,使子宫处于安静状态,以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减弱母体对胎儿的排斥。

习惯性流产在中医学中归属于滑胎的范畴,对其治疗坚持以补肾安胎为主,同时缓解患者临床不适,以促使患者顺利完成分娩。

经中药药理研究证实,补肾安胎汤方中的黄芩可扩张微循环,加速血液流速等功效;白术可健脾益气,补充先天精气之不足,最终达到安胎的目的;续断、桑寄生、阿胶等中药具有固摄养血、补肾安胎的功效,治疗习惯性流产有显著功效;太子参活血化瘀,能够增强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等[6]。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具有对症治疗的优势,能够起到巩固胎元的功效,促进胎儿的正常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曹丽香.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型习惯性流产临床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04:2331—2332.  [2] 谢有欢.中西药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的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12):118. 本文由提供,毕业论文 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  [3] 杜淑丽.利托君与烯丙雌醇联合寿胎丸治疗习惯性流产60例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4,11(12):68—69.  [4] 崔秋红.孕康糖浆治疗先兆性流产习惯性流产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0):190—191.  [5] 王永娟.丙种球蛋白联合大剂量HCG和黄体酮治疗习惯性流产36例[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1):1411—1412.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