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诱剂诱集稻纵卷叶螟效果试验

作者:玉峰 杨新宇 徐洁 朱晓玉 杨一琴   摘要通过性诱剂诱捕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试验,比较3种诱捕测报工具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性诱剂测报数据与其他2种测报手段基本吻合,对稻纵卷叶螟测报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性诱剂;稻纵卷叶螟;诱集效果   AbstractThrough sex pheromone trapping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üenée in field trials to compare trapping effect ofthree kinds of forecasting tool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orecast datas of the sex pheromone we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other two forecasting methods,forecasting a certain degree of application to the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üenée.   Key wordssex pheromone;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üenée;trapping efficiency   昆虫性诱剂经济、高效、简便、安全,在测报和防治中作用突出,对绿色农产品生产有较大潜力[1—3]。

近年来水稻稻纵卷叶螟发生形势严峻,为探明性诱剂稻纵卷叶螟测报中的效果及其应用前景,改进稻纵卷叶螟测报技术、降低劳动强度,根据江苏省植保站的统一安排,武进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9年四(2)代稻纵卷叶螟发生期间(6月20日至7月20日)开展了性诱剂诱集效果观测试验,从而探索该方法在预测预报和防治中的可行性。

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武运2645,供试测报工具为粘胶诱捕器与诱芯(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提供,其中诱捕器支架为塑料制品,长27.5~28.5cm,宽21.5~25.0cm,高4~5cm;纸质粘胶纸依虫体粘着情况进行替换;另附有诱芯杆;诱芯20d更换1次,注意及时清理虫体和更换粘胶纸)。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粘胶诱捕器与诱芯诱蛾(A);常规田间竹竿赶蛾(B);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诱蛾(C)。

不设重复,处理A与处理B安排在相邻田块内,处理A面积不小于3 333.33m2,共放置3个诱捕器,相距50m呈正三角形放置,每个诱捕器与田边距离不少于5m,诱捕器放置于水稻上方10~15cm高处,处理B面积不小于1 333.33m2。

1.3试验实施   试验在武进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连片种植生态区域内进行,6月8日移栽。

6月19日按田间设置要求将诱捕器置于大田内进行试验,赶蛾则在诱捕器相邻的田块内进行。

1.4调查方法   调查时间为6月20日至7月20日,在四(2)代稻纵卷叶螟发生期间进行。

观测期间,逐日调查性诱剂诱蛾量、田间赶蛾量(1分田)及灯诱蛾量,统一于10时前调查,结果记入害虫调查情况记载表。

竹竿赶蛾及虫情测报灯诱测和记载方法按照害虫测报技术规范进行。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