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抽样的相关问题和建议

审计抽样是通过抽取总体中的样本来推断总体特征的审计方法,审计抽样方法应用得好,就能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

我国审计机关虽然颁布和施行了《审计机关审计抽样准则》,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审计抽样应用状况并不理想。

究其原因,一是学术界对审计抽样技术的研究不够深入,表现在对审计抽样的相关问题没有搞清楚;二是审计抽样的实施条件需要进一步完善。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剖析审计抽样的相关问题,提出完善实施条件的建议

一、审计风险审计抽样风险  审计抽样风险检查风险和内部控制可靠程度的具体体现,在实质性测试中,审计风险是制定审计抽样风险的依据;在符合性测试中,内部控制健全性程度确定审计抽样可靠性的依据。

(一)审计风险检查风险

确定审计风险的作用在于控制审计结论风险审计结论风险程度与其可靠程度互为补数(风险程度 可靠程度=1)。

确定审计风险,既要考虑审计成本支出的制约,又需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要求。

审计风险错报检查两个层次的不同层面的风险组成。

错报风险分为固有风险、内部控制风险和环境风险或经营风险,它们是被审计单位在财务报表编制、业务处理及控制、账务处理及控制过程中形成的,审计人员对其只可评估不能控制审计人员评估错报风险的作用在于提供审计风险分解的依据。

检查风险分为分析性复核风险测试风险和其它检查风险,它们是审计人员在财务报表分析、业务处理环节测试、账务处理环节测试过程中形成的。

确定检查风险的作用在于分解审计风险,保证审计结论达到既定的可靠程度

所以,错报风险评估结果是分解审计风险的基础;审计风险控制检查风险的依据;检查风险根据审计风险错报风险评估结果确定

体现审计风险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关系的数学表达公式为: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