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分析: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区别

[摘要] 目的:比较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和硬膜外麻醉(EA)对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剖宫产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治疗组)和单一硬膜外麻醉组(对照组),每组69例,治疗组在剖宫产术中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照组剖宫产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评价麻醉时效与效果;记录新生儿娩出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组的麻醉时效与效果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Apgar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CSEA具有起效快、用药量少、麻醉效果好、对循环、呼吸干扰相对较小等优点,同时也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视为急诊剖宫产术的首选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剖宫产;新生儿   [中图分类号]R719.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1(2009)01(a)—065—02      腰麻硬膜外麻醉各有优缺点,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 epidural,CSEA)是近年兴起的麻醉方法,其特点为麻醉起效快,效果好,肌松完全,在剖宫产手术中深受欢迎。

本文总结了69例剖宫产手术使用CSEA的临床资料,探讨剖宫产手术合理的麻醉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2月~2008年6月在我院行急诊剖宫产术138例,妊娠未满、过期妊娠、妊娠高血压及前置胎盘除外。

年龄(26.5±2.6)岁,体重(65±20) kg,身高(165.0±12.5) cm。

其中,初产妇88例,经产妇50例。

单胎,足月妊娠,无腰麻硬膜外麻醉禁忌证。

剖宫产原因:胎儿宫内窘迫、头盆不称85例,剖宫再孕32例,胎膜早破29例,活跃期停滞25例,前置胎盘、先兆子宫破裂20例,臀位11例。

上述138例患者随机分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治疗组)和单一硬膜外麻醉组(对照组),每组69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 麻醉方法   1.2.1 术前准备术前对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的中度妊娠患者给予镇静、降压药物。

水肿明显者加利尿剂,限制钠盐摄入及活动量,严密观察病情进展,防止子痫发作。

已发生抽搐的子痫患者,立即给予10%硫酸镁或冬眠l号静滴或肌注。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应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纠正酸中毒。

胎儿宫内窘迫患者给予可拉明或洛贝林加葡萄糖液静注。

待病情稳定和子痫抽搐停止、意识清醒后再进行手术

但对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者,应及早施行手术

1.2.2 麻醉过程对照组患者均选用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头向置管后平卧,先注入2%利多卡因5 ml,测麻醉平面,后给予2%盐酸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混合液8.0~10.0 ml。

治疗组穿刺成功后注入0.75%布比卡因0.5~1.0 ml+高渗糖0.5~1.0 ml+麻黄碱15 mg,10~15 s内注入,置管平卧后将手术床左侧抬高10°~15°,观察麻醉平面,如5~8 min后麻醉平面低于T10,则经硬膜外腔给2%利多卡因2~5 ml。

手术2 h左右,根据手术要求及麻醉平面经硬膜外导管推注2%盐酸利多卡因5~10 ml,术中常规输液。

1.3 术后镇痛   所有患者手术结束前30 min经硬膜外导管先预充吗啡1.5~2.0 mg +氟哌利多2.5~3.0 mg+0.5%布比卡因3.0~4.0 ml,共计5.0~7.0 ml;预充后再连接持续恒速静脉镇痛泵,泵的配制:芬太尼0.5 mg+高乌甲素12~16 mg+生理盐水=100.0 ml,速度2.0 ml/h,可使用50 h,由负责镇痛麻醉医师认真随访,仔细填写随访记录,积极处理与镇痛有关的并发症。

1.4 指标监测   产妇入室后,连接心电监护仪,每5分钟测一次无创血压,并记录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求其平均值为基础值。

麻醉成功后,每3分钟测一次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记录20 min内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求其平均值。

采用体表针刺法定时测定麻醉后痛觉消失时间和运动神经起效时间,记录术中麻醉效果麻醉不良反应,记录新生儿娩出后1、5 min Apgar评分,记录术后不良反应

镇痛、肌松效果、牵拉反应3个方面评价麻醉效果分级:Ⅰ级:镇痛效果差,疼痛较剧,腹肌紧,牵拉反应重;Ⅱ级:镇痛效果一般,轻度疼痛,腹肌较紧,轻微牵拉痛;Ⅲ级:镇痛效果良好,腹肌稍紧;Ⅳ级:镇痛效果好,腹肌松软。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进行分析,P0.05)。

2.4 不良反应   治疗组和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相似,分别为17.4%(12/69)和20.3%(14/69),两组无一例术后发生头痛,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一般为16%左右。

剖宫产麻醉的特点是,麻醉处理与用药均直接作用于产妇和胎儿,所以应用任何一种麻醉方法和药物均应保证母婴安全。

EA或CSEA用于剖宫产术均可满足手术要求,EA具有并发症少、可连续给药、用于术后镇痛等优点,但EA阻滞平面出现较慢,阻滞不全率较高,骶神经阻滞完善,局麻药用量大。

对有胎儿宫内窘迫的产妇,常为了快速分娩胎儿,而在阻滞还未完善时即开始手术,给产妇带来一定的痛苦,而CSEA起效快,用药量少,可以在产妇平卧后即可开始消毒、手术,短时间内即可达到完善的麻醉效果,为手术快速娩出胎儿赢得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所以CSEA适于急诊剖宫产术。

麻醉前准备:手术室护士接到手术通知后,立即协助麻醉医师备好氧气、麻醉机、气管插管、复苏用品和急救药物等,同时要注意保证吸引器有效吸引。

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大多数产妇为第一次接受手术麻醉,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害怕术中出现疼痛、手术出血过多,担心手术医师、麻醉医师的技术水平,担心术中出现意外等,加上宫缩痛,产妇往往表现为十分紧张和恐慌,甚至全身发抖,大声哭叫。

所以,产妇入室时,我们要主动热情,轻声安慰,做好解释工作,设法使产妇情绪稳定,缓解恐惧心理。

另外,还可以向产妇简单介绍一下麻醉手术方法,让其觉得自己不会太危险,使其积极主动配合麻醉手术

麻醉操作过程中的护理配合:进行CSEA麻醉时,患者大多采用侧卧位,穿刺体位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联合穿刺的成功率。

剖宫产患者的体位摆放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手术室护士要向患者耐心解释,取得患者合作,积极协助麻醉医师将患者体位摆放好,使其尽量屈膝弓背,背部与床面垂直,既要充分显露间隙,又不能让患者感到不适,以保证麻醉穿刺过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由于CSEA麻醉药液直接注入蛛网膜下腔中,交感神经被广泛阻滞,迅速出现大范围的血管扩张,血容量相对不足,回心血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血压骤降引起脑供血不足,大脑缺血缺氧,引起患者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所以麻醉前就建立静脉通路,快速滴注平衡液300~400 ml,保持患者体液处于轻度正平衡状态。

穿刺成功后,注入腰麻药,置入硬膜外导管后,用胶布将体外部分固定好,针孔用手术护肤膜覆盖,以防羊水、血液等污染。

尽快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可抬高下肢,增加回心血量,以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操作过程中要严密注意生命体征的监测,并注意操作轻柔,以防意外发生。

总之,CSEA具有起效快、用药量少、麻醉效果好、对循环、呼吸干扰相对较小等优点,同时也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视为急诊剖宫产术的首选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94.   [2]龙跃平.妇科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体位护理的探讨[J].国际中华护理学杂志,2003,3(2):101—102.   [3]叶玉梅.浅谈硬膜外麻醉术后护理体位[J].中华医药荟萃,2003,2(3):31.   [4]王美萍.剖腹产硬膜外麻醉下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护理[J].中国综合医学杂志,2003,16(7):103.   [5]陈华,苏妮塔,崔健君.腰—硬联合阻滞和硬膜外阻滞对母婴影响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2,18:436—438.   [6]刘继红,牛秀丽.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时体位对循环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92.   [7]齐亮.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5):118,144.   (收稿日期:2008—08—19)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