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中医研究进展

【摘要】功能性便秘老年人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常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日久往往会并发器质性疾病。

中医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具有标本兼顾的优势,在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同时,还可改善其体质。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老年功能性便秘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手段等内容的文献,阐述了其临床研究进展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老年中医;综述   【中图分类号】R2563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8—0037—03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由于非器质性因素导致的排便障碍、粪便板结、排便次数减少、排便不尽、腹胀、口干、乏力、倦怠等症状。

本病属中医学“便秘”范畴。

中医学认为,本病病位在大肠,且与肺、脾、胃、肝、肾等关系密切。

大肠者,传导之腑,以通为顺”,故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或热,或气郁,或气血亏虚,或寒凝,均可导致大肠传导失职,肠腑不通而成便秘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1—3],精神状态是功能性便秘的高危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便秘的发生率和程度也随之增加。

便秘老年人常见的不适主诉之一,不仅影响生活质量,且过分用力排便还可增加人体耗氧量,增加心肌负荷与升高血压,诱发或加重原有的呼吸系统或心脑血管疾患。

此外,便秘是引起尿失禁和痔疮的重要因素。

文献报道老年功能性便秘常伴随有痔、腹疝、肛裂等病症,当患者出现颅内高压、心脑血管疾病等时,可出现意外,甚至危及生命[4—6]。

于普林等[7]?取多级、整群抽样方法,对我国6个城市的8252名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慢性便秘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便秘总患病率为115%。

随着年龄增长慢性便秘的患病率逐渐增高,60~64岁年龄段为87%,≥85岁者则高达195%。

基于较大样本的研究数据显示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青年人[8]。

老年便秘是临床常见疾病,患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中医病因病机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大肠为传化糟粕之官,收盛经过小肠泌清别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多余的水分,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

便秘大肠传导失司的症状之一,大肠传化糟粕功能能否正常发挥,除了自身疾病外,还依赖于气机的升降有序,如肺的宣发肃降、肝的疏泄条达、脾的转输运化和肾的温煦濡养等。

唐容川《血证论》云: “肺移热于大肠则便结,肺津不润则便结,肺气不降则便结。

”《金匮翼?便闭统论》云: “气闭者,气内滞而物不行也。

”《素问?玉机真脏论》云: “脾不足,令人九窍不通。

”《内经》中曰: “大便难者,取足少阴”。

由此可见,便秘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

老年功能性便秘是人体气血阴阳失调在肠道的局部表现。

老年人或气血两亏,气虚大肠传送则无力;或阴血不足,不能下润大肠;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寒自内生,肠道传送无力。

加之老年人喜欢久坐缺乏运动,易至大肠气机郁滞,不能够畅达,通降失常,传导失司。

《丹溪心法》中指出: “中气不足和阴亏血损”是老年便秘的病因病机。

不同医家因个人临床诊治经验不同,对该病发病原因的认识也有所不同。

古继红[9]认为胆气阻塞,胆汁不畅,通降失常而引起便秘;吴淑艳等[10]认为肝失疏泄,胃部降浊功能失常是诱发便秘的原因,同时老年人肝血肝阴不足,肠道失去滋润则大便干燥;梅丹等[11]认为功能性便秘主要因老年人脾肺气虚,脏器运化失职而致大肠传导乏力;或由于其血虚津少,未能滋润大肠,以致肠道干涩,大便秘结。

2中医辨证分型   历代医家便秘的辨证分型有风秘、气秘、湿秘、寒秘、热秘、冷秘、虚秘、热燥、风燥等。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将便秘分为阳结和阴结两大证型,即有火者为阳结,无火者为阴结。

中医内科学》第5、6版教材将便秘证型概括为实秘、虚秘两大类。

实秘包括热秘、寒秘、气滞秘;虚秘包括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基本证型。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将便秘分四型:热秘、气秘、虚秘、冷秘。

临床研究显示老年便秘以虚证多见,包括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基本证型,或因虚致实,或虚实夹杂,实证包括气滞、实热、湿热、寒凝、血瘀等证型。

3中医治疗   老年体内阴阳气血失衡和亏损,其便秘的病理机制多属虚,或虚多实少,治疗时应辨证施治,注意标本兼治,不宜单纯通下,而致耗气伤阴。

31内治法   311辨证论治虚证:①气虚

主症大便干结如栗;虽有便意而临厕无力努挣,挣则汗出气短。

次症:面色?s白,神疲气怯,肢倦懒言;舌淡,苔薄白,脉弱。

治疗老年气虚便秘,现代医家常用健脾益气、补肺肾之气,兼行气润肠,运化脾气,调畅气机等治疗方法。

常用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或自拟方化裁治疗

②血虚。

主症大便干结,面色淡白无华。

次症: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弱。

治疗老年血虚便秘,现代医家常用滋阴养血、增液行舟,兼行气润肠、条畅气机等方法。

常用润肠丸、四物汤加减化裁。

③阳虚。

主症:大便秘结;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

次症:面色萎黄无华,时作眩晕,心悸;甚则少腹冷痛,小便清长,畏寒肢冷;喜热怕冷,腹中冷痛,或腰脊冷重;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

治疗老年阳虚便秘,现代医家常用扶脾滋肾兼疏化气机等方法。

常用附子理中、济川煎、温脾汤或自拟方化裁。

④阴虚肠燥。

老年便秘中常见证型为阴虚肠燥。

主症大便干结,状如羊屎。

次症:少津,神疲纳呆,形体消瘦;颧红,眩晕耳鸣,心悸怔忡,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疗阴虚肠燥便秘,现代医家常用滋阴润肠,滋补肝肾兼行气通腑等治疗方法。

常用增液承气汤、麻子仁丸或自拟方化裁。

⑤气阴两虚。

老年便秘常可见气阴两虚之便秘者,现代医家治疗以补气养阴同用,兼行气润肠通便等治疗方法。

实证:①胃肠积热。

胃肠积热所致便秘者,属阳明腑实证,肠道实热证。

主症大便干结;腹部胀满或痛,按之作痛。

次症:小便短赤,而红心烦,或有身热,口干口臭;舌苔黄燥,脉滑实。

临床治疗多急则治其标,以通腑泄热为治疗方法,兼以益气养阴。

常用承气汤类化裁治疗

②气滞。

多为老年便秘的兼夹证,亦可为主证。

主症大便干结或不干;大便不畅,欲解不得。

次症:少腹作胀,暖气频作,胁腹病闷胀痛;苔白,脉细弦。

治疗多以行气通腑,调畅气机为治疗方法。

临床常用六磨汤加减。

[6][ZK(#][JP2]华丽芬.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 52 例的非药物干预与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8):1446.[JP]   [7]于普林,李增金,郑宏,等.老年便秘流行病学特点的初步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1,20(2):132—134.   [8]熊理守,陈里湖,陈惠新,等.广东省社区人群慢性便秘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医学会首届便秘专题研讨会,2003:46—49.   [9]古继红.从胆论治便秘[J].江苏中医药,2009,3(1):38—39.   [10]吴淑艳,王希利.从肺肝肾论治便秘[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6(2):88—89.   [11]梅丹,徐进康.气虚而滞为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主要病机[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8):114—115.   [12] 付朝霞.黄龙汤治疗老年便秘83例[J].河北中医,2003,25(5):365.   [13] 李文龙,罗建国.温阳化气行水法治疗功能性便秘3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12):23—24.   [14]张林军,郑博.大黄附子汤治疗顽固性便秘验案1则[J].河北中医,2004,26(6): 445.   [15]史萍慧.加味济川煎治疗阳虚型便秘临床疗效观察[J].云南学医学院学报,2010,33(2):47—48.   [16] 章浩军,郭永健.结合“阳微结”理论用小柴胡汤治疗老年便秘100例[J].国医论坛,2003,18(4):8—9.   [17]郑方,万晓燕.归茂通便汤加减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56例[J].吉林中医药,2008 , 28(1): 40.   [18][JP2]郑玉,董月秋,姜莉云.姜莉云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经验[J].光明中医,2015,30(6):1173—1174.[JP]   [19]李晓阳,李艳梅,高旋慰.增液行舟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180例[J].陕西中医,2007,28(6): 690—691.   [20]丁曙晴,丁义江,张苏闽,等.白术水煎液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36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5,37(9):30—31.   [21]庞尊桥,工守善.女贞子治疗便秘[J].医药世界,2005,7(7):668.   [22]印淑均.针灸治疗习惯性便秘10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22(3):163.   [23]牛素芳.木香大黄敷脐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178例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2011, 3(6): 91.   [24]苗金娣.穴位埋线治疗习惯性便秘95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9,18(3): 31.   [25]李季,胡玲香.耳穴压丸加穴位敷贴治疗功能性便秘67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5, 32(8): 811.   [26]孟庆军.推拿加食疗治疗功能性便秘60例[J].天津中医药,2008,25(3): 245.   (编辑:陶希睿)。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