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追寻红色足迹

王晋源。

不久前,我怀着一颗探究历史的心来到俄罗斯,期望能了解苏联,并追寻更多中苏人民革命战斗中的历史记忆。

我先后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地游览,参观了列宁博物馆、红场伏龙芝军事学院、冬宫等红色景点。

列宁山森林公园博物馆珍藏着超过6000件与列宁相关的藏品。“列寧办公室”展厅的讲解员认真地向我们介绍曾发生在这里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如当年列宁让来谈话的同志们坐沙发,自己却坐硬木头椅子的故事。博物馆还陈列着各种文件,展示了俄罗斯1917年至1924年间的政治发展史。

红场莫斯科市中心,是苏联在重要节日举行群众集会和阅兵的地方,路面铺就石块,整洁而古朴。红场呈狭长形,长边的西侧是克里姆林宫,列宁墓位于靠宫墙一面的中部。墓上为检阅台,两旁为观礼台。每年的5月9日是俄罗斯胜利日。每逢胜利日,红场都有阅兵活动。1945年5月9日,苏联赢得了二战中对纳粹德国的胜利,这是俄罗斯最欢乐也是最哀伤的节日。

红场西侧,有一团始终熊熊燃烧的烈火,是为了纪念二战中牺牲的烈士,同时也是俄罗斯民族活力与生机的象征。每个人路过这里时,都会肃然起敬。

坐落于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被誉为世界“四大军校”之一,创建于战火纷飞的1918年,原名是工农红军总参谋部军事学院。历史上,该学院曾经为中国籍学员专设了一个中国班。刘伯承、左权、刘亚楼等共产党高级将领都曾到此留学深造。

刘伯承当时被编在伏龙芝军事学院第16班,并任支部委员,为了能阅读俄文书籍,听懂苏联教官讲课,刘伯承抓紧一切课余时间学习俄语莫斯科冬天的早晨,气温大都在零下15℃左右。每天早晨,刘伯承都提前来到操场上朗读俄语。夜间,为了不影响别人休息,刘伯承就蒙上毯子,在“小帐篷”里学习。半年后,他的俄语水平突飞猛进,阅读和翻译能力在班里是最好的。在校期间,刘伯承阅读了大量马列著作,学习了苏联红军的各种条令和组织指挥的知识,也涉猎了历史上著名军事家的事迹和论著,并完成了他的首篇译作《苏联步兵操典》。

我们行程的另一站是圣彼得堡,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涅瓦河口,是俄罗斯的中央直辖市。1924年列宁逝世后,为了纪念列宁,城市改名为列宁格勒。1941年9月8日起,德国法西斯军队将这座城市围困了872天。苏联军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列宁格勒保卫战。此役最终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惨痛代价。战后人们重建家园,将被法西斯炮火毁坏的古迹一一修复。1991年9月6日,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颁布法令,宣布列宁格勒恢复旧名圣彼得堡。

参观冬宫的时候,讲解员把我们带到一个特殊的房间,她告诉我们,这个房间就是十月革命时布尔什维克的临时指挥部。十月革命的胜利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那天下午,我们在美丽的涅瓦河畔,遇到一群跳中国广场舞的俄罗斯人。有人唱起了歌:“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听到歌声,我的身体僵住了,泪水夺眶而出。这首歌,我和我的同龄人从小听着、唱着,而此时此刻伴着涅瓦河的流水声,我更加觉得这首歌是世上最美的。

(责编 杨挺)。

6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