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腹腔留置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41例临床分析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腹腔留置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在肝硬化中发生率高达10%~30%[1]。一旦发生,常使肝硬化病情加重,腹水难以消退,并促使肝肾综合征的发生,最终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至关重要。本院于2004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SBP患者41例,均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腹腔留置的方法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1例病例均为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患者,年龄31~80岁,平均54岁,其中男29例,女12例;均为肝硬化患者,并发肝癌者16例,其中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级22例,C级19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常规行腹腔穿刺,SBP的诊断参照2004年AASLD标准[2]。

1.2 治疗方法 除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外,行腹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采用常规腹腔穿刺方法,必要时在超声引导下定位穿刺。采用SUNG WON中心静脉导管无菌套盒(韩国生产),内有导管一根,长约20 cm,直径1.7 cm,弹性导丝导引注射器一付,扩张器一根;一次性引流袋;大敷帖;大胶布;三通接头;一次性输血胶管接头;缝合包。患者取仰卧位,对穿刺点常规消毒,用2%利多卡因以深静脉穿刺针沿穿刺点垂直进针,逐层局麻,进针获突破感,回抽有液体,安放导丝,导丝放置深度为15~30 cm,使用扩张器扩张皮肤、皮下及肌层。成功后,退出扩张器,沿导丝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腹腔10~15 cm,用碘伏消毒后透明胶条粘贴固定(不需缝合),接注射器抽出适量的腹水后,接一次性引流袋。该导管可在腹腔留置7~30天,通过该导管每天腹腔内注射抗生素,大量放腹水联合大量输注白蛋白等综合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14天(包括不满14天有效出院患者)时评价疗效。显效腹水均消失;有效:腹水量减少>50%;无效:腹水量减少<50%;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并观察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

2 结果。

腹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治疗可以迅速减少腹水显效26例(63.41%),有效10例(24.39%),总有效率87.80%;平均住院费用为3 856.76元;平均住院天数为10.50天;不良事件有穿刺腹水渗漏8例(19.51%),引流不畅3例(7.32%),引流管脱落2例(5.12%);无感染、出血、局部器官损伤、低血压性昏迷及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3 讨论。

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传统上,广泛用于深静脉穿刺置管以建立快速补液通道,监测中心静脉压,行静脉高营养治疗等。近年来,中心静脉导管作为一种新型的微创治疗工具,广泛用于各种急危重患者[3,4]。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