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移风易俗典型材料

**镇移风易俗典型材料

**市**镇位于市区以南20公里处,镇域面积125平方公里,辖59个行政村,101个自然村,1.4万户,人口5.6万,耕地12万亩。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境内央赣路、安孔路纵贯南北,律南路、山水路横穿东西,距济青高速南线15公里,刚刚建成通车的潍日高速穿境而过,设出入口和服务区各一处,为**南部的重要门户。

近年来,**镇广大干部群众坚持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统领,以创建精神文明镇为契机,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有力强化了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展示了新时期新风貌。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的指导精神,我镇全面做好倡导移风易俗,净化社会风气,树立文明新风等工作,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保证精神全面覆盖 随着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受长期传统思想的影响,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一些不良风俗不同程度存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排场、搞攀比,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大大加重了群众负担,“人情消费”愈演愈烈。为此,我镇高度重视,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逐村制定村规民约,印发移风易俗倡议书3万余份,充分利用广播喇叭、宣传车,宣传栏,张贴标语等广泛宣传,投资建设管宁文化长廊与管宁文化园,形式新颖、图文并茂、贴合实际,受到了群众的欢迎,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同时,我们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打造“管宁故里 田园**”微信公众号,强化意识形态教育,巩固宣传教育的成果,针对群众求新、求知、求乐的心理,建设了一批文明角、文体活动中心等室内外场所,为倡导移风易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举办表彰活动,实行奖惩结合 根据上级安排,在全镇范围内应每年开展一次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根据党委扩大会研究的意见,只在年底开展一次评选活动不能在全年范围内有效带动乡风文明发展、形成争先恐后孝老爱亲勤俭持家的良好氛围,故经研究决定,将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分散到每季度结合**镇实际,我镇全镇范围内每季度开展一次“农商银行杯”五好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表彰评选的标准主要有围绕廉洁奉公、尊老爱幼、团结邻里、热心公益、爱岗敬业、带头移风易俗婚丧嫁娶凡事节俭等方面。全年共评选市级“五好文明家庭”149户、“好婆婆”101 名、“好媳妇”102 名;镇级“五好文明家庭”576 户、“好婆婆” 515名、“好媳妇”559 名。历次活动的举办,提升了全镇广大群众移风易俗的认识,提高了群众对新时代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为落实移风易俗的精神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建立健全领导监督机制 加强领导是开展移风易俗的重点工作,我镇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各社区书记为成员的移风易俗工作领导督导小组。督导组定期对各村进行巡视,确保将婚丧嫁娶改革落到实处。坚持镇抓村干部,村干部抓红白理事会,镇纪委、民政部门定期督导。对各村结婚、丧事、起房等操办事宜,要求村干部亲自参与把关。各村婚丧嫁娶实行“周报制”,每周一由包村干部上报各村婚丧嫁娶情况,统一登记存档。镇纪委、民政部门负责人按时到村进行现场察看,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及时纠正,通过镇村两级配合协作,确保婚丧嫁娶改革落到实处。目前一场红白事办下来,**镇的群众比以前能省下几千元甚至上万元。

**镇将根据上级安排部署,继续创新工作方法,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切实倡树乡村文明新风,营造风清气正的乡村生态文明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