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食道癌方药分析

【摘要】   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和科研组方用药,对近20年来公开发表的治疗食管癌方药进行了分析。用药频次较多的有补益药、活血化淤药、清热药、化痰药解毒药;总体用药中西医结合用药和针对食管癌梗阻用药情况有异,总体及中西医结合以补益药最多(24.4%,31.140%),特别是中西医结合;食管癌梗阻清热药(16.79%)、化痰药(16.79%)较多;同时还对所用频次较多的药物进行了排序和分析,反映现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和用药特点及规律,指导临床组方和科研选药。

【关键词】 中医药 食道癌 用药分析。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区,又是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河南省世界人口调整年死亡率为32.22/10万[1]。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和科研组方用药,笔者对近20(1986—06~2005—05)年来公开发表的治疗食管癌方药进行了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 方法。

1.1 方药选择标准凡1983—06~2002—05《中国医学文摘·中医》收录的有关食管癌的完整方药,皆进行收集整理。

1.2 整理方法对于辨证用方,每一证型有方者,所处方按一个单独方药处理,如果是基本方加减用药,只能按一个方处理;剔除针对放化疗、手术后遗症或含中药不明的中成药处方;注明中西医结合和针对食管癌食道梗阻治疗的处方。

1.3 分析项目总体用药频度;总体用药类型情况,中药分类依据六版教材;中西医结合治疗用药频度和类型情况;针对食管梗阻用药频度和类型情况。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共得方101首,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用方者34首,针对食管梗阻者14首,总用药次数898,药物种数194种,类别28个,其中补药(补阴药、补阳药、补血药、补气药)219次,占24.4%;清热解毒药101次,占11.2%;如加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清热凉血、凉血止血,清热药共143次,占15.9%;其他解毒药(拔毒化腐、解毒杀虫,熄风止痉:全虫、蜈蚣、牛黄等)52次,占5.8%;活血化淤药146次,占16.3%;化痰药112次,占12.5%;其他药物占25.1%。   排在前30位的药物是:半夏30,黄芪30,党参26,甘草25,白术24,当归23,茯苓20,丹参20,半枝莲18,蛇舌草17,代赭石17,旋覆花16,陈皮16,威灵仙16,瓜蒌16,守宫14,太子参13,沙参13,山豆根12,硵砂12,急性子12,莪术11,薏苡仁11,黄药子10,南星10,人参10,蜈蚣10,贝母9,郁金9,桃仁9。

2.2 中西医结合用药情况用药350次,其中补药(补阴药、补阳药、补血药、补气药)109次,占31.14%;清热解毒药35次,占10%;如加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清热凉血,清热药共53次,占15.14%;其他解毒药(拔毒化腐、解毒杀虫,熄风止痉:全虫、蜈蚣、牛黄等)6次,1.71%;活血化淤药54次,占15.43%;化痰药36次,占10.29%,其他药物占26.29%。

排在前10位的药物:黄芪17,甘草14,白术、党参12,茯苓12,当归11,丹参11,半夏10,太子参10,蛇舌草10。

2.3 针对食管癌梗阻用药情况用药137次数,其中补药(补阴药、补气药,无补阳、补血药)21次,占15.33%;清热解毒药14次,占10.22%;如加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清热凉血,清热药共23次,占16.79%;活血化淤药22次,占16.06%;化痰药23次,占16.79%;其他解毒药(拔毒化腐、解毒杀虫,熄风止痉:全虫、蜈蚣、牛黄等)6次,占4.38%;平抑肝阳9次,占6.57%,其他24.08%。

排在前10位的药物是:半夏7,瓜蒌5,党参4,代赭石4,硵砂3,甘草3,南星3,蜈蚣3,郁金3,丹参3。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