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误诊分析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on,AD)或称主动脉夹层分离是因主动脉内膜破损,高压血流冲入血管壁造成内膜与中膜并沿着主动脉长轴方向撕裂扩展而形成真假两个腔。由于该病发病部位不同和临床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临床误诊和漏诊率高。虽发病率低,但危害极大,预后极差,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个急危重症,需引起临床医生,尤其是急诊科医生的高度重视。现将我院急诊科2002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9例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例中,男7例,女2例;年龄38~70岁,平均62.4岁;5例合并有高血压,2例合并有高血压和冠心病,1例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1例无基础疾病。

1.2 临床表现 1例为持续性撕裂样胸痛,向背部放射伴大汗和胸闷;1例为肩背部剧痛伴左侧肢体麻木;2例为进行性双下肢截瘫伴小便失禁;1例为腹部剧痛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体检:右肾区叩痛;1例为腹部剧痛伴冷汗和心慌;1例为腹部剧痛伴黄疸。体检:右上腹部压痛和反跳痛明显;1例为突发晕厥;1例为咳嗽、咳痰、发热伴胸痛。

1.3 误诊疾病 误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脑梗死、脊髓周围神经病变、周期性麻痹、泌尿系结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胆囊结石、心律失常(病窦综合征)和肺部感染各1例。

1.4 治疗情况 5例经行多普勒超声检查临床确诊;4例经行螺旋CT检查临床确诊。6例在我院经积极地降压、降低左室收缩压、镇静、止痛、吸氧治疗,5例于2周后病情稳定出院,1例因动脉瘤破裂死亡;余3例转到上海市仁济医院、长征医院等救治,结果不详。

2 讨论。

2.1 AD诊断标准及分类 AD疼痛的特点为发作开始即为撕裂样疼痛;临床虽有休克表现,但与血压下降并非平行,在早期甚至仍然为持续高血压;经彩超、CT、MRI或血管造影确诊[1]。根据病变部位,目前临床上存在两种分类法,一类为传统的Debakey分类法[2],将AD分成3型,即Ⅰ型:夹层起始于升主动脉并延伸至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甚至腹主动脉;Ⅱ型:夹层局限于升主动脉;Ⅲ型:夹层起始于降主动脉并向远端延伸可达到腹主动脉及其分支。另一类为Daily和Miller分类法[3],将AD分成两型,即A型:所有累及升主动脉夹层(包括DebakeyⅠ型和Ⅱ型);B型:局限于降主动脉夹层(即Debakey Ⅲ型)。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