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肉羊养殖技术的创新

近年来,我国紧紧围绕全省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坚持把羊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通过典型带动、政策扶持等有效措施,使这项富民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以全国养羊产业大县为契机,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按照“突出规模、提质增效、综合示范、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以肉羊产业为重点,稳定养殖数量,扩大多胎多羔基础母羊比重,发展集约化规模养殖;以品种改良为突破口,抓好良种羊扩繁场、养殖场(区)建设,积极转变生产方式,扩大生产加快出栏;以秸秆加工转化为抓手,推进农作物秸秆转化利用步伐,大力发展肉羊产业,使全县肉羊产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

毕业论文网   1 科学建设养殖场   要想进一步提升肉羊养殖效益,就需要注重肉羊品种、饲养环境和营养供给,其中科学建设养殖场十分关键。

传统饲养模式下不重视养殖场的建设和规划,导致肉羊生长环境较差,常常引发多种疫病。

因此,养殖场建设应该选择在地势较高、通风条件良好、排灌方便、向阳、交通便利、远离主要干道、周??水源充足、上游无污染企业和屠宰场。

羊舍建设过程重要充分考虑采光、通风、保暖、温度调控等多方面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羊舍坐南朝北,但是不能正南正北,要保证有10—15度的夹角,为肉羊健康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 肉羊品种改良   做好良种推广和品种改良工作是确保地区畜牧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此,就需要做好优良品种改良工作,提高肉羊繁殖能力。

最近几年,全国强化各地区之间大型养殖场合作,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引进和实施三元杂交繁育技术,加快繁殖品种生产能力强、效益高、适应能力广泛的优良品种。

同时进一步加快肉羊饲养品种改良、繁殖、动物防疫等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力度,通过开展定期的技术培训,积极推广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范围,促进地区肉羊品种进一步得到改良。

肉羊进入繁殖期后,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母羊早发情,采用人工授精技术代替传统公羊配种,提高母羊的受胎率,紧缩品种改良周期。

母羊发情的整个情期指导养殖户密切观察母羊发情情况,当母羊接受爬跨后进行人工输精,为了提高受胎率输精8—10小时再输精一次。

3 肉羊催肥技术创新   传统肉羊饲养过程中不太注重肉羊催肥,因为饲养户常常不能确定合适的催肥时间,也不能结合催肥要求配置合理的饲料肉羊整个饲养周期延长,成本投入增高。

肉羊催肥技术创新就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高能饲料,保证肉羊在短期内积累大量能力,在短时间内达到出栏要求,缩短养殖周期。

通常情况下,肉羊催肥的关键时期为1.5岁左右,这个时期是肉羊生长最为旺盛时期,骨骼逐渐发育成熟,通过在添加高能饲料促进肉羊迅速生长。

催肥前需要做好驱虫和断尾工作,确保羊群不受到寄生虫危害。

通过多年的饲养经验,催肥饲料配比按照如下比例配制:玉米、草粉、豆饼、青贮玉米、花生饼、麦麸、食盐、尿素、添加剂各为21.5%、2.15%、21.5%、17%、10.3%、6.9%0.7%、0.3%、0.3%。

整个催肥时间为60天,分为三个阶段催肥,在催肥第一个20天,每天在饲料中增加精饲料350g的,再20天饲料中精饲料的添加量增加到400g,最后20天饲料中精饲料的添加量维持在450g左右。

保证肉羊充足的粗饲料供给,让羊群自由采食,饲喂顺序是先粗饲料后精饲料,再饮水。

在育肥期间要确保饲料搭配的多样性,保证饲料质量,禁止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确保饮用水清洁卫生。

对于放牧催肥养殖户来说要切实做好放牧后的补饲工作。

补饲饲料一般是由25%玉米粉、7%的麦麸、7%的棉粕、48%的酒糟、10%的草粉、1%的食盐、0.6的尿素和0.4%的添加剂组成。

补饲在每天傍晚或者早上放牧前进行,每头羊饲喂300g左右。

4 做好免疫工作   除了做好上述工作之外,还需要做好防疫,7日龄免疫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灭活苗,15日龄免疫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苗

2月龄免疫山羊痘灭活苗

2.5月龄免疫牛O型口蹄疫灭活苗,3月龄免疫羊梭菌病三联四防灭活苗,3.5月龄免疫羊梭菌病三联四防灭活苗Ⅱ号炭疽芽胞菌,4月龄免疫羊链球菌灭活苗

5月龄免疫布鲁氏菌病活苗,7月龄免疫牛O型口蹄疫灭活苗

妊娠母羊在产前4—8周和中2—4周分别接种羊梭菌病三联四防灭活苗破伤风类毒素两次,产后1个月免疫牛O型口蹄疫灭活苗、羊梭菌病三联四防灭活苗Ⅱ号炭疽芽胞菌苗,产后1.5个月免疫羊链球菌灭活苗、山羊传染性脑膜肺炎灭活苗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