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实施社区体育志愿者行动的思考

[摘要]现阶段,社区体育需要专业人才的志愿服务,体育专业学生需要循序渐进的预备阶段来完善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以作为国家和社会力荐的全民健身运动项目排舞运动的推广为契机,建立推进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实施社区体育志愿者行动的模式,使相互利惠,达成共赢。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社区 体育志愿者 排舞   我国社区体育服务体系还处于建设阶段,本文涉及的实施社区体育志愿者行动的组织形式指由非政府部门组织的正式志愿服务(即由系院和社区街道有关部门牵线、指导教师适时监督、学生独立完成的长期志愿者服务行动),且主要给予徒手健身操类舞蹈指导和部分组织服务

一、社区体育服务排舞运动推广以及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当下的主要需求   1.社区体育服务的人力资源匮乏。

社区体育志愿者的定义,指为了社区体育的发展,利用日常生活时间定期地无偿为社区体育提供设施服务、组织服务指导服务、信息服务的个人。

我国社区体育兴起较发达国家晚,各方面制度、培训体系不够完善,社区体育服务勉强依靠社区健身积极分子承担,且以中老年为主,后力不足,对健身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缺乏了解,服务缺乏专业性。

2.排舞运动推广不平衡。

时下,各种新鲜信息刺激着开放的中国,让选择确成了难事。

每项运动健身健心功能毋庸置疑,但就国家和社会需要而言,切实长效利民的、易于管理和掌控的运动更具选择优势;就社区群众需要而言,增强体质、愉悦身心、易于坚持、广交益友的运动更具选择优势。

排舞,包括摇摆、恰恰、萨尔萨舞、街舞、美国乡村、爵士等多种风格,且舞码统一(强调的是一系列完全相同的舞步动作组合,随着曲目特定的节奏循环重复),是简单实用的成品舞蹈,与现阶段广场徒手健身操类舞蹈的相似度极高。

2004年引入我国,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以及各地方体育主管部门作为全民健身运动进行推广,势头强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目前主要集中在一些大中城市,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还未普及。

3.体育专业学生技能实践、团队合作以及社交能力的培养缺乏长效机制。

查询的各类关于社区体育社区体育志愿者相关文献,不约而同地结论出一个显著问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是我国社区体育事业发展中人才储备的密集群体,具备较高专业水平和素质,然而开发程度不够,往往只是在如暑期、地震、支援西部等特殊时期进行多以单次的社区体育志愿者行动,以政府或学校(即非政府部门)组织的正式志愿服务,虽无偿却不定期。

二、互融、互惠达成共赢   社区体育需要专业人才的志愿服务,体育专业学生需要循序渐进的预备阶段来完善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排舞作为国家和社会大力推广的全民健身运动项目,三者的融合,各取所需,各施其长使相互利惠,达成共赢。

1.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强调应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体育事业,党的十六大将“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切实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纳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社区体育作为体育实现亲民、便民、利民最佳的方式和途径,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社区群众对生活和社会满意度的同时,也增加社区凝聚力、提高社区精神素质,从而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健康、稳定地发展。

2.愉悦心境,价值认可。

时下养身大行其道,舒缓压力、放松心情、提高休闲品质,是最符合普通群众对精神的个人追求;对参与社区体育志愿者行动的学生,其辛勤的服务将获得认可,无偿的奉献将获得社会赞誊,从而丰富阅历,增强自信,完善人格。

3.提高技能,交流能力。

排舞运动的引入,增添新鲜套路,丰富锻炼曲目,而且由接受过体操、健美操、形体、体育舞蹈等一系列专业学习的体育专业学生定期指导服务,减少了由于站点组织者缺少专业教学教法,致使众多有心参与的群众丧失自信和继续学习的兴趣而主动放弃的情况,他们采取的详细分解、多示范、多重复的慢节奏教学,对以中老年为主的社区健身者来说很受用,对自身而言,教学过程加长使思考的时间充分,紧张或缺乏自信的情绪得到适当的缓冲而逐渐消退,便于更从容地进入角色。

三、模式的建立以及可行性探讨   1.准备阶段:由系院和社区街道有关部门牵线,前期找小团体健身站点,人数少易于统一思想和时间,指导服务可以照顾到单个人,同时缓解了学生的害羞和恐惧心理,以便后续行动的开展。

另外,排舞组合的结构为N×8拍节(N=4、6、8…或N=N1+N2+…),在表现形式和教学教法上更趋近健美操,且更便于掌握,容易上手。

根据现阶段社区群众使用的广场徒手健身操类舞蹈的难易程度,指导服务的内容主要安排以4?M6?M8×8的拍节、没有或只有2个方向?M面的变化的独段组合重复的初级排舞曲目。

指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2—3人一组,各组收集相关视频和音乐,然后组间交流,每人熟练掌握15—20首曲目。

2.实施阶段:秉着交流的心态,先熟悉社区群众正在使用的舞蹈,从帮助现在还没有完全会的健身者入手,逐步融入集体,获得感情信任后再指导排舞,实施每周一次,一次1—2支舞曲的指导服务,每次服务结束用可摄像仪器(实用便携的如手机)对本次服务的效果进行记录,抄送一份给指导教师,以便掌握服务情况,给出建议,指导教师可不定期地的实地走访。

3.显效阶段:学期?M年结束时,由学生利用学校体育场?M馆独立组织“×校体育系?M院社区排舞展示?M比赛”,邀请街道办领导和系院领导观看并给出建议,另外在评选优秀队伍的同时,设立优秀教练员、优秀编排、优秀社区体育志愿者等更多奖项对学生进行表彰和激励,激发更大热情。

初见成效后可考虑以品牌战略的模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元.北京市海淀区社区体育志愿者的现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届硕士论文   [2]焦敬伟,郑丹蘅.健身排舞[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9   [3]赵妤.试论学校体育社区体育深度融合[J].体育文化导刊2009(8)。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