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宏观经济形势2016—2020年

第一章 2016—2020年宏观经济形势总结。

第一节 2010—2015时期世界经济发展概况。

2010—2015期间,世界经济整体处于疲软态势之中,各国在复苏之路上走走停停。主要国家相继实施深度的政策调整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10—2015的五年期间,中国面临着高度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国际形势十分复杂,机遇和挑战相互交织,时和势总体对我国有利。

一、2010—2015全球经济发展总体。

2008年,全球经济受金融危机重创。此后,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采取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但由于结构性问题的存在,导致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化。2009年全球经济回升,但从2010年开始,增速明显降低。2011年至2014年,全球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到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形势基本得以巩固,但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

世界经济具体表现来说,本研究分别从经济增长就业、物价、贸易、社会问题这五个方面着手,对2011年—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做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2015年世界经济形势做出展望

(一)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回暖。

2009—2015年(预测)世界经济增长趋势。

单位:%。

区域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全球平均 —0.4 5.2 3.9 3.4 3.0 3.3 3.8 发达经济 —3.4 3.0 1.7 1.2 1.3 1.8 2.3 美国 —2.8 2.5 1.8 2.3 1.9 2.2 3.1 欧元区 —4.4 2.0 1.5 —0.7 —0.4 0.8 1.3 日本 —5.5 4.7 —0.6 1.5 1.7 0.9 0.8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 3.1 7.5 6.2 5.1 4.7 4.4 5.0 注:2015年为预测值。

资料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2014年10月。

如表1所示,2009年世界经济经历严重衰退,于2010年反弹至高速增长状态。2011年,发达经济体平均增速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速,以及世界经济平均增速均比2010年各自增速降低1.3个百分点,说明2011年以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产出与发达经济经济产出基本持平。

2012年—2013年,世界经济增速分别低于上年,其中发达经济增速放缓是由于自身总需求不足、市场信心匮乏;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则受到自身控制通胀政策的影响以及发达经济体拖累。

2014年,尽管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弱于预期,但增速相比2013年仍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家庭债务调整、缩小财政赤字工作取得进展,增长动力部分恢复;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则比2013年放缓0.3个百分点。

展望2015年,世界经济表现将略好于2014年,IMF预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速为3.8%。

(二)全球就业情况略有改善。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失业率大幅下降。2011年—2014年世界平均就业水平有所好转,但各主要经济就业状况差异较大。此外,以欧元区为典型的青年失业问题日益严重,这不仅会导致诸多社会问题,还将长期制约劳动生产率提高。

展望2015年,全球就业总体水平将略有改善,但各主要经济就业的内部分化状态仍将持续。

(三)全球物价水平内部分化。

2011年—2014年之间,全球物价水平与上年持平或略有下降,总体可控,但出现内部分化态势。其中,发达经济体在物价偏低的情况下仍明显回落,部分国家甚至呈现通缩趋势;而新兴经济体尽管通胀率高,但与发达经济体差距仍不断扩大。这是由于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通胀的产生原因不同。如表2所示,发达经济体较难发生通货膨胀,而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发生通货膨胀的概率较大。

不同经济体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

经济体 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 发达经济体 供求变动 需求:宏观经济低迷导致有效需求不足,较难发生需求推动的通货膨胀 供给:全球商品供给尤其是大宗商品供给充裕,较难发生供给不足导致的通货膨胀 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 多种复杂因素 本币贬值 地缘政治 电气、天然气等垄断产品的价格上涨 本国为控制供给不足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 体制与政策因素导致本国农产品供不应求 展望2015年,世界物价水平将略有改进,但将继续保持内部分化状态:发达国家仍将保持较低物价水平,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

(四)全球贸易略有改观。

全球经济与贸易增速(单位:%)。

数据来源:IMF。

如图1所示,在经济繁荣期,世界贸易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在经济萧条期,世界贸易增速则慢于经济增速世界贸易甚至会出现衰退。

2011年—2012年,全球贸易增速严重下降,其中2012年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贸易发展最困难的一年,受不良经济形势拖累,当年发达经济体进口增速与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速都大幅放缓。2013年,世界贸易开始复苏,增速略有上涨。到2014年,世界贸易略有改观,但增速仍较低。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14年全球贸易增长2.8%,到2015年达到3.3%,2016年将达4%,但比金融危机前的贸易增速仍然低不少。

经济原因外,全球贸易增速下降还有复杂的现实原因。主要原因有:第一,美国再工业化政策导致部分生产环节回流本国内;新兴经济体的能源自给战略导致美国石油进口减少,其贸易逆差降低。第二,发展中国家内需下降,投资快速回落,进口也随之下滑。第三,多国频频出台贸易限制措施。第四,地缘政治因素,例如,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经济制裁的负面影响最终扩大到发达国家。

展望2015年,全球贸易将会略有改观,但由于限制贸易状况改进的负面因素较多,因而贸易增速较难恢复到2010年中期的近年来最高增速,更是难以恢复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增速水平。

(五)全球社会问题不容忽视。

2011年—2014年,全球经济问题与社会问题的联动关系不断加强,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阻碍了社会稳定,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和欧洲多国的骚乱就是具体实例;另一方面,社会的不稳定反过来制约了全球经济复苏。因而,想要对世界经济形势做出准确把握,不能忽视对全球社会问题的分析及思索。

二、2010—2015时期经济发展概况。

2010—2015时期美国经济发展概况。

1.美国经济增长回暖。

2009年美国经济出现负增速(—2.8%),2010年增速反弹至2.5%。2011年—2014年,美国经济增速总体平稳,保持在1.8%—2.3%范围内。

2014年前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分析。

时间 增速 主要原因 2014年一季度 —2.1% 严寒天气 2014年二季度 4.6% 商业投资和内需大幅增加 2014年三季度 3.5% 再工业化初显成效 数据来源:IMF。

如表3所示,2014年前三季度,美国经济先抑后扬。其中一季度的严寒天气属于季节性和突发性因素。

美国2010年1月—2014年7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速(单位:%)。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如图2所示,从2010年1月份开始,美国工业恢复增长。截至2014年9月,美国已实现持续57个月的同比增长,且从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已持续一年超过金融危机前的增速。因而,工业复苏对推动美国经济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望2015年,美国经济仍将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韧性较强。IMF预期其GDP增速将为3.1%。

2.美国就业市场欣欣向荣。

美国就业强国,就业市场一直良好发展。2011年—2014年,随着经济好转,美国就业状况持续明显改善。2014年10月份失业率下降到5.8%,达到2008年危机爆发以来的最好水平。

美国就业的主要不利因素。

不利因素 说明 2014年10月份劳动参与率仅为62.7% 是美国1978年—2014年间的最低水平 部分失业者退出了就业市场 劳动力数量下降 新增非农就业中,就业岗位主要来自休闲、零售、招待以及临时工等低薪工作领域 美国就业质量不高 2007年10月份,美国青年失业率为15.4%;2014年10月份则为18.6% 青年失业问题日益严重 但如表4所示,美国就业市场存在以上四个不利因素,制约了美国就业质量的进一步改进。

展望2015年,美国失业率将继续降低,但就业质量较难提高。

3.美国物价低位徘徊。

美国物价水平低,通胀概率小,但通缩风险高。2014年10月,美国CPI仅为1.7%。

展望2015年,预期美国物价水平仍将在低位徘徊,但不排除通货紧缩的发生。

4.美国货币政策将正常化。

在四轮量化宽松政策和大量购债之后,由于经济持续复苏,美国于2014年10月结束了购债计划。展望2015年,美联储将继续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可能会首次加息。

(二)2010—2015时期欧元区经济发展概况。

1.欧元区经济停滞不前。

全球经济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下,欧元区在受到欧债危机重创之后,投资不足、出口不旺,经济发展呈现出颓势。2011年—2014年,欧元区经济持续走低,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别出现—0.7%和—0.4%的负增长。2014年欧元区经济增长0.9%。

2014年前3季度德、法、意、英经济环比增速

单位:%。

国家 Q1环比增速 Q2环比增速 Q3环比增速 平均环比增速 欧元区 德国 0.7 —0.2 0.1 0.2 法国 0 0 0.3 0.1 意大利 —0.1 —0.2 —0.1 —0.13 英国 2.9 3.2 3 3.03 注:Q1表示2014年第一季度。

数据来源:IMF。

分析欧元区主要组成国家就业状况。如表5所示,德国经济勉强避免衰退;法国经济略好于预期;2014年,意大利进入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第3个经济衰退期。与欧元区形成鲜明对比,英国经济强劲复苏。

展望2015年,欧元区经济无法明显复苏,IMF预期其GDP增速为1.3%,而意大利经济可能加剧衰退。

2.欧元区就业前景不妙。

2011年—2014年,欧元区就业不佳。2014年9月欧元区失业率为11.5%,虽略有改进,但比2007年9月高4个百分点;青年失业率高达23.3%。欧元区就业恶化主要是因为经济低迷、用工制度僵化。

分析欧元区主要组成国家就业状况。其中,德国用工制度相对灵活,2014年9月份失业率为4.9%,比2007年9月份降低3.6个百分点,就业优于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法、意就业糟糕。与欧元区形成鲜明对比,英国2014年10月份失业率仅为2.6%。

展望2015年,欧元区就业无法明显改善,青年失业问题带来多方面的巨大风险。

3.欧元区通缩风险加剧。

欧元区物价水平历来较低,通胀概率小,但通缩风险大。2014年10月,欧元区CPI同比仅上涨0.4%,远低于欧洲央行2%的通胀目标。

展望2015年,欧元区的通货紧缩风险将会加剧。

4.欧元区经济结构亟需调整。

根据IMF于2014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欧元区部分现有基础设施已经落后,其公共资本存量在产出中的占比显著下降,未来存在较大基础设施需求,因而亟需对欧元区经济结构做出调整,增加其公共资本存量。

(三)2010—2015时期日本经济发展概况。

1.日本经济停滞不前。

2011年—2014年,日本经济先后受到大地震、内需疲弱、外需不景气的多重打击而不断下滑。2014年日本经济先扬后抑,前三季度增速分别为1.5%、—1.8%、—1.6%,其中二、三季度日本经济受到2014年4月1日消费税由5%上调至8%的较大影响。

展望2015年,日本经济很可能将陷入停滞甚至衰退的泥潭。IMF预期其GDP增速仅为0.8%。

2.日本就业状态良好。

日本就业市场运行良好,其失业率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也未超过5.5%。2014年9月份日本失业率已降至3.5%。

展望2015年,日本就业市场将继续向好发展。

3.日本物价水平较低。

日本物价水平低,长期通缩。2014年一季度、4月、5月、9月日本CPI同比增速分别为1.5%、3.4%、3.7%和3.2%。

展望2015年,日本物价水平仍将处于低位,但不排除通缩可能。

4.“安倍经济学”成效有限。

“安倍经济学”主要包括旨在消除通缩的货币政策、灵活财政政策和旨在扩大投资和巩固增长趋势的结构性改革。“安倍经济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日本经济信心,政策效果逐渐显现。

但未来,随着日本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安倍经济学”的短期效应将减退。

(四)2010—2015时期新兴经济经济发展概况。

1.新兴经济经济出现分化。

从2005年开始,新兴经济体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GDP增速在2010年达到7.5%的峰值,但从2011年开始下滑。受2014年一季度资本外流所致金融动荡的影响,2014年上半年新兴国家经济增长疲软。随后,不同国家再度分化。金砖五国增长乏力,其中我国经济趋于新常态,对新兴经济体拉动作用趋于平缓;而“新钻十一国”经济增长强劲,其中尼日利亚取代南非成为非洲第一大国,GDP增速高于7%。

金砖其余四国2014年前两季度经济增长情况。

国家 2014Q1—Q2的GDP增速 主要决定因素 南非 0.9%;3% 消费拉动力减弱;罢工风波;管理成本过高;兰特贬值 俄罗斯 0.9%;0.8% 国内需求不足 印度 4.6%;5.8% 利用外资情况改进;政策合理;经济增长超出预期 巴西 1.9%;—0.9% 地缘政治紧张;欧美制裁;资本外逃;工业萎缩 数据来源:IMF。

展望2015年,新兴经济体各国经济增速仍将分化,但不会出现衰退,IMF预期新兴经济体GDP增速为5%。

2.新兴经济体失业率偏高。

新兴经济就业的量和质都有待提高。其中南非2014年前两季度受罢工风波影响,失业率分别高达25.2%和25.6%。

同时,新兴经济体的青年失业问题可能将带来巨大隐患。以俄罗斯和巴西为反例,由于其对青年就业采取积极政策,因此就业持续好转,2014年9月份失业率均降至4.9%,分别比2007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和3.2个百分点。

展望2015年,新兴经济体失业率无法明显下降,新增岗位数量将增加,但质量难以明显提高。

3.新兴经济体通胀成因各异。

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俄、印、巴通货膨胀率较高,但各国通胀成因各异。

金砖其余四国2014年通胀情况。

图片来源:本研究绘制。

如图3,2014年俄罗斯发生输入型通胀,受地缘政治影响,进口重心由欧美转移至巴西,加剧了巴西滞胀的严重性;南非和印度在针对性较强的政策手段干预下,通货膨胀状况均得到有效控制。

对2015年进行展望新兴经济体控制通胀的难度大。为此,新兴经济体各国应设立合理的温和通胀目标,并采取有效经济政策手段。

4.新兴经济体潜在增长率下降。

目前,新兴经济体潜在增长率有所下降,具体原因有四点。第一,新兴经济体产能过剩的资本投入增速减缓;第二,新兴经济体人口红利弱化,劳动贡献度降低;第三,新兴经济体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第四,当前新技术难以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主导产业。

为此,新兴国家应积极谋求结构调整和机制完善。

第二章 2015—2020时期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展望

第一节 2015—2020时期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展望

2015—2020的五年,主要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有望趋于稳定,发达经济经济有望进一步好转,世界经济整体将处于平稳之中,国际市场需求将出现回升态势。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在2015年和2016年分别回升至3.4%和3.5%。

一、世界经济增长引擎乏力。

预计2016年—2020年期间,世界经济表现将继续好于2014年,在2016年—2017年可保持高于3.5%的增速。但由于有力引擎的缺乏,2018年—2020年增速将开始下降,2019年增速将降至3%左右。

同时,一些不利因素可能会对世界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冲击,例如美联储退出QE政策可能会对新兴经济体造成经济冲击、发达国家债务率过高制约其财政政策的效果、主要经济体潜在增长率普遍下移可能会拉低世界经济增速等。

二、全球金融政策整体趋紧。

2016年—2020年,为防止金融过热,全球金融政策整体基调将趋向紧缩,或者由宽松转向为常态化。全球经济增长率则放缓至3%左右。

三、世界就业整体好转。

2016年—2020年,随着世界经济的总体回暖,世界就业也将有所好转,但平均失业率的下降速度将逐渐降低。其中发达经济体可提供的职位数目会不断增加,2018年将开始提升就业质量;新兴经济体可提供的职位数目将会出现井喷,但较难在2020年之前显著提高就业质量。同时,如果不能有效解决青年失业问题,将会带来中青年失业、经济社会稳定性受损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四、全球经常收支失衡平缓加剧。

由于美国经济复苏,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持续收缩的全球经常账户失衡,将于2016年—2020年之间重新扩大,增幅将远小于2008年雷曼震荡前的幅度。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全球经常收支扩大,且增幅平缓。

五、发达经济体利率、物价走低。

美欧将通过经济调整寻找出路,但受到世界需求不足和财政制约,使得宏观政策难以摆脱对金融政策的依赖性。虽然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有结束超常规货币政策的意向,但2016年—2020年期间,其长期利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将在低水准范围内上升。美欧日的物价水平将略有上升,在2020年将较为接近2%的目标,从而刺激经济发展。

美、欧、日长期利率及物价预估。

单位:%。

国家/地区 2014年长期利率 2020年长期利率(预估) 2020年物价水平(预估) 美国 2.6 0—4 0—2 欧元区 1.7 0—2 0—2 日本 0.8 0—2 0—2 数据来源:IMF。

六、各国亟需扩大基础设施投资。

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已经产生基础设施投资缺口,预计在2016年—2020年,全球各国亟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短期内,一国基础设施投资将有效支持需求,从而降低本国经济衰退风险;而从中长期来看,一国基础设施投资有助于提高各国潜在生产能力。

七、警惕全球经济风险。

2016年至2020年,全球经济的主要风险有四个。如下表所示,应当加以防范。

2016年—2020年世界主要风险。

风险 产生原因 经济下行风险 中国经济增速下降 金融泡沫风险 一些经济体采取低利率和宽松货币政策,可能会产生金融泡沫 地缘政治风险 以中东、东欧为中心的政治经济争端 资金流出风险 美国货币政策“出口”战略导致大量资金从新兴经济体流出 第二节 2015—2020时期主要经济体发展趋势展望

一、2015—2020时期美国经济发展趋势展望

2016年—2020年美国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具体方面 趋势 解释 经济增长 美国再工业化和工业复苏为其经济复苏增添活力。预计美国经济将在2016年—2018年维持2.5%以上增长,在2019年—2020年增速将回落至2%左右。从经济周期角度看,美国经济可能在2016年进入繁荣期,2017年—2020年下滑,但总体增速较平稳。 货币政策 2016年—2020年,美国将逐步退出QE政策并实施货币政策“出口”战略,预计将于2020年恢复常态,利率将低位上升,使美国经济实际增速在2019年—2020年回落至1.5%左右。 就业 2016—2020年,美国就业岗位数目将不断增加。2017年—2020年,高技术含量就业岗位在总体占比将上升,就业质量将明显提高。但应当警惕青年失业和劳动力参与率降低的问题。 利率 低位缓慢上升 经常账户 不平衡扩大 2016年—2020年,美国经常账户不平衡将由收缩状态转为赤字扩大态势,但增幅不会超过2008年雷曼震荡前的水平。 根据上表,美国经济将在2016年—2020年获得一定程度的复苏,货币政策将于2020年实现常态化,总体形势向好。

二、2015—2020时期欧元区经济发展趋势展望

2016年—2020年欧元区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具体方面 趋势 解释 经济增长 低速稳定增长 金融政策 缓慢 欧元区预计将于2017年开始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并缓慢升息,由于公债的向好发展和储蓄增加,金融政策将趋于正常化。 就业 逐渐改进,但风险巨大 物价 接近目标,刺激经济 利率 低位缓慢上升 根据上表,欧元区在2016年—2020年将呈现微弱复苏趋势,其中德国、法国将继续引领欧元区经济发展,意大利则较难走出衰退泥潭。

三、2015—2020时期日本经济发展趋势展望

2016年—2020年日本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具体方面 趋势 解释 经济增长 缓慢复苏 金融政策 按目标调整 就业 进一步向好 物价 通缩风险降低,接近目标 利率 低位缓慢上升 根据上表可知,日本将在2016年—2020年开始微弱复苏。但日本面临老龄少子化、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结构性改革难度大。

四、2015—2020时期新兴经济经济发展趋势展望

2016年—2020年新兴经济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具体方面 趋势 解释 经济增长 引领全球增长,但增速放缓 金融政策 内部分化,操作难度大 就业 量增,但质难升 物价 较难控制通胀 2016年—2020年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现象较难得到有效遏制,整体物价水平仍将偏高 经济风险 风险种类复杂化、程度加剧 需警惕青年失业风险、政治风险、美国货币政策“出口”可能引致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大量资金外流的风险。

12。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