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电影人比拼内地“情人节” 20世纪末两岸三地电影

两岸三地三位电影执导三部爱情电影,并选择同一时段在内地影院上映,让观众有了更多欣赏和回味的空间。

今年的情人节两岸三地三位导演分别推出了自己的“爱情”新作:内地孙周执导的《我愿意》率先开战;香港导演杜琪峰执导《高海拔之恋2》和台湾导演钮承泽执导的《爱》则携手上映。

《我愿意》以台词为主,与孙周以往执导的《周渔的火车》等影片,风格上有很大区别。

影片围绕城市中的剩女故事展开,孙红雷饰演的男主角在影片中一直在装穷,据说此举是为了测试与李冰冰饰演的女主角的爱情是否能与财富无关。

但这个设置不但不精巧,还使得整部影片显得有点假。

另外要体现时尚感,并不只是炫耀城市大楼的装潢,让观者目不暇接,而是那些真正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意设计,甚至是普通居所里的温馨氛围与独特的味道。

影片在这方面的努力显然没能让观众满意。

杜琪峰和韦家辉联手打造《高海拔之恋2》,有点商业和艺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意思。

对于此类题材,杜、韦二人当然是驾轻就熟,也想玩出一些创意来。

比如片名本身,其实根本没有第一部《高海拔之恋》。

一上来就是续集这种奇招,也给很多普通观众造成困扰:既然都没看过第一部,怎么可能直接看续集?再比如对王宝强和高圆圆饰演的角色的感情处理,调侃有余,真实不足。

同时古天乐饰演的角色本身就是天王巨星,演过一部电影叫《老公的眼镜》。

这明显是古天乐对《我左眼看到鬼》这类片子的自我致敬。

《高海拔之恋2》本身也是“人鬼情未了”的题材,用戏中戏绕来绕去,看得观众真如同身处高海拔,有点透不过气来。

《爱》是钮承泽继《艋舟甲》后,与内地电影企业和电影人合作的爱情电影,走的还是《全城热恋》的路线:猛打群星牌。

钮承泽父系家族是满族钮祜禄氏,故一直以北京子弟自居,片中赵又廷演的的台湾商人,有很多钮导自己的影子。

赵薇的角色最特别,不仅是因为口音和身份,还会让人恍惚觉得,她本质上演的是一个当了单亲妈妈的“小燕子”。

钮承泽电影生涯中最重要的引路人是侯孝贤――《艋舟甲》几乎是重新包装后的《风柜来的人》,但侯孝贤却说钮承泽是全片中演的最不好的一个,这让一心想赢得侯孝贤认可的钮导很受伤。

所以《爱》中导演再次自导自演,而且给自己设计了很多小桥段,颇为出彩。

两岸三地三位电影执导三部爱情电影,并选择同一时段在内地影院上映,尽管主观上没有一较高低的意思,但客观上让观众有了更多欣赏和回味的空间。

孙周以往唯美的情感诉求,被密集的台词打乱了节奏,同时在光怪陆离的城市乱象中有点无所适从;而杜琪峰韦家辉虽然技法上十分娴熟,还是留恋往返于既有的港片模式,只不过在尝试把这个模式嫁接到内地的背景和演员身上。

钮承泽显然试图在商业和艺术间找到一条中间路线,希望赢得两地影人的认同。

从票房和观众反响看,钮承泽这次终于成功了。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