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基地管理体制浅谈

高校科研基地管理体制浅谈

高校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发的重要方面军、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强大生力军〔1〕。依托高校建设的科研基地作为实现高校的四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在高校科技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由于科研基地类型多样,各自对应不同的主管部门,其管理要求也有所不同,高校内部对科研基地的管理也涉及到多个职能部门,在管理体制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拟在分析目前高校科研基地类型、现行管理体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探讨创新科研基地管理体制的办法。   一、高校科研基地的重要作用一流的科研基地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科研基地汇聚了学校优势的科研资源,是组织高水平研究、汇聚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提升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推动高校整体科研水平和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撑。   高校科研基地的规模是主管部门在分配资源时的重要参考指标。如教育部在确定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额度、高校博士生规模和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等方面,科研基地规模都是重要参考指标,能直接影响到学校相关排名以及获得资源的数量。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第3期廖忆崎高校科研基地管理体制浅谈此外,高校拥有科研基地,意味着可以直接获得主管部门的相应经费和政策支持。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近年来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加大了经费支持力度,每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通过科技部评估后,可每年获得一千万元左右的开放运行费和基本科研业务费,而且在专家评审后,还可获得几千万元不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经费。这就意味着在五年的评估周期内,每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可以获得一亿元左右的经费支持,这对国家重点实验室所依托的高校来说是一笔巨大的经费收入。再如申请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校获得科技部批准后,可获得最高700万元的经费支持,这些经费主要用于购买科研设备等,在工程中心通过科技部验收并获得优秀时,还将获得科技部的项目支持,项目经费一般都超过一千万元。   二、高校科研基地类型由于高校突出的科研实力和科研地位,因而拥有我国所有的科研基地类型科研基地可根据职能简单划分为两类:知识创新基地和技术创新基地。知识创新基地侧重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基地侧重于应用研究,重在技术创新高校目前拥有的科研基地类型如表1所示)。   表1为目前所有的科研基地类型。笔者认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属于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范畴,因此未将其单独列出。2010年,国家发改委为加强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构建和完善本文由收集整理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颁布了《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建设实施办法》〔2〕,设立了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使之成为了新的科研基地类型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