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图书出版质量的保障措施

摘要:出版质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直接影响图书出版产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主要从理念树立、制度建设、强化合作质量管理、硬件完善五个方面略论图书出版质量的保障措施。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出版质量 质量管理 图书出版   中图分类号:G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853(2011)03-0060-03   近几年来,新闻出版总署针对图书出版质量的检查力度持续加强。

2008年总署为确保北京奥运会印刷复制品质量,保障社会各界人士的奥运文化消费权益,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奥运会印刷复制品质量监督检测活动。

2009年9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前夕,总署以直接关系百姓生活和学生学习的语文类辞书、生活类地图、社科类翻译作品三类图书为重点,在全国开展整顿和规范出版物市场秩序的专项检查行动。

2010年,总署专项开展了“3?15”少年儿童读物类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活动。

同年5月21日,总署对下属机构进行调整,单设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要承担出版质量检测、鉴定和审读等工作。

这一机构的单列充分说明总署图书出版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

那么,作为图书出版质量控制的直接责任方,出版社、印刷厂、原材料供应部门应该如何采取措施,按照总署等相关部门的要求,共同提高图书出版质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为此,笔者主要从五个方面略加探讨。

1、要牢固树立和坚持图书出版质量至上的理念   综观中外图书出版史,图书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图书的命运,一本图书能够流传百世,在于这本图书内含的文化质量和编辑质量能对知识起到积累和延续的作用。

因为优秀的图书可以给人启迪、授人知识、陶冶情操、愉悦读者,成为人类进步的阶梯。

另外,从文化出版的角度看,具有知识性、发展性的高质量图书才具有出版意义: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看,高质量的书籍能有效表达和传递知识:从文化传播角度看,高质量图书能扩大知识的受众面:从文化教育角度看,高质量图书能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随着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入,出版社靠品牌立社的意识越来越强,而图书质量不仅是品牌立社的重要保证,也是建立品牌的内涵要求。

2009年4月27日,出版总署副署长阎晓宏参观第十九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图书印装质量检测现场时直言:“我们出版界注重图书质量就是对读者、对作者负责的具体表现。

新闻出版总署一贯重视图书印装质量检测工作,今后对图书质量的监管只会加强,不会减弱。

”因此,无论是出版社,还是印刷厂,无论是管理者、编辑,还是一线工人,都要牢固树立和坚持图书出版质量至上的理念,只有把图书质量放在第一位,将图书质量工作进行到底,才能让读者、作者满意,才能在市场博弈中占得先机,更加有效地承担自己的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

2、要狠抓制度建设,以提高图书出版质量   相关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是提高图书出版质量的根本保障。

在制度建设方面,首先要建立全程图书质量监管体系。

一方面要建立明确的选题策划及论证决策制度,严格遵循选题申报程序,实行集体论证、民主决策,以确保选题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做到精益求精;另一方面,要建立严密的工艺流程管理制度,以减少或杜绝诸如错别字、版式不统一、内文缺页、糊版或漏排等技术性差错。

因此,明确和细化相关责任人的工作就显得非常必要。

如果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质量衡量尺度,每一个环节都有尽职尽责的把关人,那么图书质量问题就会被抑制和消除在萌芽阶段。

其次要建立图书出版审读体系。

虽然目前出版社都在执行“三审制”,但是很多出版社都流于形式,以审代编、以校代编、快速审读情况屡屡出现,这样做根本无法保证图书出版质量

因此,建立发稿前审读(即发稿前由编校复合型的编辑仔细审读书稿,而不是流于形式的“三审”)、付印前审读(即责任校对后增加的一次通读,以确保书稿的质量)和印后审读(即出书后的质量审读)三位一体的出版审读体系,必然能够为图书出版质量保驾护航。

最后,在图书印刷生产方面,印刷企业要建立全面质量监管制度,将质量监管分解到印制的每个环节,做到图书入库前的“本检”“批检”与入库后的“抽检”“批检”相结合,全面提高图书出版质量

3、要强化图书出版制作环节之间的密切配合   图书出版制作环节的密切配合是指出版社和印刷厂之间应相互配合,相互联动,按照图书出版质量控制要求执行到位,共同提高图书出版质量

为此,首先,要统一思想,形成对质量工作的正确认识。

出版社和印刷厂的主管领导要有全局性的质量意识,对质量工作进行全方位的部署,并相互主动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图书出版质量

其次,出版社和印刷企业之间要建立和谐共赢的合作关系,共同解决图书质量的难题。

出版社虽处于产业链条的上游,但切不可对印刷企业颐指气使、居高临下,掌握绝对的话语权。

双方之间是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在合作过程中应本着“双赢”目的,友好协商,共克难关。

大量事实证明,双方合作好则双赢,合作差则互损。

里里外外相生息,一心一意谋发展,作为出版产业链条上的两个重要节点,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诚意合作,才能和谐共赢,才能促进图书质量再上新台阶。

最后,在具体业务合作时要做到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在双方具体业务合作时,出版社应向印刷企业的同志请教,了解印刷工人的辛苦和不易,以增强理解。

出版社印制部门在合作时应尽量考虑诸如合并印刷、成本节约等一些容易忽视的“小问题”,以提高印刷企业的效益。

印刷企业则需要更积极主动地开拓出版图书印刷市场,尽可能为出版图书印制工作解难释疑,排忧解难。

只有这样,双方才能真正做到合作共赢,才能真正提高图书出版质量

4、要加强图书出版全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在图书出版过程中,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贯彻和执行,不仅可以提高图书出版质量,而且可以使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能力。

具体来说,首先要认真分析影响图书出版质量的各种因素,以提高出版质量

设备性能、印刷耗材、客户需求、生产环境、人员素质等都会对图书出版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管理者应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详细分析影响图书出版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解决关键问题,提高图书出版质量

其次,要针对影响质量的薄弱环节进行整改。

诸如建立适合本企业质量标准,提高员工专业知识水平及掌握新设备的基本技能,尤其是专业技术性强的部门或岗位的人员需要进行不定期的专门培训,认真规划生产工序步骤,建立健全上下工序段相互把关的奖罚机制,以及月度、季度、年度质量综合奖罚机制等,都可以提高图书出版质量

最后,印刷企业要推进质量管理的数据化,以提高印刷质量管理的精准度。

推进印刷质量数据的管理,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非常重要。

对于印刷企业来说,应率先引进、使用、消化、吸收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以提高图书出版质量

5、要努力改善出版印刷企业的硬件设施   改善出版印刷企业的硬件实施,对提高图书出版质量非常必要。

硬件设施的改善,不仅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工作压力,也可以让他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有效地保证出版质量

出版企业方面,要创造一切条件改善工作环境。

如可以美化编辑的工作环境,为设计人员购买或更新先进的专用设备,为照排人员购买最新的照排用电脑及软件,为印制人员增加相应的检测设备以方便进行日常检测等。

印刷企业方面,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改善硬件设施。

一是更新设备,通过购买、更换新型高科技含量的排版、制版、装订印刷设备来改善硬件设施:二是对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维修。

当然,设备更新改造应量力而行,坚持实用性,根据产品结构、发展潜力,兼顾前瞻性。

总之,图书出版质量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图书出版质量保障更是一个系统工程,相关部门和机构要在树立质量至上理念的同时,狠抓相关制度建设和落实,密切配合,方能全面提高图书出版质量,进而为促进我国出版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