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效唑对珐菲亚生长发育和药材产量的影响

作者:凌征柱,赵维合,覃文流,姚绍嫦,蓝祖栽。

【摘要】 目的针对珐菲亚极易旺长,严重影响根部生长发育的问题,拟用多效唑调节珐菲亚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以达到控茎促根,提高药材产量。方法在旺长盛期用不同浓度进行喷施处理。结果有效地适当抑制珐菲亚植株的高长,增强茎杆粗长,促进根部生长。结论多效唑用于珐菲亚生长调节安全有效。

【关键词】 多效唑; 珐菲亚; 调节; 生长发育。

菲亚(pfaffia)俗称巴西人参Pfaffia paniculata,为苋科Amaranthoueac 牛膝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强精壮阳、抗炎镇痛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中枢神经、生殖、消化系统等科疾病[1,2]。珐菲亚原产南美洲巴西等国的热带雨林地区。我国目前已引种并获成功[3]。珐菲亚属喜光植物,通常生长在阳光较为充足的地方。株高150~200 cm,根通常3~5条,圆柱形,呈黄色。茎杆由若干节组成,节间较长,中空,节的茎部呈膝状膨大,侧枝对生。珐菲亚生长不均衡,营养物质分配不协调,经济系数低。在营养生长阶段,珐菲亚地上部分生长迅速,植株高大;地下部分发育迟缓,根的生长显著受限,根冠比严重失调(高达1∶12)[4],特别是地上部分茎旺长,耗费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叶片常常大量脱落,植株脆弱,遇风易倒伏,严重制约了珐菲亚光合“源”的发展,大大减少了“源”的数量,加上茎部强“库”的营养竞争,对珐菲亚药材产量影响很大。本研究通过化学调控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珐菲亚喷施,从中摸索到一种能控制其旺长的途径。

1 材料。

菲亚扦插植株(栽培于广西药用植物园科研基地)。

2 方法与结果。

2.1 扦插处理3月中旬精选一年生珐菲亚健壮的植株,剪中部茎段作插条,在温室沙床扦插,待扦插苗长出6叶,将小苗移栽到实验地。移栽前1~2 d,结合深翻,施用底肥,每667 m2施堆沤腐熟的中药渣5 000 kg,复合肥50 kg,并起垄作畦。实验用纯度≥98%的多效唑,设5个浓度处理。A处理200 ng/L,B处理250 mg/L,C处理300 mg/L,D处理350 mg/L,ck为蒸馏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小区面积4.32 m2,株行距40 cm×40 cm,每区定植20 株,重复3次。5月中旬,珐菲亚开始进入旺长期,用4种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溶液对珐菲亚进行叶面均匀喷施,直至叶面滴水为止。然后,在7月份旺长盛期对珐菲亚的株高、茎粗测量,10月份测定根的粗重。

2.2 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珐菲亚株高的影响 化控处理后,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珐菲亚生长株高的影响不同,对珐菲亚生长有明显的效应,浓度越高,效应越明显,处理间株高极差8.54 cm。经LSD法方差分析可知,D处理与B、C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是与对照CK相比达到极显著,各处理株高排序为D处理(139.73 cm)。

2.3 多效唑对珐菲亚茎粗的影响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珐菲亚茎粗有不同的影响特点,各处理茎粗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对照CK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粗效应,其中B处理和C处理最为明显。各处理的茎粗排序为:C处理(0.61 cm)B处理(0.58 cm)D处理(0.55 cm)≈A处理(0.54 cm)≈对照CK(0.53 cm)见表1。

表1 不同的多效唑浓度对珐菲亚茎杆的影响。

处理浓度C/mg·L—1株高l/cm茎粗l/cmA200144.930.54B250143.50**0.58C300142.17**0.61D350139.73**0.55CK0148.370.53a。

**表示该处理对照差异极显著,*表示显著

2.4 多效唑对根增粗的影响 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珐菲亚的根粗效应差异明显。与对照CK相比,B、C处理达极显著水平,表明多效唑显著增粗效应。但是B 、C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A处理增粗显著,D处理增粗不如对照CK。各处理的排序依次为:C处理(0.2 cm)B处理(0.17 cm)A处理(0.02 cm)D处理(—0.08 cm)。见表2。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