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棋【翁杰明 首批博士服务团团长的“一盘棋”实践】

1997年7月16日,由团中央、中国社会科学院(简称“社科院”)联合组织的首批博士服务团正式启程,奔赴重庆这座刚刚挂牌28天的新直辖市。

时任社科院研究生院党委副书记翁杰明作为博士团团长同期赴渝。

一年后,1998年9月3日,首批39名团员中有12名通过双选方式正式留渝,翁杰明也成为其中一员。

博士服务团项目不仅为重庆输送了有力的工作力量,也开启了全国高学历人员成规模服务西部、挂职地方的新形式。

自第二年起,博士服务团由中组部、团中央主办。

十年间,深入全国十多个省区市,建立了长效机制。

今年,是首批博士团成员留任服务重庆十周年。

翁杰明在担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万盛区、沙坪坝区委书记后,已成长为重庆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他走过了人生难忘的十年,也按照“一盘棋”的工作模式探索了实现“政通人和”的途径。

结缘重庆的难忘岁月      重庆,是翁杰明心中一个地标式的转折点。

至今他对博士团与重庆联姻的全过程记得清清楚楚。

1997年3月16日上午,正在社科院研究生院办公的翁杰明接到时任团中央统战部部长、全国青联副主席兼秘书长俞贵麟的电话。

随后,在俞贵麟的办公室里,翁杰明第一次见到重庆团市委的负责同志。

仅仅两天前,重庆刚刚升格为直辖市,急需相应人才辅助建设,希望团中央提供人才支持。

翁杰明作为全国青联常委,所在的社科院又是中国社会科学的最高学府,无疑   是组织这项工作的最佳人选。

对于挂职服务,翁杰明也有着自己的亲历和体验。

虽然在社科院工作多年,翁杰明始终不曾把自己定位于象牙塔内的学者,他更在意的是怎样将所学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

为此,他曾多次主动申请挂职,在担任副厅局级领导近两年后,还到陕西丹凤县挂职一年多,低配挂职县委副书记。

“到重庆挂职,对我们的博士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那几年成长途径已经开始多元化,打通这样的一个渠道也有利于工作的适应。

”   怀着极大的热情,翁杰明迅速投入到博士服务团的组织工作中。

一回到社科院,就将此事向社科院及研究生院党委汇报。

值得庆幸的是,团中央、中国社科院重庆市委领导都非常支持赴渝博士服务团的活动。

如火七月,时任团中央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刘鹏亲自带领39名年轻有为的博士博士生飞抵重庆江北机场,那一刻铭记在很多人心里。

从那时起,他们生命历程中将镌刻上重庆的印记,而他们又为重庆这个奋起勃发的城市注入一腔热血。

知识分子从政――稳步发展,政通人和      早在社科院研究生院任职时,翁杰明曾对院里博士提出三“博”要求:学识要博;胸怀要博;历练要博。

这也是翁杰明自己的体悟和感受。

同为博士翁杰明与很多专攻理论的博士不同,很早就将眼光投向社会,在现实生活的变化发展中捕捉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析。

社科院研究生院党委副书记期间,他同时担任中国社科院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他将这种思考带进中心。

他与中心骨干学者编撰的论著《与总书记谈心》,被评为1996年中国十部最有影响力著作之首;每年一本《中国发展状况与趋势》(白皮报告书),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翁杰明等主编的“西方现代思想丛书”现在已成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看家宝”。

这些紧跟社会热点及理论政策发展的作品,让他深化了对社会的认识,并感悟出自己的从政理念。

现在活跃在全国理论界的学者,很多都是彼时中心骨干。

但是,翁杰明一直没有满足这种纯逻辑链的探索,他一直寻找机会将自己的思考与判断付诸实践加以检验,“希望自己能做点实事。

”为此,留任重庆翁杰明不断申请到基层做实际工作,“哪怕再艰苦也没问题。

”   目标,往往会产生催人奋进的力量。

2002年,身为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的翁杰明,放弃了可以回京的机会,带着一纸调令来到位置偏远的重庆万盛区

“我确实想干一点实事,因此也并在乎安排到什么地方。

翁杰明抱定博士服务团所特有的执着信念走马上任。

万盛区1955年因矿设区,是重庆的煤炭基地,也是条件最艰苦的区之一。

“当时正赶上煤矿行业不景气,下岗工人剧增,社会矛盾凸显。

翁杰明新官上任,没有单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在抓发展抓稳定的同时,着眼政通人和,重点建立领导班子“一盘棋”的工作机制:区委总揽全局,人大、政府、政协各司其职,上下政令畅通,各项工作协调运行。

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万盛区逾年经济开始出现新局面。

“在一个地方,能够在组织形式上,在团结一班人谋发展方面,能够把自己的思路付诸实践并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是最大感受。

”知识分子在实践中运用先进理念而取得的显著效果,让翁杰明更多地将眼光投向进一步的实践。

万盛区508天后,翁杰明调任沙坪坝区委书记。

万盛区留下了一个团结、有为的领导班子。

万盛区一样,沙坪坝区三年多的时间也成为翁杰明心中的难忘一页。

“那三年的工作总体上还可以。

翁杰明是对自己要求近乎苛刻的人,这样的话从他那里,只听此一次。

在市委领导下,第一,沙坪坝区干部队伍形成合力,心齐气顺风正劲足。

第二,沙坪坝区多项指标位居全市前列,多项考评都位居前列。

发展速度快,而且平稳。

第三,在推进这么快的情况下,沙坪坝作为老区,当时国有集体企业未改制的近一百个。

大家共同努力,一个一个转型改制,而且考虑了稳定因素,效果是好的。

2006年、2007年,老区沙坪坝成为重庆市地方财政第一区。

回首在两区任职的日子,翁杰明认为,这是他过去所研究、所学、所感悟跟实践结合最紧密的一次,将“政通人和”的理念真正贯彻到实际工作中。

“知识分子干部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对自我评价过高,冲上去单打独斗。

而事实上光靠一个人肯定不行,必须要团结,发挥大家的合力,而且要形成稳固的‘一盘棋’运行机制。

翁杰明将党委的具体职能概括为:决策权、干部权、督查权、协调权,具体操作时要处在一个比较超脱的状态,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的相关作用,否则党委就容易跟政府争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运行权力,从而造成冲突。

基于多年的工作体会,翁杰明强化了“均衡思维”概念。

最近有一篇文章发表,题目是《以均衡思维处理现阶段的矛盾和问题》,得到了多方面的认同。

他认为树立均衡思维,就是要从体现整体性、原则性、衡定性出发,处理改革深化期复杂的各项事务,尤其是矛盾和问题。

这一理念与“一盘棋”、“政通人和”思路是一脉相承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系统论已经在发挥作用,新时期管理学很大程度上是与系统论呼应的。

在一个地方,团结、发展、稳定;改革、发展、稳定如何协调好,翁杰明觉得应该充分汲取系统论的精髓。

他觉得他的实践是出于一种自觉,不是碰到问题才想对策,而是一到那个地方就认识到要运用 这个方法。

这个理念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来源于实践,无非是前人的实践,更大范围内的实践,他掌握了,又运用到实践中。

翁杰明认为,知识分子从政,如果自觉地把科学的理念与思维方法有针对性地运用好,真的能发挥作用。

果断干练,外和内方,敢于拍板   初识翁杰明,会为他儒雅、严谨、潇洒的外表所吸引,黑框眼镜、保持得很好的身材,气度不凡;进而则为其深刻、有穿透力的思想所折服。

深入了解,会为他的履历所钦佩:1994年,刚满31岁,即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党委副书记,是当时国家机关最年轻的副局级干部之一。

而了解翁杰明的人还会说,他的为人让人敬佩。

至今,当年的博士团成员都在各个岗位上作出成绩,但时至今日他们见到翁杰明仍旧称“团长”,亲近、敬重之情,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本人慎之又慎,但是“政通人和”的路数在翁杰明这里演绎得十分清晰。

在一再的追问下,翁杰明道出自己的心得:天性使然,自觉选择。

“注重团结,调动各方积极性跟自己的性格有关系。

但是更多的是自觉选择,跟我们过去所学的这方面理念有关系。

有的基层干部完全凭经验也会运用这样的方法,只是不一定出于自觉。

翁杰明说话简洁、思想深刻,举手投足间,颇具成熟大气的风范。

工作上,翁杰明崇尚“外和内方”。

首先充分调动大家积极性,听取各方意见再做判断。

然而,这并非缺乏原则。

“我始终觉得个人的能力与知识是有限的。

调动大家积极性,促使各方协调运行,尽可能地扫除工作、生活中不必要的障碍,但是必须有原则性,敢于负责,勇于承担责任,这就是方。

翁杰明身边的人都说在他身边工作“幸福指数很高”,而他领导的工作大家总是齐心协力。

他将这归功于保证大家责、权、利相统一所发挥的作用:“我在工作岗位上会充分信任大家,让大家有做事的空间,但是我的要求提得很明确,即工作一定要走在本领域、本行业的前列”。

清晰的思路、强有力的执行力、遇到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让翁杰明迅速成为沙坪坝区的主心骨。

一盘棋”思路统领下的工作模式      翁杰明早在社科院编撰的《与总书记谈心》一书中,就曾提出,要按中央要求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任何事情不能单兵突进,而要用全面的系统的思维衡量。

翁杰明看来,这一思想合乎今天科学发展观基本原则。

在两个区任区委书记期间,翁杰明按照这一思路提出“一盘棋”的工作机制,万盛区委、沙坪坝区委带出了一支好队伍。

2007年6月,翁杰明作为重庆市委常委,担任市委统战部部长,结合新的岗位特点,将这一从政理念一以贯之。

众所周知,统战工作相当长一段时间重要性没有充分显现。

翁杰明通过分析,总结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计划经济模式影响下,我们国家的利益群体高度单一。

统战工作越是在多样化的情况下越能显现出重要性。

我们国家在建立之前统战工作地位、作用突出,因为当时只有团结各方面的力量,人民政权才有代表性和保障性。

建国时,建立的政府叫联合政府。

现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呈现多样化态势。

如果不真正做统战工作,研究统战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那么我们的执政能力、执政基础就会受到影响。

基于这样的想法,翁杰明这一年来考虑的统战工作原则就是“四个结合”,即“继承与创新、长线与短线、发展与和谐、引导与服务”相结合。

要不断强化统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服务发展的基础上,把日益扩大的社会力量管理服务纳入主渠道,其中新社会阶层是重要部分。

“新社会阶层主要集中于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如果不能有效地把大家组织在一起,一旦有问题某些人员就会成为不确定因素。

他们的工作生活跟传统体制没有紧密联系,但是他们有广泛的影响力、社会基础和强烈的参政议政意识。

”今年,重庆在全国第一个成立了新的社会阶层专业人士联合会,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管理与服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任职一年,在市委的领导下,翁杰明还致力于建立大统战格局,把21个相关单位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工作格局,资源整合、力量整合,同时充分发挥各单位的优势,这一举动,取得了高于预期的成效。

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二期工程中,专门建立了台商工业园。

翁杰明带领六家涉台单位到那里召开联席会议,使六家涉台单位之间加强了解和沟通,明确各自的优势和对方的强项,为日后搞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等项目相互支持,共同努力而奠定基础。

重庆市委统战部针对全市统一战线存在的‘五龙治水’、力量分散的现象,积极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逐步形成了‘一体化’统筹机制和‘一盘棋工作格局,促使统战工作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中较好地发挥了整体作用。

”2008年1月,全国统战部长工作会议上,翁杰明这样介绍重庆统战工作经验。

既要形成合力,又不是取代,更不是淹没某一方的声音,还要给他们提供服务,实际上是更好地发挥各部门的职能,各司其职又能够形成合力,这样就是在新的层面上的与时俱进。

目前,重庆所辖各区县也正推行这种全覆盖的分工模式,与统战相关的各项工作基本上实现了统一领导。

翁杰明从理论高度阐述大统战格局的思路时说,我们现在已经进入改革深化期,原来的垂直管理的工作体系正在日益被扁平化的、社会力量发挥作用的工作体系取代。

在新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既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又要在改革开放中用均衡的方法处理各个领域积累的矛盾与问题,最终形成更稳固、更顺畅、更具活力的运行机制与社会结构。

生活中,翁杰明律己甚严。

在他看来,学术和从政要分离。

否则学者不像学者,官员不像官员。

学术的特点是创新,官员的思想则是与组织保持一致。

因此,治学时,翁杰明每年都写书,编撰译的作品有几百万字。

从政后,便不再涉足纯学术领域。

岁月倏忽十年,翁杰明始终将自己摆在“首批博士服务团”团长的位置上。

虽然早已无需再为团员的衣食住行和工作操心,但在内心里翁杰明始终没有忘记作为团长的带头作用。

“我是带头人,我的一言一行对大家会产生影响,我要努力地调整自己,比别人做得好些。

”而在团员眼中,翁杰明也始终是一位好团长。

每一位熟悉翁杰明的人,都觉得他很有韧性和恒心,曾经为了锻炼身体每天坚持步行一小时。

他身边很多人开始都效仿,但是坚持下来的不多。

年过不惑,身材依旧。

文字编辑 华南。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