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风险成因及其防范对策

摘 要:

关键词: 一、小企业信贷风险的成因 (一)外部风险因素 1、宏观经济环境带来小企业信贷风险 一般而言,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可能带来的小企业信贷风险主要有:(1)新产品和工艺代替老产品和工艺,导致企业破产;(2)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对企业经营产生重大影响,造成经营风险;(3)经济周期性发展给企业经营带来风险;(4)国际贸易争端和贸易壁垒给企业经营带来风险。与此同时,同一借款人的违约概率、借款人之间的违约相关性、既定信用等级的借款人的违约损失率也会随宏观经济环境而发生变化。 2、区域性因素带来小企业信贷风险 区域性因素主要包括区域自然资源、区域金融生态、区域经济环境、地方政策的可延续性、区域人文资源等。这些区域性因素使得企业所处的区域环境各不一样,从而使银行小企业授信存在区域性风险。 3、行业因素带来小企业信贷风险 每一个企业都是存在于行业之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处于衰退阶段的行业具有较大的经营风险,产品的技术和生产工艺、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以及企业的盈利能力都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银行对处于该阶段的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处于高风险状态,因此银行选择授信客户时应关注企业所处的行业类型及其发展阶段。

论文网 (二)小企业内部风险因素 1、小企业内部特点决定了银行小企业提供授信存在较大信贷风险。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差,市场影响力小,抗风险能力弱;二是资本充足率低,资本金少;三是管理不够规范,普遍存在机构设置混乱、财务状况不透明甚至财务监督缺失现象。 2、外部法律环境不完善也是造成小企业信贷风险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目前法律规定中缺乏关于小企业信用担保、小企业融资等方面具体的法规规定,导致小企业难以明确融资主体的责任范围、融资办法和保障措施,规范自身的经营。另一方面由于融资渠道的约束,绝大多数小企业只能选择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方式,同时也因小企业其他融资渠道的缺失而为小企业贷款的偿还埋下了隐患。 (三)银行自身风险因素   1、授信审批取向上仍倚重于抵押物或担保,对授信企业本身基本面、现金流、交易背景的考察不够细致、严格,第一还款来源不够或不可控。 2、银行经营条线人员普遍较年轻,从业时间短,在经营业绩压力下,把授信作为主要营销手段,而忽视了对客户核心价值的挖掘,忽略了授信真实性调查,甚至于视而不见,隐而不报。 3、部分新产品尚在磨合期,市场定位、客户选择、内部流程、操作、风险控制手段等有个摸索与成熟的过程,在新产品的导入期,未采取审慎做法,存在一定授信风险。 论文代写 二、小企业信贷风险的防范对策 鉴于当前小企业信贷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笔者认为,应从规范小企业内部制度和银行自身管理机制两方面入手,内外兼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在保证小企业业务发展的同时又有效控制信贷风险。 (一)运用信贷杠杆,督促小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商业银行应强化信贷准入和退出机制,规范企业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在拓展和营销贷款客户时,应坚持审慎积极的原则,严格把好贷款企业准入关,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情况放在首位;对于已支持的信贷客户,督促企业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规范内部控制制度。 (二)建立健全小企业授信管理机制,构筑风险防范的壁垒 1、完善小企业客户的贷前调查制度。对于小企业授信调查应更注重软信息的收集。由于小企业经营管理相对不够规范、财务上也相对不够透明等特点,对于小企业客户授信调查应本着实质重于形式,更加重视企业“软信息”的收集,如:企业老总的品行、过往经营行为、用电量、员工工资发放情况、进出口记录、纳税记录、货款回笼情况、上下游客户的评价、私生活主要做什么、有无嫖赌行为等。 2、完善小企业客户贷后管制度。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弱,加之其内部控制制度不是很完善,很容易出现经营风险或违规用贷风险,因此,完善小企业客户的贷后管理制度至关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检查贷款流向。通过调查企业账户资金划付、调阅支付凭证、资金流向的分析及审核有关合同附件等,检查企业贷款用途是否符合国家及银行的规定,是否与合同约定相吻合,有无挪用或其他违反规定使用信贷的行为。(2)检查企业经营状况。重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的检查经营状况的检查、及企业信用情况检查、财务状况检查情况等方面的具体情况。(3)检查押品和关注保证人。客户经理要经常跟踪关注保证人、押品状况,分析保证人的偿债能力,抵押物的价值减损情况,一旦出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 代写论文 3、加强小企业信贷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逐步建立有效的用人机制,实施人才战略。根据业务开展情况充实客户经理队伍,同时建立定期培训机制,提高业务素质和员工队伍整体素质。 4、建立一套针对小企业业务的激励机制。相对于大企业、大项目授信管理成本相对较低、规模效益比较明显,小企业客户千家万户、金额小、管理成本高、效益不明显,且总体违约概率较高,导致银行经营网点通常对小企业授信业务的积极性相对不高,因此应出台针对小企业授信业务的激励机制,除了考核效益指标外,是否考虑一定的数量指标,资产质量考核上也应相对宽松,建立一定的免责机制,以使小企业客户经理放下思想包袱,提高工作积极性。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