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锦标赛,梦想起飞】 日本高中生舞蹈锦标赛

J联赛于1993年正式启动以前,日本最有名、最盛大的足球比赛当数“全国高中生足球锦标赛”。

与冷冷清清的成人足球赛和大学足球赛相比,高中生足球锦标赛受媒体关注度更高,粉丝群体更大,一直是众所瞩目的焦点。

日本体育是以学校为中心发展起来的,足球只是一例。

日本高中生锦标赛”也称为“冬季锦标赛”,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18年1月就举行了“第一届足球冠军赛”,由关西八校的足球队争夺冠军奖杯。

当时设有足球部的学校非常少,所以没有预赛,直到1925年开始实施地方预选赛制度,才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全日本高中生锦标赛

高中生锦标赛最初在关西举行,1976年从第55届开始移至首都圈,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日本人对学生体育情有独钟,非常偏爱,这在全世界都很少见,可谓日本的独特现象。

就说棒球吧。

阪神虎队的大本营甲子园球场,每年春夏都有两次高中生棒球全国大会,每场比赛能吸引约两万名观众到场助威,半决赛、决赛或有本地高中队出场时能容纳47000人的球场则会爆满。

日本放送协会(NHK)向全国实况转播从开幕式到决赛的每一场比赛日本人无论身在何处,都会为故乡高中的比赛成绩或喜或忧。

每年1月2日至3日举行的箱根长跑接力赛同样如此。

虽然只是关东地区的大学长跑接力赛,但却与甲子园的棒球赛一样吸引着日本人的眼球,人们会提前几个小时到现场助威或早早坐在电视机前等待比赛开始。

学校体育日本如此受欢迎,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学校体育有汗水,有泪水,有悲欢,更具有戏剧性。

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教员们,在潜意识里把体育看作教育的一环。

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严格的训练使学生的人性得以完善,所以高中生棒球比赛时,即使失败已成定局,选手们也会全力以赴,近乎疯狂地拼搏到最后。

箱根长跑接力赛也一样,为了把印有校名的布带传给下一位选手,即便筋疲力尽也要坚持跑下去,绝不中途弃权。

不仅限于高中生棒球箱根长跑接力,日本人对充满汗水和泪水的拼命三郎式励志剧都非常钟爱。

年轻人全神贯注、坚持不懈的身姿,让日本人确信“日本不会就这么完了,日本还有救”,这也许是学校体育最卓越的效果。

二是学校体育能唤起日本人的对故乡的热爱。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高中生棒球都紧扣着日本人的心弦,因为它给日本人提供了一个怀念或爱恋故乡及母校的机会。

不仅限于棒球,只要是故乡的或母校的年轻人拼搏奋战的身姿,都会深深地吸引日本民众,尽管他们也许对竞技本身并不感兴趣。

高中生棒球箱根长跑接力是日本学校体育运动的两大支柱,而岁末年初举行的高中生足球锦标赛也有着很高的人气,说它已经成为日本冬季的风物诗,也许一点都不过分。

1993年J联赛诞生前,喜爱足球的少年们都憧憬有一天能参加高中生锦标赛,能参加锦标赛并取得全日本冠军,是一名足球选手的最高目标。

当时,把锦标赛放在很高的地位,是因为它与梦想最为接近。

由于日本成年足球在亚洲都很落后,更不要想世界杯这样的全球盛会了。

当时在日本,媒体很少报道足球,电视只会转播丰田杯和天皇杯。

再加上每周一次的“宝石足球”节目,此节目每次也只播半场球赛。

随着元旦高中生足球锦标赛在电视台播放,足球的认知度也越来越高,虽然成年足球水平是亚洲二流,但高中生足球锦标赛可不是二流,这也多亏了电视台的转播。

转播锦标赛日本电视台(NTV)为了提高锦标赛的知名度费尽心机。

锦标赛在首都圈举行始于1976年,日本著名作曲家、作词家创作了主题歌《勇往直前的你好美丽》,这首让人过耳不忘的歌曲至今还在电视台、比赛场播放,说到冬季锦标赛必提此歌曲,它给人留下强劲有力的印象。

电视台还制作了一些节目,大大提高了锦标赛的声誉,如“球衣号码12号的选手们”、“高中生足球的春夏秋冬”、“最后的更衣室”等,介绍无名校闯进锦标赛的苦斗记、选手们的拼搏、家人和老师们的后方支援等。

比如“最后的更衣室”节目,里面介绍了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在最后的决战中顽强拼搏到最后一刻,但最终失败,回到更衣室的选手们哭成一团,因为他们就要告别为之付出了汗水和泪水的赛场。

面对失意的选手们,教练会说:“大家今天的表现太棒了,虽然我们输掉了比赛,但对于我来说你们就是日本第一!”平日像魔鬼一样可怕的教练满眼含泪,话语感人,选手们会和教练抱成一团。

这些情景通过屏幕传送给观众,从而赢得了广泛的人气。

如果当时没有电视台转播,锦标赛只是默默无闻进行的话,足球也就不会家喻户晓,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J联赛,更不会有举办世界杯的机会。

锦标赛由全国4000所高中竞争全国冠军,规模很庞大。

全国47都道府县都举行预赛,最终由48个队(东京强劲,有两个名额)进行淘汰赛,直至最后决出冠军。

1/4决赛和之前的比赛,都在首都圈各地举行,半决赛和决赛则在能容纳近50000名观众的“足球圣地”国立竞技场举行。

能参加锦标赛就已经很让学生骄傲了,若能进入前四名,踏上国立竞技场的草坪,简直就跟做梦一样。

J联赛选手日本国家队成员大多数都经历过锦标赛,中田英寿、中村俊辅、田中斗笠王以及现效力于阿森纳的宫市亮等实力选手,昔日都是从这里起飞的。

一直保有人气的锦标赛,在1993年J联赛拉开帷幕后发生了很大变化。

J联赛前的锦标赛学校活动的一种延续,孩子们经过艰苦训练打进国立竞技场的私立学校极少。

J联赛足球的地位有了长足提高,资金雄厚的私立学校从全国各地挖来有实力的选手,组建了实力强大的球队。

同时,锦标赛的水平也日渐提高,以往那种靠体力傻拼的球队减少了,提高技术水平、讲究战术的队伍增多了。

J联赛选手们活跃在世界杯、欧洲冠军杯赛场上提供了机会,以往的锦标赛选手们的最终梦想,而现在是追求理想中的一个加油站。

从一味追求比赛结果的枷锁中解脱出来,有技术能力讲战术的球队迅速增多。

虽然锦标赛的竞技水平年年得以提高,但现在高中生足球锦标赛并不是国内最高水准的比赛,有能力有实力的选手都流向J联赛的青年队。

一旦成为J联赛球队青年队的选手,就不可以在所就读高中的足球部踢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锦标赛已不再是高中生争夺日本全国第一的最高比赛了。

为了消除这个弊病,日本足球协会正着手制定新的制度,使J联赛青年队和高中生锦标赛能在同一舞台上切磋球艺。

高中生锦标赛支撑日本足球度过了严冬,时代的变迁使其存在的意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有一点始终没变,那就是高中生们那种“拼命三郎”精神。

日本代表队独具的自我牺牲精神和绝不放弃的精神,应该说就是学校教育中成长起来的高中生锦标赛的产物。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