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中国工业化水平的综合考察研究

一、引言。

工业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正确判断和合理估计中国现时的工业化水平状况,事关“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战略任务和“基本实现工业化”小康目标的实现与否。中国工业化发展究竟处于什么阶段?这是学者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工业化已处于初期与中期相互交错时期;也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工业化正处在完成传统工业化与推进工业现代化两个阶段重叠进行的时期。根据发展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不仅要考察人均GDP水平,还要考察产业结构水平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工业结构变动、外贸结构水平以及人口城镇化水平等。在这些指标中,最基本的指标是人均GDP水平产业结构水平就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国外学者对工业化进程的研究已比较透彻,其不少合理的结论或规律可以成为研究中国工业化水平的必要参考资料。但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特殊性使我们在运用既成理论方法及其具体指标进行判断时遇到了一些短期内难以克服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在判断时,既要合理地借鉴吸收国内外的理论成果,又要同中国的特殊国情相结合,把复杂的理论通俗化,尽可能向真理逼近,发挥其对社会的最大效用。由此,本文在借助前人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概括地勾勒了目前中国工业化水平的基本状况。

二、考察判断。

(一)根据人均GDP水平进行判断:中国工业化处于初期阶段 人均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口平均的产出水平,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率水平的直接反映。它既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工业化的前提条件。人均GDP水平是用来衡量工业化水平的一个常用指标。根据国际经验, 人均GDP水平越高,工业化水平也就越高。 钱纳里等人按人均GDP水平将所研究国家的工业化分为4个不同的阶段(见表1),该划分方法被人们称为钱纳里的一般标准工业化模型。表1中若干年份数额表明,不同的阶段,由于国际美元币值的变动,其所反应的美元数额是有所差别的。例如,1964年第一阶段工业化的标准额为200~400美元,而到1982年第一阶段工业化的标准额则上升到728~1456美元,两者相差528~1056美元。与此同时,钱纳里等人还概括了准工业国家的标准模型:准工业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一般处于第一至第三阶段。以1970年美元来衡量,准工业国家人均收入的一般模式是350美元,大国模式是300美元,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国家是500美元。换算为1996年美元,进入准工业国家的一般大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为1860美元

表1:人均GDP水平变动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 工业化阶段 人均GDP 1964年美元 1970年美元 1982年美元 1996年美元 1998年美元a/1998年美元b第1阶段 200~400 280~560 728~1456 1240~2480 1200~2400/3010~5350第2阶段 400~800 560~1120 1456~2912 2480~4960 2400~4800/5350~8590第3阶段 800~1500 1120~2100 2912~5460 4960~9300 4800~9000/8590~11530第4阶段 1500~2400 2100~3360 5460~8736 9300~14880 9000~16600/11530~16850 注:1998年美元a为按汇率测算,1998年美元b为按购买力平价(ppp)测算。1996年美元为周叔莲、郭克莎计算所得,1998年美元a/1998年美元b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计算所得。 资料来源:周叔莲、郭克莎:《中国工业增长与结构变动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王梦奎、陆百甫、卢中原等:《新阶段中国经济》,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6页。

对照一般标准模式,结合表1和表2,可以判断人均收入水平层面中国工业化水平阶段:第一,根据世界银行图表集方法计算的人均GDP美元数, 中国至今还没有进入工业化的第一阶段。1990年中国人均GDP为370美元,相当于1964年、1970年工业化第一阶段水平,分别低于1982年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水平58~1086美元。到2000年中国人均GDP美元数仍只有850美元,与1996 年工业化第一阶段水平相差390~1630美元;与1998年工业化第一阶段水平相差350~1550美元。第二,根据世界银行购买力平价PPP方法计算的人均GDP美元数,中国自1994年起进入工业化的第二个阶段。1994年中国人均GDP美元数为2510美元,处于钱纳里1982年工业化第二阶段水平标准美元额度。1997年,中国人均GDP美元数为3570美元,跨入钱纳里1982年工业化的第三阶段水平。另外,按麦迪森的测算,1994年中国人均GDP美元数为2457美元,比较接近1982年工业化的第二阶段水平标准美元额度。第三,根据郭克莎按1∶2的PPP值计算的人均GDP美元数,中国自1993年开始进入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1990年中国人均GDP美元数为817美元,接近钱纳里1982年工业化的第一阶段边缘,1993年中国人均GDP美元数升为1114美元,正式步入钱纳里1982 年工业化的第一阶段。第四,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人均GDP美元数,中国目前刚刚进入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1998年,中国人均GDP美元数为3220美元,与工业化第一个阶段3010~5350美元比较靠近,略高于最低数3010美元,但低于最高数(5350美元)2130美元

表2: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同测算数据 年份 世行图表集人均GDP 世行PPP方法人均 麦迪森人均GDP1990 郭克莎人均GDP1990 当年美元 GDP现值国际美元 美元美元1990 370 1950 1858 8171992 470 1910 2098 9931993 490 2330 2277 11141994 530 2510 2475 12411995 620 2920 2653 13561996 750 14701997 860 3570 15821998 750 16881999 800 3220[*]2000 850 注:*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所得。笔者根据有关资料进行了整理。 资料来源:郭克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60—71页。

(二)根据产业结构水平进行判断:中国工业化处于中、后期阶段 产业结构通常用来反映一个国家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趋势。考察产业结构主要运用两类经济指标:一类是各产业的资本数量及所占比例,各产业就业人数及所占比例;另一类是各产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及其在全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变是经济得以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 工业化作为产业结构变动最迅速的时期,其演进阶段也可以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反映出来。根据赛尔奎因与钱纳里等人的研究成果(见表3),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三次产业GDP结构的变动看,在工业化起点,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产业比重较低;由于市场经济国家在工业化开始时市场化已得到较大进展,所以商业、服务业为基础的第三产业比重较高;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只是缓慢提高。具体衡量标准为:当第一产业比重低到20%以下、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而在GDP结构中占最大比重时,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比重再降低到10%左右、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时,工业化则到了结束阶段,即后期阶段,此后第二产业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赛尔奎因与钱纳里等人还概括了准工业国家的制造业标准模型:在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即准工业国家,制造业产出在GDP中的比重,一般模式为18%,大国模式为19%,随后逐步提高。与人均收入从280美元到2100美元(1970年美元)变动相联系,制造业产出在GDP中的比重上升到36%的最高水平,形成自然限制,此时为工业化的后期结束阶段

表3:赛尔奎因和钱纳里产业结构模式(1989) 人均GDP 产业结构(%)(1980年美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100 48.0 21.0 31.0300 39.4 28.2 32.4500 31.7 33.4 34.61000 22.8 39.2 37.82000 15.4 43.4 41.24000 9.7 45.6 44.7 资料来源:Syrquin, M. andH. B. Chenery (1989),“Three Decades of Industrialization”, The World Bank Econmic Reviews, Vol.3, p152—3.

对照赛尔奎因和钱纳里结构模式,结合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判断(表4),中国工业化正处于中期阶段:一是1990年至2002年,第二产业一直占最大比重,并且呈不断上升趋势。1995年第二产业比重高出1990年7.2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2个百分点;2002年第二产业比重高出1990年10.1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78个百分点。二是1991年至1995年第二产业比重年均为46.0%,1996年至2002年第二产业比重年均为50.0%,均高于表3中一般工业化模式中工业化完成阶段第二产业比重。三是第一产业比重从1997年的18.7%下降到2002年的14.5%,年均下降16.73%,而第二产业比重1997年至2002年比第三产业年均高出17.1个百分点。四是1996年至2002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年均为41.7%,其中,2002年比1990年高出7.9个百分点,比1996年高出2.1个百分点。41.7%的比重达到了一般工业化模式中工业化结束阶段第二产业比重标准。就是说,1990年以来,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与特征与赛尔奎因和钱纳里产业结构模式基本符合:1990年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7.1∶41.6∶31.3,到2002年变动为14.5∶51.7∶33.7,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1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1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2.4个百分点。对照产业结构标准模式,中国工业化水平大致相当于赛尔奎因和钱纳里产业结构模式的第四与第五阶段,即人均GDP2000~4000美元时的结构状况。所以,当前中国工业化正处于中期阶段,进一步而言是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

表4:1990年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变动水平 年份 占GDP比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1990 27.1 41.6 31.31991 24.5 42.1 33.41992 21.8 43.9 34.31993 19.9 47.4 32.71994 20.2 47.9 31.91995 20.5 48.8 30.71996 20.4 49.5 30.11997 18.7 49.2 32.11998 18.4 48.7 32.91999 17.7 49.3 33.02000 15.9 50.9 33.22001 15.2 51.1 33.62002 14.5 51.7 33.7 资料来源: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2.《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载《人民日报》,2003年2月28日。

(三)根据就业结构进行判断:中国工业化处于初级与中级交叉阶段 就业结构是反应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就业结构的变化与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一样,反映着在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过程,同时也是劳动力由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的过程。通过分析就业结构演变轨迹,可以判断工业化发展的阶段。 根据赛尔奎因和钱纳里就业结构模式理论,三次就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随着工业化的起步和推进,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不断提高;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的变化不再显著,大量农业劳动力开始向第三产业转移,并导致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的持续下降与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的持续上升。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