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怎么读 嫌俸钱少之前

有一阵子,高薪养廉一说在媒体上似乎特别吃香,近来人们好像又不怎么提了。

但一日读报,见有人说“公务员工资低,已经成为贪污腐败的一个动力”,便又想到这个老问题。

一个官员所拿的俸禄究竟多少才合适,好像并不能随便定出一个数字,而是与整个社会的经济大势相连。

如果没有一个比较科学的标准,是多还是少,实在难以衡量。

宋代的洪迈多次说唐朝官员薪水太少,并举白乐天作例,为校书郎时俸钱一万六千,为左拾遗,“月惭谏纸二千张,岁愧俸钱三十万”。

但我们读白诗《观刈麦》,他自己对此倒没有不满情绪,反过来,对农人之苦很是同情,对自己不受“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折磨而拿俸禄的现象顿生惭愧之情。

当其时,白居易只是县尉,官虽不大,却也是县级领导,他能毫无怨言实在难能可贵。

细察其情,原因可能很多,白居易所选择的比较对象与洪迈不同,则是一个忽略不得的因素,甚至是重要因素。

洪迈先生所在的宋朝,官吏的待遇倒是很优厚,他在《容斋随笔・唐朝士俸微》一节中说:“今之主簿、尉,占优饪处,固有倍蓰于此着矣。

”五倍为蓰,洪迈唐朝俸禄生此感想实在是有所凭。

宋代官员生活比较滋润,于是人们拼命往政府里挤,升官的欲望升腾得比好多王朝高,最终各级政府便不得不人浮于事。

宋时出现“居其官,不知其职”的奇特现象,实在是制度造成的。

这些还只是就上层说的,底层的老百姓持何种意见,专制社会的文字多不及此,也就难以找到可供我们引述的材料。

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有一组数字:北宋政府支出的官俸和兵饷,在神宗元丰年间每月为36万贯,到徽宗宣和二年每月已是120万贯了。

客观地讲,宋朝的社会经济是很繁荣的,但是自徽宗以后,财政上出现了入不敷出的局面,一年的全部财赋收入只能供八九个月的支用。

在这种生存环境中,虽然经济很发达,农民起义的烽火却到处燃烧,宋朝统治者的统治也在经济繁荣中由盛而衰。

只讲事物的一面,很多事物都非常简单,综合起来后疏漏之处便会露出头来。

俸禄这个问题便如此。

我总觉得,人们在思考俸禄是应该多,还是应该少时,官员的经济收入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这两方面都要考虑在内,不能舍弃任何一方。

比如,现在倘若某官员北京吉普,似乎坐骑的档次低了点,然而如果当地的老百姓连自行车也没有时,北京吉普也应算奢侈品。

再打个比方,中国官员的薪金比美国官员收入差得远了,但若向他们看齐便不合适,因为中国老百姓收入比美国老百姓更低。

与当地官员薪水比起来,老百姓收入相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我特别赞赏白居易,他看到了比自己更弱的人,看到了老百姓

官吏自己不应该为污秽行为找理由,因为他们之下还有底层,还有芸芸众生为生计紧锁眉头,为生计风里来雨里去,其不易的程度,更在不易的官员之上。

目下有些官员把贪污受贿的原因归结为薪水低,这真是只看其一,不看其二,是十足的瞎掰。

“廉”字如果需要金山银山来堆砌,那还有什么意义!■   ■【汪新才荐自《西安晚报》2009年1月5日】。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