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令状立誓词 黎志康:为回国立下军令状

双重身份一个目标      身为水稻所的高级科学家,黎志康的办公室却设在北京中国农科院内,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国内工作,原来,他还有一个身份:中国农科院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首席科学家。

2003年8月,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引进的人才,黎志康带领他实验室的团队一同归国。

“能一个团队整体引进,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有关负责人说。

黎志康一同回国的徐建龙博士原本是黎志康的博士后,现在已经是博士生导师。

他说:“其实我们团队回国由多方面的因素促成。

中国农科院从2002年开始向国内外公开招聘杰出人才。

由于黎博士主持的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已全面展开,国际水稻研究所副所长王韧也想把水稻水稻分子育种的优势尽快带到中国,所以他找黎博士商量,打算把我们团队引进到中国农科院

前后商谈了很多次,农科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2003年8月,我们决定集体回国。

”   回国时,黎志康还曾立下一个军令状:“当时我的几个博士后的工作业绩还不太突出,我就给农科院院长保证,如果三年内他们的工作达不到这边二级人才的水平,我们退位:三年之内,我们申请不到经费,我走人。

“如今,这个团队申请的科研经费上千万元,在中国农科院排名前列。

其实,在美国工作时,黎志康就构想了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的技术路线。

但在美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国际育种协作计划无法组织,更难获得足够的资金及人力付诸实践。

美国的专家建议说,如果你想实现这个计划,只有一个地方可以实现你的理想。

于是,黎志康带着这个设想,来到国际水稻研究所,并于1998年启动“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

“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项目有来自11个国家的31个研究院共同参与,作为水稻所主持—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的协调科学家.黎志康一直为该项目在中国的实施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这项计划的目标是,集全世界水稻主产区的数百份优异种质资源,通过大规模杂交、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将这些优异种质资源中的大量优良基因性状导入亚洲水稻主产国的优良品种中,实现优良基因资源在分子水平上的大规模国际交流,培育一批能广泛适应各种水稻生态环境的优良品种。

由于随着该项目的不断推进,水稻所的支持力度已不能够满足该项目的要求。

而以张启发院士领衔的10多个中国农业科研单位在国家农业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下,积极地参与该项目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2001年,中国科学家成功地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张籼稻全基因组物理图谱。

随后,由日、美,中等1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国际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历时6年半后完成,水稻基因“天书”被中外科学家联手打开。

中国农科院水稻所所长程式华认为,水稻基因测序的完成,离育种还有一段距离,还要开展水稻功能基因组的研究,深入详细地研究其功能,进而进行分子设计育种,有目的地开展基因重组,培育出优质、高产、抗病的超级水稻

而这些正是“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技术路线设计的初衷。

水稻所和中国农科院的共同努力下,双方达成协议,农科院引进黎志康团队,所有成果由双方共同拥有,农科院为第一署名者,水稻所为第二署名者。

实践证明,这种强强联合的模式也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黎志康最终选择归国,全力推动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及其研究思路在中国主要农作物分子育种中的应用,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有了用武之地”,“回来后,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通过努力,将原先的设想付诸实施。

”      “创新研究”的挑战与困惑      黎志康说:“植物育种本身就是一个创造遗传变异,再从变异群体中针对复杂的目标性状进行不断选择,进而培育优良新品种的过程。

”由于传统植物育种技术目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育种家的经验,育种工作有一定的盲目性。

另一方面,研究作物基因及其功能的分子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通常又只出文章,专利,不出品种。

黎志康所提出的“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的主要技术策略就是将育种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把基因发现与性状改良的过程相结合,“出品种、出基因、出理论。

”   “从1998年启动到现在,8年时间,我们从应用到理论,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其结果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想,三五年之内还会有较大的突破,尤其在复杂数量性状遗传机理的剖析上,以及复杂农艺性状分子设计改良上。

”   “我们的结果很可能填补控制农艺性状的复杂生化代谢网络与其表型之间在遗传上的知识断层,从而在育种实践中向‘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方向迈出重要的一步。

”   研究成果之所以让黎志康感到振奋的原因还在于,这一领域近一个世纪来都没有革命性的突破。

“我们在进行一项具有创新性的尝试,每前进一步都面临着挑战,这是一名科学家的幸运。

然而,每当我把最新的研究结果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时,很多内容别人很难理解。

”   美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植物基因组和分子育种研究的先驱、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斯蒂芬・泰克斯勒(Steven D・Tanksley)博士说,看到你的研究结果,真的很令人兴奋。

谈到未来,黎志康满怀信心:“挑战是无止境的,我们只是比别人走得前一步,我们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这也是我们自己自主创新的成果。

”   作为博士生导师,黎志康还有一个困扰在于,他每年只有一个博士生招生名额,徐建龙两三年才有一个博士招生名额。

每年为多争取一个博士生招生名额,黎志康都要找中国农科院翟虎渠院长特批指标,他希望对于他们这样的重大工程项目,经费充足,能有机会增加招生名额,从而也可以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6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