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结果解释应考虑因素|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35 — 1837 — 01       在临床检验工作中,一份检验报告值准确与否常常会面对临床医生的质疑和患者的询问,这需要检验工作者对自己的检验结果给予一个合理的解释。

检验结果合理的解释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 生物属性带来参考范围的差异       主要是年龄、性别、民族、居住地域及妊娠等原因引起的差异。

2 检验方法不同引起的差异       目前,对于同一项目的检测方法可能有多种;即使使用同一种检测方法,由于仪器不同及试剂的来源不同检测结果也不完全相同。

因此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范围,简单地引用文献、国外甚至厂商介绍的参考范围不可取。

3 注意两类错误问题       目前参考范围的制定多数是根据正态分布的原理,以均值±2 s作为参考范围的上限、下限,不论用什么方法,总是有少数正常人的测定值作为异常值来对待,而在患者中,又有少数人测定值在参考范围内。

前者为第一类错误,即假阳性错误,后者为第二类错误,即假阴性错误

尽管这两种错误发生的概率较小,属小概率事件,但解释结果时必须注意。

根据这两类错误基本上发生在参考范围上限、下限附近,因此当测定值接近参考范围上限、下限时,临床上不要轻易下正常或异常的判断,最好过一段时间复查以对比分析。

4 临界值的问题       在定性测定中,判断阴性阳性存在临界值的问题。

目前许多定性测定、快速测定方法(如干化学方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等)不同厂家的试剂条,其灵敏度并不相同,因此判断阴性阳性临界值并不相同,如测定粪便隐血,用化学方法的试纸条,灵敏度为0.2mg/L,而胶体金免疫层析的方法可达5 pg/L。

尿10项测定中,不同仪器、不同试纸条出的结果是不同的。

如尿蛋白测定“+”检出限低值为300 mg/L,高值为2500 mg/L,而且这些快速方法与常规方法临界值也不相同,如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做HBsAg测定,其敏感度一般为2ng/ml/ml,但ELISA法测定可达到0.5ng/m1甚至更低。

在目前对许多试验临界值如何界定尚无同一规定时,临床解释结果时务必充分注意。

5 敏感度及特异性       敏感度及特异度是反映该检验项目临床应用价值的两项重要指标,所谓“敏感度”指的是某病患者该试验阳性的百分率,“特异度”指非该病患者该试验阴性的百分率。

当前没有一个项目其敏感度及特异度都达到100%,因此存在着一定的假阴性或假阳性

一般来说敏感度高的试验阴性时对排除某病有价值,特异度高的试验阳性时对确诊某病有意义。

根据概率论的原理,可以根据该项试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计算出阳性比,并根据验前概率推算出验后概率,对临床诊断帮助意义更大。

6 医学决定水平       医学决定性水平是一个阈值,高于或低于该值,据此决定对患者采取适当的措施。

医学决定水平的应用可在临床诊断中排除或确认某种情况,或对某种疾病进行分级或分类,可提示医生采取不同处理的措施。

例如: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测定,其参考范围为5U/L~40U/L。

它有三个决定性水平,第一个决定性水平为≤20U/L,可排除许多与ALT升高有关的病种;第二个决定性水平为>60U/L,对引起ALT增高的各种疾病均应考虑,并应进行其他检查以求确诊;第三个决定性水平为>300U/L,通常与急性肝细胞授伤有关,如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等。

7 动态观察判断      (1)“窗口期”的问题在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中比较明显,即使感染了某种病毒,其标志物的检测在一定时间内,可能出现阴性,对此情况,可采取间隔一定时间后在行复查的办法予以核实。

(2)标本质量问题当检测结果异常时或检测结果临床不符时,应检查标本采集、保存、送检情况,有无溶血、乳糜血,还应考虑药物影响等等,均应循证后进行复查。

(3)两次检验结果有差异的判断在除外标本采集错误或不合格的情况下,主要考虑有两种情况:病情确实有了变化;试验误差引起。

检查室内质控对于区分这两种情况会有所帮助,但有时仅凭2次检查很难区别,可以多次检查后,从检验结果的变化趋势可以作出判断。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