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才”赵孟?、

2017年9月6日至12月5日,故宫博物院在武英殿书画馆举办“赵孟?、书画特展”,先后展出100余件珍贵书画

这是赵孟?、作品最为全面地一次展示。

毕业论文网   赵孟?、的画,被称为“元人冠冕”,“凡山水、士女、花竹、翎毛、木石、马牛之属,亦入妙品”;他的书法,被赞誉“神化而不可及”,“篆、隶、正、行、颠草俱为当代第一”。

赵孟?、(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鸥波、水精宫道人等,吴兴人。

出身宋朝宗室,为宋太祖赵匡胤11世孙。

赵孟?、天资聪颖,多才多艺。

他精通音乐、文学,善于鉴赏,在书法、绘画方面成就尤高。

他的行书直追“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一反宋代尚意书风的恣意,上追唐人的严谨致密,以唐人法度运晋人风流,形成了人称“赵体”的个人风格。

其行??《洛神赋》卷笔法飘逸丰润,结字端庄秀媚,字画稍肥,但无臃肿疲软之态,有清利刚劲之姿,最得“二王”神韵。

赵孟?、在绘画上的主张与书法有近似之处,即越过南宋直追北宋、五代和唐。

他要求变革南宋院体格调,继承发扬文人墨戏。

他在绘画上是文人画家中罕见的“全能选手”,山水、人物、鞍马、花鸟、竹石,无一不能,无一不精,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的《水村图》笔法取自董源,这幅短卷放弃色彩,纯用水墨,画出了湖汀水泽之景,由一些林木、房舍、轻舟等结合成轻淡平静的整体效果,这是江南的典型景色,也是隐居的典型环境。

画作用笔和内容具有抽象性,景物轮廓内布满的直线和曲线,与其说在交代肌理效果,不如说在表现一种趋于抽象的书法意趣。

赵孟?、在这幅作品中以传统为材料创造了文人山水“写”的新风格,体现出书法的审美趣味,此图直接开启了“元四家”的画风,对明清文人画产生极大影响。

赵孟?、的人物画刻意保留唐人法度,他的《红衣罗汉图》卷是他51岁时作,因久在大都为官,当时元大都常见天竺僧人,因此画中罗汉有着异域梵貌,这幅作品是赵孟?、人物画力追唐人,画风高古淳厚的体现。

元代是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鞍马画有一定程度的复兴。

赵孟?、重视师法自然,传说他曾在床上模仿“滚尘马”的样子,体会马的姿态特征。

他的《秋郊饮马图》卷描绘清秋时节的郊外平原,林木萧疏,奚官牧马。

马的线描圆润秀劲,画面敷色浓丽但又保留笔墨韵味,取法唐人又有自家笔意,是赵孟?、晚年鞍马画的典型风貌。

赵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同时代画家和后辈画家,他的夫人管道?N、子赵雍、外孙王蒙、直接受他指点的黄公望(代表作有《富春山居图》)等都是有成就的画家

1279年南宋灭亡时,赵孟?、正值青年,国家不幸,儒生难免,更何况他是宗室后裔。

初有功名的赵孟?、也只能闲居家中,此时的他与吴兴一带的儒生如钱选等人诗书画交酬,驰名于时,号称“吴兴八俊”。

中国美术史上有名的“士夫画”、“士气说”就是赵孟?、向钱选问学对答产生的。

此间赵孟?、获益良多,加上“吴兴八俊”的名气,到他二十***岁的时候,被举荐到朝廷,受到忽必烈的重用,从此开始出仕元朝的生涯。

尽管元蒙帝皇对赵孟?、恩宠有加,但“仕元”这一沉重的精神负担一直压在赵孟?、心上。

元世祖忽必烈去世后,人近中年的赵孟?、托病携妻归乡,幽居两年后又拗不过元成宗对他的一再委命。

赵孟?、历经元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但他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故宋王孙,自己仅仅处于文学侍从的地位,政治抱负难以施展,将才华倾注于书画也是他不得已的选择。

作为故宋王孙“仕元”,他失去文人最看重的“大节”,饱受当时和后世文人的非议和谴责。

赵孟?、在《自警》中写道:“齿豁童头六十三,一生事事总堪惭。

唯余笔砚情犹在,留与人间作笑谈。

”画中的隐逸山水,对赵孟?、而言,是他不折不扣的心灵避难所。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