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数据共舞的迪顿

“大数据”是近年来的流行词。

它通常指网络时代收集和分析巨量数据的工作。

实际上,经济学从创立时起,就一直在用大数据支持和检验各种理论和模型

西方最早的大规模社会经济数据收集可以回溯到1700年时的英国。

从那以后,随着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演进,数据收集和分析也更加系统化和精细化。

人们从数据中提炼出一个又一个模型和理论,而这些又反过来指导数据收集过程。

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格斯?迪顿(Angus Deaton)就是在收集和解释经济数据领域的重要开创者。

因为这些贡献,他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获奖前的迪顿也许只在本行出名,但他有一个工作却是家喻户晓的――2010年,迪顿与卡纳曼(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发表了一项研究,指出收入与幸福度的相关性到75000美元为止。

超过此收入,幸福度就不再增加了。

下载论文网   迪顿的诺贝尔奖不是因为他的一项工作,而是因为他整个职业生涯的贡献。

诺贝尔官方的工作介绍中引用了他的37篇论文,其中有20篇是他独自发表的。

根据诺贝尔委员会的宣言,迪顿主要是因为三个方面的工作受到表彰。

迪顿初出茅庐就一鸣惊人。

在还是新科教授时,他在1980年提出了所谓的“几乎完美需求系统”模型

这个模型研究的是消费优先的问题。

也就是说:在总消费量(金额)固定的情况下,人是怎样分配各种消费品的数量的。

社会总体消费分布的理解,显然对经济政策和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当时通行的方法是:把整个经济的行为等同于一个“代表人”即“他”的行为。

“他”根据当时的情况(各种物品的价格,自己的总消费量等)选择消费金额的分配,追求效用函数的最大化。

效用函数(utilityfunction)是一个函数,其自变量是消费者的各种选择,函数值代表消费者的最终幸福程度。

而确定效用函数的形式,就是制定正确模型的关键了。

如果消费者是理性的,那么这个效用函数就会满足一定的数学性质。

问题是,从实际数据导出的效用函数却不满足这些性质,也就是说,经济学的基础――理性――在这个问题上受到了挑战。

迪顿指出:问题是整体经济的行为不同于一个理性人,虽然它是成千上万个理性人的集合。

迪顿进而提出了“几乎完美需求系统”模型

这个模型包含了一组很容易通过数据来确定的参数,可以描述理性和非理性效用函数,也可以很容易地判断一组参数是否理性

这个模型可以描述个体的消费行为,也可以描述社会总体的消费分布。

迪顿指出,即使在一个非常简单的情况下(所有的个别消费者都使用同样的理性效用函数),其总体消费分布的效用函数也不一定是理性的。

这个并不复杂的模型能揭示消费分布中的一些本质问题,又具有良好的数学性质,所以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迪顿的那篇论文至今已被应用超过4500次。

这是迪顿的第一个重大贡献:建立了一个既能忠实于数据,又足够灵活的需求模型

初战告捷后,迪顿又在消费储蓄模型方面做出了全面的贡献。

他研究的问题是:一个人在收入变化的时候,消费储蓄的分配如何变化。

20世纪中期风行全球的凯恩斯主义,其依据就是个人用于消费的比例是不变的。

所以当政府通过赤字运行暂时增加人民的收入时,人民的花费也会按比例增加,从而刺激需求,振兴经济。

后来,自由派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等人提出反对意见。

理论是:人的消费水平不是由当时收入决定的,而是基于对长期收入的估计,所以消费水平是基本稳定的,不随收入波动。

这个理论被称为“永久收入”理论。

如果这是正确的,凯恩斯的经济刺激就没有作用了。

迪顿消费者的行为进行了细致的模型研究。

他发现,“永久收入”理论虽然直觉上很有道理,但仔细分析却需要不少修正。

例如,人的借贷能力并不是无限的,而现实中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借贷能力的极限上。

他们没有储蓄,所有收入都用于消费,另外,人对于未来收入的预期也并非不变,而是基于目前的收入

所以收入高时,人会认为将来的收入也高,反而减少储蓄,用来增加消费

反之收入降低时,倒觉得苦日子是长久的,需要增加储蓄未雨绸缪。

由于这两个原因,人的消费波动其实应该比收入波动更高。

但是,社会总消费数据却显示消费水平比收入水平更平稳。

这个矛盾被称为“迪顿佯谬”,至今尚无确定答案。

但看来问题在于个人行为与总体行为的不一致。

除此之外,迪顿对于数据收集也有重大发现。

理想状态下,要研究消费者行为随时间的变化,我们需要跟踪个别的消费者,收集他们在不同时间的数据,业内称之为“面板数据”(paneldata)。

美国人口调查署和劳动统计署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收集和发表十分详尽的“面板数据”,涵盖人口组成、收入消费的很多方面。

但是在世界其他国家,“面板数据”由于成本较高,应用不是很普遍。

迪顿发现,另一种“横截面数据”(cross—sectionaldata),也就是对一个人群在某一时间的调查(而不是跟踪个人),也能提供相同的信息,达到相同的精度。

这种把“横截面数据”变成“伪面板数据”的技术,对于推广数据统计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应用起了很大作用。

迪顿数据与理论相结合,个体与宏观相印证的作风,为消费储蓄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证基础。

这是他的第二个重大贡献。

迪顿在经济研究中非常重视数据模型和理论分析,但他并没有迷失经济学的根本目标: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

所以,除了数据收集和分析之外,他还关注一个更基本的问题:什么数据最能反映人民的生活品质迪顿发现,收入并非生活品质最可靠的表征。

在发展中国家,消费和营养是度量生活品质更好的尺度。

他还开拓建立了用“穷人物价指数”反映穷人的消费水平,用主观访谈补充“硬数据”和利用健康状况来反映生活品质等方法,对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的工具和手段做出了巨大贡献。

迪顿还善于创造性地使用数据

例如,为了调查人群中是否有重男轻女的行为,他需要知道家庭在男孩和女孩身上的消费是否相等。

但是家庭调查中只知道总花费,无法精确到具体人身上。

于是他采用了比较有孩子前后,家庭奢侈品消费水平的变化程度,以此来推算家庭预算中花在孩子身上的钱。

迪顿来说,数据虽然非常重要和宝贵,但毕竟只是个工具。

如何从数据中得到需要的信息而不是被数据误导,这需要经济学家的知识和智慧。

迪顿独具慧眼,善于从数据中发掘信息去伪存真,发展了一系列数据分析实践。

这是他受表彰的第三个重大贡献。

迪顿是学术权威,在学术圈子里非常受尊敬。

但不光如此,他在全球经济活动中也是举足轻重。

除了学术活动外,他还参与世界银行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经济的努力,为此写过不少报告和白皮书。

上面说到的用“横截面数据”代替“面板数据”的发明,对发展中国家推广以数据为依据制定政策的做法就很有帮助。

他还发现了印度政府在计算贫困率时的方法错误,帮助印度政府得到更切合实际的数据

迪顿自称,他个人的目标是“研究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问题”。

在这一点上他的确是身体力行了。

迪顿的工作不仅是对经济学的贡献,对大数据领域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除了具体的技术和思路外,他的基本态度是:不崇拜数据,而是真正弄明白为何收集数据,如何使用数据

特别是对数据的解释非常小心。

他的论文从来不是简单的图表,而是有很多定性,直观地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意义。

回顾迪顿和经济学几十年来“与数据共舞”的历程,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