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体会

交通局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体会

前不久,按照市委统一要求和我局党委的安排,我分别在市交通运输局机关、市公路管理局、市道路运输管理处、临渭区交通运输局、蒲城县荆姚镇荆西村进行了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个别谈心、走村入户、实地查看等形式,我和交通运输系统的干部职工、包联村农民群众交通运输系统的服务对象有了广泛而深入的接触,全面了解了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欲。这种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形式,使我受益匪浅,感慨良多。  一曰“喜”:喜的是干部职工、农民群众人心思进,社会正气足。无论是在机关、基层单位、服务单位、包联村镇,大家谈的大部分都是工作的事、集体的事,有一种改变现状,加快发展的紧迫感,有一种心系全局、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在调研的大部分时间里,我更多的是认真地听、飞快的记。谚云“智慧在民间”,此言实在不虚。调研中,干部职工就交通项目建设,提出了科学谋划,量力而行,将工作重心向管理和服务转移的建议,非常切合我市现在的实际。在包联村调研时,农民群众对加强教育培训,“授之以渔”有强烈的渴望。在和城区的一些服务对象座谈时,他们提出了将货物运输、汽车租赁、交易、美容、维修等相关产业整合在一起,建设交通物流园区的建议,认为其利有三:一是形成规模,做大做强;二是活跃市场,方便群众;三是整洁市容,美化环境。这些,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将不无裨益。  二曰“忧”:忧的是资金不足,人才短缺,加快发展任重道远。在所有的单位、村庄,大家谈到制约发展的因素时,最多的都是资金、人才。作为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除对全行业进行指导、监管外,本身也承担着一些市上重点项目的建设,资金捉襟见肘,多用BT、BOT方式来解决。县级交通运输部门更是举步维艰,县(市、区)财政紧张,几乎所有交通项目的相关配套都不能足额到位,往往需要“拆了东墙补西墙”。包联的村庄,基础设施差,经济收入单一,是市县两级贫困村。说到人才,由于历史原因,市县两级交通运输局存在共同的问题,一方面,人浮于事,一方面,专业人才缺乏。个别县(市、区)的公路养护单位,居然连一个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也没有,初级职称的专业人员,也可用寥若晨星来形容。包联的村庄,村民更是戏称为“3860”(妇女老人)部队。精壮年都出外打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特别多,村上要办一些公益事业,很难组织。调研归来,这些问题一直萦绕于胸,让我忧心忡忡,食不甘味。  三曰“疚”:疚的是自己日常忙于业务,与群众沟通少。担任交通运输局局长以来,由于担子重、压力大,我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争资金、跑项目、抓发展上,在与群众交流沟通方面还有欠缺。以机关为例,五六十名干部,虽然都很熟识,但真正静下心来,面对面,单对单地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诉求,还比较少。与下属单位、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平常打交道多的是他们的领导班子,与中层干部、普通职工接触很少。我局的三个包联村,平常去的很多,但入户走访较少,主要是听汇报、作规划、抓产业,集体的事干的多,个人的事解决的少。这次调研活动,在收上来的调查表中,干部、职工、群众对这方面的诉求也比较集中,他们都希望各级领导能腾出时间,多下基层,定期与群众交流沟通,多听群众的心里话、“小事情”。  四曰“思”:思的是如何以这次调研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深深地知道,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领导方法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言行标准是“自觉接受广大群众监督”,一句话,党是鱼,群众是水,党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通过调研,我进一步深化了对这些宗旨、方法、标准的认识和理解。我的感想有四点:一是要深入群众。只有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才能听到他们最真实的想法和最迫切的诉求。只有深入到基层段所、车站车间、干部职工家中,包村群众地头,才能更好地干好工作,才是一名合格的交通运输局长。二是要相信群众群众是讲道理的,群众是顾全大局的,我们不能惧怕与群众接触,回避与群众接触,没有觉悟低的群众,只有不到位的工作。三是要依靠群众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群众的力量亦是无穷的。只要有群众的支持,事业便成功了大半。四是要服务群众。我们事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使人民群众过上富裕、文明、和谐的新生活。  调研归来,静坐沉思,夜不能寐,遂作上文以为记,以警示自己牢记宗旨,勿忘人民。(作者系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