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通道、软通道微创技术综合应用治疗脑出血52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瀛漪,张焕夫,张希阳。

【摘要】 目的 探讨硬通道、软通道两种微创技术综合应用治疗出血的经验、体会。方法 对52例自发性脑出血,根据病情的需要及血肿的不同类型选择或联合应用通道——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及软通道——定向置管颅内血肿吸引术治疗。结果 52例患者出院45例,基本痊愈11例,显著进步15例,进步13例,无变化5例,死亡7例,院外3个月内死亡1例,病死率:15.4%。对42例随访1~10个月,按日常生活量表,ADL1 12例(28.6%),ADL2 11例(26.2%),ADL3 13例(30.6%),ADL43例(7.1%),ADL53例(7.1%)。结论 充分利用硬通道、软通道技术的各自独特优势,合理选择适用病例,必要时联合应用,发挥其综合优势,可取得更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 硬通道;软通道微创技术;脑出血血肿穿刺。

我科于2007年4月至2008年2月开始应用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技术作为治疗出血(小脑出血除外)主要方法,取代了以往多采用的小骨窗及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并根据病情需要及血肿不同类型,选择或联合应用通道、软通道两种微创技术共治疗自发性脑出血5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4例,女18例,男:女=1.9:1。年龄38~91(平均64.8±)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7例,病后高血压48例。手术前意识状态临床分级[1]:Ⅰ级2例;Ⅱ级5例;Ⅲ级18例,Ⅳ级21例,V级6例;GCS评分:13~15分7例,9~12分20例,3~8分25例,平均7.9分。

1.2 头部CT扫描及血肿分型:所有病人均行头部CT扫描检查,血肿量(不包括脑室、池内积血)以多田氏方程估算。(1)壳核出血30例(30~49ml6例,50~79ml13例,80~99ml8例,≥100ml3例);(2)丘脑出血11例(5~14ml4例,15~24ml5例,≥25ml2例);(3)皮层出血4例(30~49ml1例,50~79ml3例);(4)皮层出血+壳核出血2例(50~79ml2例);(5)脑干出血1例(8ml);(6)原发性脑室出血4例,丘脑、壳核、皮层下、脑干1例。出血继发性脑室出血38例。

1.3 手术方法及选择:

(1)硬通道——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根据头部CT扫描确定血肿中心为靶点,以血肿距离皮层最近部位(避开重要功能区及大血管、额窦等重要结构)为穿刺点,选择不同长度型号穿刺针(我院均应用北京万特福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万特福”牌“YL_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3.0mm、5.0mm、5.5mm三种型号。接电钻直接锥颅进入血肿腔,建立硬通道抽吸出血肿的1/3~1/2,必要时应用血肿粉碎器协助排除血肿,后接引流器,分次行尿激酶注入逐步清除残留血肿。对于大量脑出血及不规则型、分叶型、血肿形态为纵长轴/横短轴>3的脑出血,结合CT扫描图象,选多个靶点采用双针法及多针法治疗[2]。应用此项技术治疗壳核出血26例,皮层出血4例,壳核+皮层出血2例。

(2)软通道——定向置管颅内血肿吸引术: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根据头部CT扫描图象选取最大层面,手锥锥颅,经穿刺点,穿刺方向对准血肿中心将引流管(我院均应用山东福瑞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凯思特”牌“一次性使用体外引流器”的8号、10号两种型号引流管)置于血肿腔的远端,离血肿壁0.5~1.0cm建立引流的软通道,引出血肿的液态成分后接引流器,分次行尿激酶注入逐步清除残留血肿[3、4]。应用此法治疗丘脑出血11例,采用一侧或双侧额部“侧脑室常规穿刺点”[5]应用此项技术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5例,继发性脑室出血24例,壳核出血4例(出血量<50ml,血肿皮层距离>2cm)。

(3)硬通道、软通道技术联合应用治疗壳核出血皮层出血并继发性脑室出血17例,采用硬通道——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壳核、皮层出血,同时应用通道——定向置管颅内血肿吸引术治疗继发性脑室出血

2 结果。

患者血肿基本清除(80%以上)的时间24h~5d,引流管、引流器放置48h~7d。

本组患者出院45例,基本痊愈11例,显著进步15例,进步13例,无变化5例。死亡7例,院外3个月内死亡1例,病死率15.4%。门诊或家庭随访:42例随访时间1~10个月,按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Barthel描数(BI)记分:ADL1 12例(28.6%),ADL2 11例(26.2%),ADL3 13例(30.6%),ADL4 3例(7.1%),ADL5 3例(7.1%),失访3例。

3 讨论。

近年来采用微创技术治疗出血由于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易行,手术适应征范围广,医疗资源消耗少,治疗费用低且疗效较确切,更易被广大患者及家属接受,而得到广泛应用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