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外来务工人员的幸福感问题研究

摘要:幸福感问题日益引起各界关注,泉州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本地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他们在幸福感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泉州特殊的经济文化环境使得这一问题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特别是与当地文化的融合问题

为此,既要改善基本生存环境、营造开放友好的氛围,也要充分挖掘闽南文化资源中的丰富素材,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本地文化的认同,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泉州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      当前幸福感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无论是中外学界还是各级政府,都将幸福感问题纳入重要的研究范围。

在这一背景下,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问题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显示,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

这一庞大人群的幸福感问题关系到全国各地社会的健康和谐,但目前相关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研究选取泉州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为视角,对这一现实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之所以使用“泉州外来务工人员”的提法,而非笼统的“泉州农民工”,是因为考虑到泉州经济文化环境的特殊性,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问题更加复杂和影响深远,且这样圈定范围会使研究更有针对性。

一、泉州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幸福感研究及其在当今社会的重要地位   人们对幸福感研究由来已久,从亚里士多德提出“幸福是终极的和自足的,它就是一切行为的目的”,到1950年代幸福感研究在美国的兴起,幸福始终是人类关注的话题。

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幸福感研究以华?威尔森(WannerWilson)在1967年撰写的《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为标志,该文对当时有关幸福感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深入分析了什么是幸福,经济增长是否一定会导致幸福感水平增加等问题

其后幸福感研究经历了从基础的调查描述到幸福理论的建构,再到精确测量量表的制定等,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

目前研究者大多认同Diener的概括:所谓主观幸福感,是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

我国对幸福感研究始于1990年代,并迅速引起广泛关注,如学术界对幸福理论的热烈探讨和系统整理;杭州、西安等地纷纷开展居民幸福指数的测量;深圳把树立“幸福感”作为发展的新标尺,近年来关于幸福感的论文更是不胜枚举。

由于我国研究幸福感的时间不长,各地的研究依据和测量方法不一致,而幸福感的特殊性又使得本土化的研究理论和工具至关重要,所以各地的研究结果虽具较大参考价值,但可比性较差,说服力不强。

而且,对外来务工人员这个弱势群体的幸福感进行专门研究的并不多见,因而在这方面的深入探讨尚有较大的空间和价值。

(二)提升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对促进泉州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泉州外来务工人员超过百万,占全市人口近1/5。

他们从最基层支撑起泉州各行各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

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是衡量泉州社会是否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晴雨表。

提升他们的幸福感,既可以保障其基本权益,同时也可以提高其工作效率,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对于泉州这个拥有众多中小加工企业的城市来说,正常发展更是离不开广大外来务工人员,这一点在曾经发生过的“民工荒”中得到深刻验证。

2003年的“民工荒”使得泉州当时的缺工量最高时曾达到了十几万人之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顺利运行。

后来经多方努力,问题得到解决,但隐忧仍然存在。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9076万人,比2008年下降8.9%;在中部地区务工的为2477万人,增长33.2%;在西部地区务工的为2940万人,增长35.8%。

在这种情况下,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对促进泉州这一东南沿海城市的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三)对提高泉州的知名度、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起到重要的宣传作用   近年来,随着和谐社会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各地政府部门也意识到强调幸福感的重要性,纷纷组织学者研究探讨本地居民幸福感问题,重视幸福感的评选、排名,那些幸福感较强的城市较好地提升了本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全国瞩目。

为推动经济区的健康发展,社会各界付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初步成效。

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把经济区的良好形象塑造起来并宣传出去。

泉州作为该经济区建设的重要阵地,本身的形象和对外宣传都具有深远影响。

在这方面,外来务工人员也是一个重要窗口,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是泉州与外界沟通联系的重要渠道,尽管他们大多来自基层社会,但对应的面相当广,且近年来各界对农民工问题一直热切关注,更容易产生广泛影响。

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越强,其宣传效果无疑会越好。

反之,如果不重视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导致问题迭出,其负面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

二、泉州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的状况   泉州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方面存在一定优势,有些措施和政策还走在全国前列,但也有和其他城市通常存在的一些共同问题,以及泉州本地的特殊问题

近年来,泉州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外来务工人员有针对性地采取了系列措施,特别是2003年的“民工荒”之后,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几年间连续出台多项优惠政策,改善用工环境,维护农民工权益。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力地保障了泉州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使其幸福感有显著提升。

具体方面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以下主要指出泉州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方面遭遇的特殊问题

(一)泉州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   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有其独特性,影响其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归属感和认同感。

考虑到这一因素,泉州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方面还是存在较多问题,特别是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首先来参考全国其他地方农民工幸福感方面遭遇的问题:章洵在武汉的研究发现:相对于过去在农村来讲,认为自己“更加不幸福”的比例有所上升;另据吴静对浙江农民工的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指标大大低于浙江居民幸福平均分。

这些研究数据显示,在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的因素中,与本地城市居民本地文化的融合问题才是一个深刻而复杂的难题,如感觉城里人瞧不起自己、社会不公平、与在农村相比更加不幸福等,其实说到底都是这个问题

研究在对泉州部分外来务工人员的调查走访中也发现,相当数量的人认为与泉州本地居民之间存在很大的隔阂,如他们也明显感觉到本地居民自我优越感很强,瞧不起自己,而且本地居民之间普遍使用闽南语方言交流,他们完全听不懂以至于交流障碍巨大,距离感更强。

这些问题都属于较深层次的问题,单靠普通的行政手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二)泉州经济文化环境的特殊性加剧了这一深层次问题   在泉州的企业中,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占主导。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中小民营企业在原始创业阶段,通常无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并对员工进行充分的人文关怀,当前这些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这一背景因素在今天也还有一定的影响。

同时,泉州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本地居民的努力积累和智慧打拼,知名企业家基本上都出自本地

这与广州、深圳等城市有很大不同,后者是依靠政策等优势吸引全国各地的人才聚集创业,本地居民为外地企业家打工服务的现象相当普遍。

目前还没有外地投资客在泉投资的具体数字,但从现有资料来看,这个比率非常小。

这样在泉州地区就形成本地居民的优越感,并对外来务工人员容易产生一定的排斥甚至歧视态度。

另外,泉州地方语言所隶属的闽南语系也相当特殊,由于特定的历史地理原因,闽南语在发音和构造上都极为特殊,外地人很难听懂。

本地居民在交谈时基本上习惯使用闽南语,甚至排斥使用普通话,从而形成外来人口了解闽南文化的第一道也是很坚固的一道屏障,这一点在全国其他城市也不多见。

这种语言文化环境再加上前面所说的经济环境,合起来便形成了外来务工人员认同和融入本地文化的强烈阻力。

外来务工人员在这种环境下很难形成有效的归属感,幸福感也因此大打折扣。

三、提升泉州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一)在继续完善现有措施的基础上,积极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环境   提起基本待遇和生活环境,人们往往会想到工资的增加和企业用工环境的改善,这些无疑是最先要考虑的,泉州本身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较好的成效。

但除此之外,还有大的生活环境和基本待遇的改善问题,如公共设施的改善。

外来务工人员相对属于低收入群体,他们分享一个城市的进步,也是促进他们在打工所在城市感觉幸福的重要方式,主要是依靠公共设施等大的环境,如便捷的公交通道、适合他们的休闲场所等。

这些正是泉州城市发展的弱项,对外来务工人员造成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因此,在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基本待遇得到有效提高的同时,政策制定还应着重考虑净化环境、便利交通设施、提高治安水平等方面。

(二)充分挖掘泉州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本地文化的认同   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与本地居民本地文化的隔阂,如果他们能够了解并认同本地文化的精神内涵,也就会更好地融入本地社会,甚至可以营造一定程度的归属感,并从根本上提升其幸福感

对于这一点,泉州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闽南文化中有着丰富、优秀的底蕴和内涵,可以对外来务工人员产生独特的吸引力和积极影响。

例如,闽南文化中处处展现的爱拼敢赢精神,尤其是华侨们早期创业发展的经历,与闯荡他乡的外来务工人员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很容易引起他们的钦佩和共鸣;尊师重教、爱国爱乡、闽台一家的传统则会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自豪感,并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更高的价值认知……   向外来务工人员宣传闽南文化的途径有很多,如企业、社区或政府部门都可以组织相关的讲座、印发宣传资料、组织参观学习等。

另外,提倡和鼓励本地居民使用普通话,也可以促进外来务工人员与他们的交流,减少隔阂。

(三)营造友善开放的氛围,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参与本地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   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汗水早已和泉州融合在一起,城市同样也属于他们。

因此,积极营造开放友善的环境,鼓励和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参与本地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既可以提升他们的幸福感,也是泉州城市发展的方向和选择。

为此,可以定期在社区等地方组织一些本地居民外来务工人员的对接活动,增进双方的了解和互信,各取所长、互帮互助。

同时,将一些优秀的外来务工人员吸收进来,参与到本地的政治生活中,从根本上融入本地生活。

为此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以鼓励。

幸福是人们始终在追求的终极问题泉州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更是个复杂的综合问题,对于泉州这样一个地级城市来说,有如此数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既是财富又是挑战。

有效促进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的提升,既是泉州本地政府和居民的责任,也是其发展的内在需求。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DB/OL].国家统计局网,2010—03—19.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尼各马科伦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Diener E.Subjective Well Being[J].Psychology Bulletin,1984(3).   4、章洵.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武汉市512名农民工为例[J].社会工作,2007(5).   5、吴静.浙江农民工幸福感调查研究[J].财经论丛,2007(6).   *本文属福建省泉州市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规划课题《泉州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2010B—HZ05)。

(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