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的故事

工作后,他用十一年时间学了两个大专、一个本科;他的“创新工作室”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不少难题;他的团队拥有16项国家专利成果,其中有8项在生产现场推广应用。

毕业论文网 /2/view—12186381.htm  30岁,他成为中国石油集团新疆油田公司的技能专家;31岁,他成为全国青年技术能手;33岁,他成为新疆油田首次技能专家评选中惟一一位少数民族技能专家。

克拉玛依的出租车上,记者看到一本杂志,封面是一个帅气的维吾尔族石油工人。

一身红色工作服,“暴露”了他的职业。

匆匆一瞥之下,并没有记住他的名字。

巴克克拉玛依的明星工人。

”在新疆石油管理局宣传办,一位工作人员桌上也放着一本杂志,封面还是他。

他就是肉孜麦麦提?巴克

2014年8月8日,在新疆自治区第十三届运动会开幕式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接见了中石油技能专家肉孜麦麦提?巴克

张春贤对巴克说,“你是和田人民的骄傲!”并鼓励他要好好努力,做新疆人的榜样,带出更多更优秀的少数民族专家,为建设新疆做出更大的贡献。

拿到了汉语八级证书   “我家有两个‘八级证书’,爱人的英语八级证书,我的汉语八级证书。

巴克面对记者这样说。

1991年7月12日,15岁的巴克通过“民考民”(我国高考中的一项针对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考到了克拉玛依技工学校。

他是和田县巴格其乡第一个走出农村、走进石油企业的青年。

那时,能坐毛驴车去几公里外的镇上赶趟巴扎,都是一次了不起的远行。

很快,三年的学校生活结束了,18岁的巴克被分配到新疆油田公司当上了一名采油工。

师傅跟新员工聊天,让巴克搬一把椅子坐下,他听不懂。

问他在家排行老几,前面的人说是老二,他就顺口说了一句“老一”,因为他是家里第一个孩子。

“我从小在南疆长大,技校上的是维语班,刚到单位,连最基本的交流都成了问题。

”第一天上班的情景,令巴克印象深刻。

师傅景佩江带巴克去巡井,发现抽油机盘根漏油了,就让他去拿管钳。

他没听明白,拿了一把铁锨过来。

师傅说:“我要管钳!”他又拎了一把扳手……   那时,巴克跟人说话总是特别紧张,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能听见的“聋子”,会说话的“哑巴”一样。

“师傅和同事安慰我说,没事没事,让我和他们多说话,多聊天。

”   为学汉语巴克想了很多办法。

师傅和同事,送给他一本《新华字典》, 还专门买了个小收音机,巡井时带着他听广播练发音。

采油班组学习时,特意安排让他给大家读报纸、念学习材料。

说和听,在日常生活中还好练习,但写汉字,对巴克来说真的是太难了。

“我不懂笔画、不懂笔顺,每记一个字,就像记一幅图。

如果一句话里有50个字,我就得记50幅图。

我写汉字也像在画画,像大罐的“罐”、油藏的“藏”,我不知画了多少遍才记住。

巴克回忆学汉语发生的趣事儿。

“那天干完活后,看有个小伙子蹲在盐碱地那儿,手里拿着个木棍划着,我过去一看,原来是巴克在练字呢。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作业五区专职安全员刘金明说。

有一段时间,巴克像小学生那样,把汉字一个一个地写在方格本上,将10990个汉字抄写了两遍;又翻出过去的《基础汉语》,把每个词组抄写24遍,整整写满了13个本子。

不到一年,巴克不但能用汉语交流,还能流畅地读报念书了。

“我爱人也很支持我学汉语

巴克的妻子是“民考汉”(少数民族考生高考时与汉族考生使用同一套试卷,但有一定加分)出来的,学的是计算机专业。

她用两年时间,顺利考过了全国英语专业六级,后来又拿到了英语八级证书,在克拉玛依市一所汉语学校当英语教师。

“她是维吾尔族,我也是维吾尔族,我们是从同一个地方走出来的,她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经过三年努力,巴克拿到了汉语八级证书。

2007年,克拉玛依第三中学聘请巴克当普通话宣传员。

第一次给从和田来的学生做讲座,主题就是怎么学好汉语

这些孩子知道他也是和田人时,热烈鼓起掌来。

“我们是从同一个地方走出来的,我能做到的,你们也一定能!”巴克对孩子们说。

自学而成的技能专家   一次雨后巡井,巴克发现一台抽油机因电力故障闪停,他伸手去开开关时,突然一道高压电流将他高高抛起,击倒在一米远的泥潭里。

原来是电源上的绝缘帽被大雨冲掉了,但他并没有发现。

“井区是高压、高温环境,一定要按技术要求、规范程序操作!”刘金明队长严厉地批了巴克一顿。

自此之后,巴克就下决心学好技术。

“即使下班回到宿舍,脑子里还在模拟操作,电流怎么测,管线怎么接,流程怎么倒。

巴克说。

上班第二年,在作业区工人操作大赛上,巴克获得了维修工业务第一名的好成绩,还被任命为924站的采油班长。

“队长特别高兴,专门给我开了庆功会,还奖给我一条毛巾被。

”那条淡紫色的毛巾被,一直被巴克珍藏着,因为“它记录着我因努力而改变、受到认可的难忘一刻”。

有一年,巴克被派到东北参加一个技师培训班。

“这样的机会我觉得太宝贵了,一下课就追着老师要课件,带的U盘装不下,又买了个大硬盘;去的时候我背的是一袋子馕,回来的时候背了一大袋子书。

巴克笑着说。

新疆油田员工提供很多培训和技术比武的机会。

1999年,巴克油田首届少数民族员工技术比武中夺得冠军,当年荣获新疆油田“青年技术能手”、自治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01年,被中国石油集团授予“技术能手”。

工作二十多年,巴克先后参加单位组织的20多次、1200多天的技术培训;他用十一年时间,拿到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大专学历、自治区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大专学历和中国地质大学石油工程本科学历。

30岁时,他成为新疆油田技能专家,31岁成为全国青年技术能手,33岁成为集团公司惟一一名维吾尔族技能专家。

更换抽油机减速箱,多年来一直是采油工最头疼的事。

巴克大胆创新,反复试验,设计了一种曲柄叉头膨胀器,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

随后,“电动机防盗螺丝”、“抽油机悬绳器支撑盘改造”等一项项技术革新成果得以在生产中应用。

2003年,以巴克为带头人的“创新工作室”不仅解决了“抽油井盘根渗漏和刹车不灵”等难题,他的团队研制的《抽油机驴头悬绳器支撑盘》《可拆卸磁力式油嘴套筒扳手》等还获得了16项国家专利成果。

2005年7月1日,在党旗下,巴克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让更多人分享技术   像红柳一样抱团成长,这是身为新疆油田重油公司作业五区采油六班班长的巴克对班里员工的要求。

2014年,采油六班被授予“中石油铁人先锋号”。

2004年,新疆油田公司推行大班组建设,巴克所在六班作为试点班组,人数一下子从原来的6名增加到了22名,负责管辖8座计量站、148口油气井。

“班上一多半是少数民族职工,一些人也面临着我当年学汉语、学技术的困境。

巴克每周都利用工作间歇辅导他们,后来渐渐地扩大到作业区。

没想到的是,其他作业区的人也来参加。

辅导本来是针对少数民族员工的,后来很多汉族员工也来了。

讲课时,他先用汉语讲,遇到复杂的内容,再用维语给少数民族员工解释。

巴克先后帮助100多名初级工顺利晋级中级工,50多名中级工晋升高级工;他带的徒弟在油田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其中2人获一等奖、4人获二等奖、9人获三等奖,其中1人摘得集团公司技能竞赛采油工种铜牌。

“我根据这些年学习和工作的积累,梳理出了采油岗位可能出现的100多项问题和导致问题的600多种原因,还挤时间编写了50多万字的民汉对译培训教材。

”据介绍,巴克在担任油田技工培训兼职教师以来,培训员工超过了一万人次,其中近75%是汉族员工

培训备课需要大量资料,但既专业又实用的现成课件太少了,只能自己做。

“看着一个又一个辛辛苦苦做出来的课件,我想,这是我需要的,其他人也应该需要,只放在我的硬盘里太浪费了。

当时,新疆油田正在建设数字油田,让我感受到了网络的便捷和强大,我要用好网络这项最伟大的发明。

巴克自己建了一个“红柳石油网”,他把手头的所有资料第一时间上传到网站,供网友们免费浏览和下载。

“我的父亲也是老师,在家乡,提父亲的名字,有人可能不知道,但是只要一提巴克老师,就没有不知道的。

对我来说,老师这个称谓,意味着爱和付出,亲切而又神圣。

我也特别想像父亲那样,用自己的知识,成就别人的梦想。

巴克希望借助网络将自己掌握的技术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现在的红柳石油网站已经收录了石油生产专业性文章4000余篇,专业培训和鉴定资料200余篇,成果及技术更新300余篇,石油百科名词解释上万条,注册用户多达5000多个,点击量达到了40多万人次。

石油油田的技师、兼职教师也纷纷加入了网站志愿管理员的行列。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