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方药分析论其证型分布

作者:秦秀德,王换新,朱磊,周喜燕,陈杰,路永坤,黄燕。

【摘要】 目的以方药分析为基础探讨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期证候分布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中风病临床及科研组方用药。方法通过对从维普数据库检索的1990~2008年中医治疗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期379篇文献用药分析,探讨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期证候分布规律。结果①用药频次较多的有活血药、平肝熄风药、补气药补阴药、化痰药;②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期的证型以血瘀、内风、气虚及阴虚证为主。结论现代文献用药物的分析基本体现了现代中医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期的用药特点及规律,也由此揭示了其证型分布规律,从而更有助于指导临床、科研及中医中风二级预防。

【关键词】 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期; 方药分析; 证型分布。

中风为常见的严重影响人们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中老年疾病,发病率高,并且具有致残率、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等特点,我国每年新发脑中风患者约为200万,每年死于中风的患者约150万人[1],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将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因此,本文通过检索1990~2008年维普数据库中医治疗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文献共379篇,对其用药进行了分析整理并进行报道,在方药整理的基础上探讨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期证候分布,以期有助于更好的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组方遣药,提高临床疗效,并用于指导中医中风的二级预防,降低其再发率。

1 方法。

1.1 文献选择标准1990~2008年维普数据库中中医治疗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文献,皆进行收集整理。

1.2 文献筛选方法以“(中风+卒中)并且(恢复期+后遗症)并且(中医+中药)”为检索式,从维普数据库共检得1990~2008年中医治疗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文献379篇,剔除综述类、外治类、针灸推拿类、护理类等,共及235篇文献

1.3 方药整理方法①如果是基本方加减用药,只能按一个方处理;对于不同方名,但处方相同者,按一方处理;中成药制剂将其组成中药录入;②同一药物不同名称者,参考普通高等教育中医类规划教材第6版《中药学》按常用名;同一药物不同炮制方法,药效大致相同者按一种药物处理;③功效归类参考《中药学》第6版教材,如教材缺有者,以《中药大辞典》为标准;④用SPSS13.0分析总体用药频度;不同功效药物使用频度情况。

2 结果。

2.1 总体用药情况文献中用到的方药共89个,中药共236种,中药应用总频次共计3 110次。

使用频次排前7位的中药类别是:活血药、平肝熄风药、补气药补阴药、化痰药、补血药和祛风湿药。其中活血药总频次为755,用药频次所占比例是24.28%,为单类别中用药比例最高;平肝熄风药总频次为387,用药频次所占比例是12.44%;补气药频次为305,用药频次所占比例是9.81%;补阴药频次为237,用药频次所占比例是7.62%;化痰药总频次为239,用药频次所占比例是7.68%;补血药总频次为209,用药频次所占比例是6.72%;祛风湿药总频次为125,用药频次所占比例是4.02%。   以上7类药使用频次占所有中药使用频次的72.57%,其他类别的中药使用频次占所有中药使用频次比率不足30 %。补气药补阴药合计后总频次为624,用药频次所占比例是17.43%,补气药补阴药相合后补气养阴药居于所有药物类别的第2位。

6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