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农业新技术,让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控制

摘 要:农业面源污染不仅严重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应加强推广农业新技术,包括实施生态农业、推广新型施肥技术和新型农药和建立植被过滤带。 论文网。

关键词:面源污染; 生态农业; 控制   近年来,随着点源污染得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污染的严重性逐渐凸显。研究显示,到2008年,陕西省营养污染物排放量为197.02万吨,等标污染负荷为1197.406亿m3,农村生活垃圾和作物秸秆耕地负荷分别为3 054.2和6 175.11 kg/hm2,农膜和化肥投入的耕地负荷则分别达到9.69和582.43kg/hm2。陕西省农业面源污染可以分为4类地区:第Ⅰ类地区包括杨凌1个地区,除农膜污染外,营养污染化肥污染、作物秸秆污染和农村生活垃圾排放均很严重,属于重度污染区;第Ⅱ类地区包括西安1个地区,属于化肥施用过量型的中度污染区;第Ⅲ类地区包括宝鸡、咸阳、铜川、渭南、汉中、安康和商洛7个地区,均属于中度污染区,各指标排放量呈现中等排放水平;第Ⅳ类地区包括延安和榆林2个地区,属于轻度污染区。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由于农用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利用率却低,大量未利用农用化肥流失进入水体而造成水环境污染农药的过量使用,造成过多的农药随雨水流入河流,进而造成水体污染;农村生活垃圾、农村生活污水直接流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土壤中大量的废旧残留农膜,它不仅不腐烂,还不溶解,直接导致对土壤的结构遭到破坏;畜禽养殖在农业生活中占很大比例,但是规模化养殖程度不高,家庭散养多,并且没有粪便和污水处理设施,最后也都以返田形式而告终,最终造成水体污染。 代写论文   在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控制过程中,除了相关政府部门要重视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人员投入力度,增加财政扶持专项的资金投入,加强对广大农业种植户的宣传培训外,增强人们的防治意识,严格控制畜禽养殖业的污染外,还应推广农业新技术,强化科技支撑,加大综合防治,从根本和源头上杜绝和解决农业面源污染。1实施生态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强化复合生态系统的内循环,即系统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使得系统中的废弃物多次循环利用,将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在生产系统内部最大限度地得到转化和消化,从而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并有效的防止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对外界环境的负面影响。如秸秆编织草绳网覆盖在土壤表层或收割时碎断后覆盖还田,以减少土壤流失和污染。还可以以循环经济为理念指导农村创建农村生态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试点,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系统的投入,加强知识培训和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以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使农民自觉防治农业面源污染。2推广新型施肥技术和新型农药 代写论文   化肥农药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最重要的污染因素,因而在生产过程中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降低流失,能够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下面介绍几种新型施肥技术和新型农药施肥过程中不仅应平衡施肥,依据作物不同的生长期对化学元素的需要不同而对应的进行有针对性的施肥,减少非必需化学元素的浪费以及对环境的污染,更好的办法是应推广使用有机肥,或将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使用,有机肥料经过氧化后,能有效降低营养元素的流失,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运用叶面施肥,喷施叶面肥不仅利用率高,而且避免了化肥与土壤直接接触进而减少污染;使用微生物农药,目前国际上已有30余种微生物农药上市,不仅环境友好、低残留,还是低毒甚至无毒的;通过免耕和缓冲带、生态沟渠等农田保护技术,能有效减少由于土壤侵蚀导致的磷酸盐和农药损失。3建立植被过滤带  植被过滤带是位于污染源和水体之间的带状植被区域,能使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被沉降、过滤、稀释、下渗和吸收,能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植被过滤带构建要素包括植物的组成和配置及过滤带形状和大小等,根据植被类型可划分出多种过滤带,包括草地过滤带、灌木过滤带、林木过滤带以及两类以上植被构成的复合型过滤带。但目前,国内对植被过滤带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实际应用还开展得很少,所以,在建立植被过滤带时,政府应做好带头作用,提供资金支持,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积极的参与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去。 论文代写   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已迫不及待,它不仅危害自然环境,更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农业新技术改善农业面源污染,生态农业、科学施肥和施药以及植被过滤带可交叉使用,全方位控制污染,以期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但政府应加大对面源污染防治的重视,提高对农业新技术的资金投入,宣传推广农业新技术。  参考文献[1] 胡心亮,夏品华,胡继伟,林陶,陈晗,等.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贵州农业科学,2011,(06):36—41.[2] 武甲斐. 山西省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研究[D]. 山西财经大学,2008(12).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