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弦技巧在二胡演奏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二胡演奏中,揉弦的运用极其广泛。

揉弦的种类很多,有滑揉、压揉、滚揉等。

二胡实际的教学中,学生揉弦技巧应用不当的情况经常出现。

论文力求通过对不同揉音技巧的分析,并引入运用揉弦曲目作为例证,探讨与分析在揉弦技术教学演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二胡;揉弦;教学过程;应用研究   【Keywords】 Erhu; kneading string; teaching process; application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9—0096—02   1 引言   二胡教学演奏作品不同,风格的不同,揉弦都要有所变化。

通过不同的揉弦方法,以及揉弦的幅度、速度能够使二胡演奏不同乐曲更富于变化。

①揉弦技巧是表现作品地域风格特点、演奏者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方式,是二胡演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主要分为滑揉、压揉、滚揉、压滚混合揉、滚压揉五种类型。

2 揉弦技巧类型   揉弦是手指二胡弦上某一音位上的扇面形滚动,揉弦时会发出一种类似波浪形的声音,演奏时恰当的运用揉弦能使旋律更富于歌唱性,更能丰富二胡演奏技巧②。

2.1 滑揉   滑揉最初为坠胡特有的一种揉弦方法。

滑揉是以手指琴弦上围绕一个基本音上下滑动,来变化弦长音波的一种技法,使音波的幅度加大③。

演奏时表现出很轻快,声音明亮具有穿透力,比较代表的作品有《河南小曲》等。

2.2 压揉   压揉是用手掌的上下摁压,这样带动手指琴弦产生不同轻重的压力,通过改变张力而发出音波的揉弦④。

压揉的音波波纹大小,主要要掌握好手掌到手指的松紧动作。

压揉听起来让人感到紧张、激动有时还可以模拟哭泣的效果。

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为《江河水》、《陕北抒怀》等。

2.3 滚揉   滚揉在二胡演奏中,是揉弦中运用最广泛的,也是最普遍的一种手法。

初学揉弦以滚揉为基础,滚揉一般适合演奏旋律流畅抒情的作品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变化为很多?N类。

快速的滚揉音色坚实,振动频率快,表现出高亢、豪迈的情绪;速度适中的滚揉,音色明朗并有模仿歌唱的音响效果,可以表现出宁静、乐观的乐曲;滚揉的代表作品很多,并且风格也不同⑤。

如:传统作品《病中吟》、《怀乡行》等,现代作品有《豫北叙事曲》、《三门峡畅想曲》等都运用了不同的滚揉方法来表达作品的情感。

2.4 压滚混合揉   在实际演奏中,有时经常将压揉和滚揉结合在一起,在演奏方法上两种揉弦都是以手掌上下摆动来带动手指运动,压滚成份的配合要在力度、频率及情绪等变化来达到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如:《红梅随想曲》中主题的呈现,音乐柔和富有女性的温柔情感,这时的旋律处理方式就是揉弦的滚要比压的要多,而接下来第一次变奏的旋律处理方式就是揉弦部分滚的成份比压的要多,这是为了表达音乐性格上的革命者的英雄气概⑥。

2.5 滚压揉   滚压揉技巧借鉴于板胡的演奏技巧,大多数以二三四指的指尖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运用腕力,在琴弦上滚压结合,使音高在一个小三度的音程范围内波动。

比较代表的作品为《陕北抒怀》。

3 教学二胡揉弦容易出现的问题   揉弦对于提升二胡演奏的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正因为这个原因,它也是初学者急于掌握的一种技巧,也是教师在教学中比较难教的技巧

教学中,学生在揉弦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出只能快揉不会慢揉、把压当作揉,还有一些学生会出现只有左手手指触碰到琴弦就会不自然的颤动。

主要原因为学生认为声音能够颤动就是揉弦,这样就造成将错误当成正确的揉弦方法进行练习

3.2 身体不协调的问题   部分学生滚揉时容易出现动作紧张、僵硬等身体部分配合不协调等问题。

部分学生在学习揉弦时,会因为揉弦影响音准,这主要原因是由于身体过度紧张用力,造成揉弦时琴身出现晃动,导致音准出现问题。

3.3 手型不够放松的问题   手型的与放松度是影响揉弦的最大因素。

部分学生揉弦时虎口不够放松,僵硬的夹住琴杆,这样就直接影响手指的灵活度,不能演奏出均匀的琴声;揉弦时的频率不均匀,动作忽快忽慢,音波时高时低从而影响演奏的音准;手指的关节僵硬,特别是第一关节。

手指关节僵硬使得指尖揉弦音波变小,发出的声音单薄,音色不饱满没有达到揉弦的效果;压弦时的力度过于僵硬,揉弦时手指平直的按压在琴弦上,压力超过滚揉的力度,所发出来的声音就不自然无弹性,音色比较枯燥。

4 在教学中解决二胡揉弦问题的方法   4.1 加强理论指导   任何的演奏技巧都是为了表现音乐的内容,技巧是条件,表现是结果。

揉弦技巧作为演奏者音乐风格的个性展示,都取决于演奏者对音乐内容及思想的理解和分析之上,如果缺了这一点,技巧就无用武之地,还会影响对作品的理解,曲解原创的意图。

4.2 教学中注意把握学生差异性特点   学生初学揉弦都会遇到问题,但是解决问题是最关键的,不同学生遇到的问题不同,解决的方法也就不同,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不断的引导学生,利用学生接触的不同作品,?斫饩霾煌?类型揉弦的问题,下面就教学过程中解决的办法介绍一下。

4.3 加强技术方面规范   教学中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为:   一是,在揉弦时应保持琴身的稳定,避免摇晃。

在揉弦时要保证其它不按弦的手指保持手型及放松的状态。

二是,初学者在揉弦时要保持虎口放松,在教学过程中,经过实践得出虎口是揉弦动作的支点,但还是要靠拇指的力量来支撑。

而左手一指的指根部要离开琴杆,这样才能使手腕处和手指能灵活的揉弦。

三是,要想揉弦的频率均匀,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初次练习揉弦的时候把自己的右手臂当做琴杆,左手手指依次在右手臂上练习,熟悉揉弦的感觉,掌握正确的揉弦基本方法,注意要慢练。

四是,手指关节应灵活放松,接触琴弦的点应是指尖与指腹之间的部位。

练习揉弦的方法跟练习长弓一样,在慢练的基础上在加快练习

五是,压弦时,手指的触弦点要减轻压弦的力度⑦,应以滚揉慢练为主,并利用节拍器控制速度,反复练习,使揉弦的动作熟练,从而达到揉弦的最好效果。

5 总结   在二胡众多技巧当中,揉弦是一个使用高频性与复杂性的技巧,使用高频性在于揉弦技巧被相当大规模的二胡乐曲采用。

复杂性在于揉弦技巧在本身具有多样性因素的情况下,运用于不同曲目又表现出差异性特点。

在实际二胡教学中要本着教学相长的原则与学生共同探讨,互动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快速提高,同时兼顾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在不同的问题方面提出不同的解决对策,灵活运用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二胡揉弦的技巧

【注释】   ①张明:《试论二胡揉弦技巧演奏中的合理运用》载《音乐生活》2006年第3期,第78—79页。

.   ②姚建伟:《论二胡揉弦技巧》载《艺术研究》 2009年第5期。

③孙玉霞:《论二胡揉弦技巧》载《艺术研究》2009年第2期。

④赵寒阳:《怎样学好二胡的揉弦》 载《乐器》1998年第2期,第16—19页。

⑤徐琳:《论二胡演奏中揉弦技巧及其运用》载《科学咨询》2009年第9期。

⑥张军:《二胡的揉弦技巧及应用》载《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⑦孙玉霞:《论二胡揉弦技巧》载《艺术研究》2009年第2期。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