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例溃疡期褥疮护理报告

【关键词】 ,溃疡期。

[关键词] 溃疡期;褥疮护理

[摘 要] 目的:讨论15例脊柱骨折病人并发溃疡褥疮护理,提高治愈率。方法:通过应用0.2%甲硝唑注射液加庆大霉素注射液创面进行冲洗,红外线灯照射;血竭粉加入万花油数滴调成糊状外敷。结果:12例痊愈,3例有效。结论:良好的护理是促进褥疮痊愈的前提,该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显著,护理中易实施。

脊柱骨折伴有肢体截瘫的病人,感觉迟钝或消失,褥疮发生率既高又不易愈合。影响了病人原发疾病的康复。有效地治疗及护理对促进原发疾病的康复十分重要。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15例脊柱骨折病人并发溃疡褥疮护理,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将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5例中男11例,女4例,年龄55岁~78岁,平均年龄59岁。L1椎体骨折9例,T11椎体骨折2例,T12椎体骨折3例,T5椎体骨折1例。1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经手术治疗出院后在家护理不当出现褥疮,多发生在骶尾、双臀等部位,面积最大12 cm×12 cm,最小2 cm×3 cm,重者深达肌层。根据《基础护理学》[1]中褥疮的分期,属于溃疡褥疮。用0.2%的甲硝唑注射液加庆大霉素注射液的药液冲洗创面,清除分泌物。应用红外线照创面10 min,使创面干燥,促进血液循环,注意调节距离,防止烫伤。将血竭粉倒于碗中,视褥疮面积定量,加入跌打万花油数滴,调成糊状后敷于褥疮面上,再用红外线照射30 min,促进药物吸收。用稍大于创面2.5%碘伏纱布覆盖褥疮面。大敷帖包扎,隔日换药一次,以后视病情3 d换药一次。换药时若分泌物不多,创面上的血竭粉不必彻底洗掉,将调和的血竭粉直接涂于创面,红外线照射30 min,再用大敷帖包扎。褥疮处用气圈或棉圈悬空。同时,做好病人大小便管理、合理营养膳食、预防肺部感染、心理护理等。

3 效果观察。

换药后第2天,周围皮肤水肿减轻,分泌物较前减少。第6天至第8天,10例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2例面积较小的创面已被肉芽组织填满,3例面积较大的创面炎性渗出减少,创面缩小。15 d左右,10例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色红,压之出血,分泌物少,周围皮肤红肿消失。2例创面结痂,3例创面较大者,肉芽组织开始生长,色红、创面不平。20 d左右,10例创面结痂,2例创面结痂已脱落,褥疮完全修复。3例较大面积的创面缩小至原来的1/3,肉芽组织色泽鲜红,部分肉芽突出皮肤表面,较少分泌物,轻度水肿,突出部分肉芽组织用无菌剪刀剪除,高渗盐水纱布湿敷,因考虑面积较大,不利于恢复,行植皮术。30 d左右,余10例患者褥疮创面结痂脱落、修复。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