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道逆行硅胶植管及联合YAG激光治疗泪道阻塞临床对照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单纯泪道逆行硅胶植管手术与泪道逆行植管联合泪道激光手术在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方面的不同疗效,为基层临床眼科筛选一种安全简便、疗效可靠、低创伤的治疗方法,进一步提高基层眼科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3年1月~2005年6月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泪道阻塞患者241例253眼,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单纯泪道逆行植管方法,B组采用逆行植管联合YAG泪道激光治疗两组均统一采用复方一枝蒿泪道冲洗液于术后1天、2天、3天及2周、1个月、2个月进行冲洗治疗,术后3个月取出硅胶管,取管后按疗效标准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组128例132眼,治愈95眼(71.97%),总有效率95.45%;B组113例121眼,治愈94眼(77.69%),总有效率98.35%。结论 泪道激光探通结合逆行硅胶植管较单纯逆行硅胶植管疗效较为明显,尤其是远期疗效。采用激光探通后植入硅胶管方法,不仅消除了激光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同时也有地效避免了手法探通的不足之处,更主要的是充分利用了激光治疗硅胶管植入的各自优势,进一步降低了疾病复发的可能性,达到了双重的功效。各级医院眼科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治疗方式,以便于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避免过高地增加医疗成本。

[关键词] 硅胶插管;泪道激光泪道阻塞。

泪道由于解剖及生理上的特殊性,极易受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袭而致病,因此,泪道阻塞也是眼科临床的常见疾病,伴有泪囊积脓者,还可成为邻近组织特别是角膜组织的感染源。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泪道探通、泪囊鼻腔吻合术及泪道植管术。由于泪道探通和泪囊鼻腔吻合手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缺点,自2003年起我院分别采用逆行硅胶植管泪道硅胶植管联合激光治疗泪道阻塞,术后统一采用复方一枝蒿液冲洗治疗,融中西医之长,经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将两种方法治疗及对比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门诊泪道阻塞患者241例253眼,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单纯使用泪道硅胶植管方式,B组为泪道激光联合硅胶植管方式。A组128例132眼,男37例38眼,女91例94眼;年龄17~52岁,平均43.6岁。B组113例121眼,男29例31眼,女84例90眼,年龄14~67岁,平均49.8岁。两组一般资料见表1。病程:3个月~16年;其中1年以内57眼,1~5年109眼,6 ~10年68眼,10年以上19眼。见表2表1 两组患者年龄分布表2 两组病例患眼病程分布。

1.2 方法。

1.2.1 手术器具 A组采用泪道逆行植管专利器具 [1];B组采用泪道逆行植管专利器具及泪道激光治疗机(武汉博达康)。

1.2.2 冲洗药液 复方一枝蒿泪道冲洗液,由新疆伊犁州友谊医院药剂科提供,主要成分为一枝蒿和黄芩。

1.2.3 治疗方法 A组按泪道逆行植管操作步骤置入硅胶管;B组先使用泪道激光探通泪道后再按泪道逆行植管操作步骤置入硅胶管。两组患者均于术后3天、2周、1个月、2个月进行泪道冲洗,术后3个月取管,随访期6个月。

1.2.4 特殊情况的处理 手术一般无并发症,个别病例可有少量鼻出血或暂时性复视(局麻所致),均可自行恢复正常,无需特殊处理。但对于刚开展此项治疗者,应注意以下问题:(1)探通泪道时形成假道:扩张泪小点及(激光)探通时均应顺势而行,避免盲目用力,如怀疑假道,可另从下泪小点重新操作;(2)鼻腔内见不到针芯:多因导引针未到达鼻底部、针体数字标志方向移位及下鼻甲肥大等原因,按要求重新操作一般可解决。如因鼻甲肥大所致,可用导引针管钩伸至下鼻甲后将针芯钩出;(3)硅胶导管植入困难:多为鼻泪管扩张镊尖未进入鼻泪管下端所致,应按要求规范操作,不可强行牵拉,否则会将牵引线拉断;(4)硅胶导管侧角被拉出泪点:多因用力过猛,可将外露部分剪除即可,植入时应注意标志结的位置及标志结距导管侧角的长度;(5)疼痛:主要在激光治疗过程中及术后1~2天内,与激光损伤及反应有关,一般不影响治疗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