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共情能力调查及对策探析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本研究采用台湾学者吴静吉等根据Davis人际反应指数(IRI)量表修订而成的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对江山二中教师共情能力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初中教师共情能力总体上居中等偏上;初中教师幻想力水平、身心忧急水平及共情能力总体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男教师初中教师同情关怀水平显著高于男教师班主任与非班主任、不同年级段的教师其观点取替水平、幻想力同情关怀身心忧急共情能力总体水平均无显著差异;不同教龄段的教师在观点取替、幻想力身心忧急共情总体水平上均无显著差异,同情关怀水平随教龄增长而提高。对策与建议:师训部门要加强教师共情技术培训,加强新教师职前职后的共情能力培养;学校、家庭要重视中小学生共情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教师共情能力;调查;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03—0022—03。

共情的概念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共情,也称为同感、同理心,是指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共情大致可分为 “自发的共情”和“习得的有意识的共情”。自发的共情是指“基本共情”,是人的天生的自然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人格特质,而有意识的共情则需要有意识的学习和训练才能获得。共情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感觉到被理解,教师对学生的共情是师生沟通的桥梁,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初中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成熟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教师初中生沟通时,更需要了解学生,尊重理解学生,平等关爱学生,也就是说,初中教师更应该对学生共情。因此,研究初中教师共情能力具有实践价值。

在教育领域中,教师职业具有很强的助人性特点,教师共情与具有共情特点的师生关系一直受到国外共情研究者、教育家与心理学家的关注,并从教师共情的定义、教师共情的测量、教师共情对学生学业和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影响、教师共情的现状与特点、教师共情的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国内的研究多数还停留在对教师共情的内涵、重要性或作用方面的探讨上,只有少数学者对教师共情能力开展了一些实证性研究,如浙江师范大学孙炳海、李伟健等使用 Davis 的人际反应指数(IRI)量表对职前教师与在职教师共情能力进行比较研究,浙江师范大学孙炳海、於丽娜和黄小忠等采用该量表对教师共情的自我判断与不同类型学生对教师共情判断的一致性进行研究等。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对初中教师共情能力状况进行研究等。因此,对初中教师共情能力的调查及对策研究将有助于丰富本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初中教师共情能力状况,找到有效的对策来提升教师共情能力,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浙江省江山二中教师共情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11份,回收问卷111份,有效问卷111份,回收率100%。其中,女教师63人(56.8%),男教师48人(43.2%);班主任49人(44.1%),非班主任62人(55.9%);教龄1~5年7人(6.3%),6~10年3人(2.7%),11~20年51人(45.9%),20年以上50人(45.0%);任教初一年级的24人(21.6%),任教初二年级的38人(34.2%),任教初三年级的49人(44.1%)。

2.研究方法。

研究工具:采用台湾学者吴静吉等根据Davis人际反应指数(IRI)量表修订而成的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该量表共有22题,包括4个维度:观点取替、同情关怀幻想力身心忧急。观点取替(5题),测量个体能够采纳他人心理观点的倾向;同情关怀(6题),测量以他人为中心的同情感和关注不幸者的行为倾向;幻想力(6题),测量运用想象去体验虚构作品如小说、电视、电影、戏剧中人物的情感和行为;身心忧急(5题),测量对他人所处的困境或在紧张的人际背景下产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焦虑感、不适感。人际反应指针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介于0.53~0.78间,重测信度介于0.56~0.82之间,信度较高。另有适当的建构效度及效标关联效度。计分采用李克特式5点量表,由“不恰当”“有一点恰当”“还算恰当”“恰当”到“很恰当”,分别给予0~4分;反向题则相反计分;总分越高说明共情能力越强。

统计学方法:调查数据通过SPSS17.0软件包进行描述统计分析、t检验、单因素独立样本方差分析等。

3.研究程序。

在江山二中教师集中学习的时间里,使用统一指导语进行集体匿名施测。施测时间为2010年11月中旬。

二、调查结果。

表1 初中教师共情能力总体情况(M±SD)。

■。

从表1可知,初中教师共情能力总体较好,分量表均分及全量表总均分都大于2.5,同情关怀均分则大于3,说明初中教师共情能力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表2 初中男女教师共情能力得分与比较。

■。

注:P≤0.05表示有显著差异,P≤0.01表示有非常显著差异。(以下表格均同此注)。

从表2发现,各分量表均分及全量表总均分平均值都是女教师高于或稍高于男教师。而且幻想力身心忧急分量表均分及全量表总均分均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P≤0.01),同情关怀分量表均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即初中教师幻想力水平、身心忧急水平及共情能力总体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男教师同情关怀水平则显著高于男教师

表3 班主任与非班主任共情能力得分与比较。

■。

从表3可以看出,班主任与非班主任的观点取替水平、幻想力同情关怀身心忧急共情能力总体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 )。

表4 不同年级段教师得分与比较。

■。

从表4可知,不同年级的教师在全量表总均分及各分量表均分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 ),即不同年级的初中教师无论是观点取替、幻想力同情关怀身心忧急水平还是共情能力总体水平,均无显著差异。

表5 不同教龄教师共情能力得分与比较。

■。

从表5可知,不同教龄段的教师在观点取替、幻想力身心忧急共情总体水平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 ),而在同情关怀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的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同情关怀最强的为教龄20年以上的教师,其次是11~20年的教师,再次是5~10年的教师,最后是1~5年的教师

三、讨论。

1.初中教师共情能力水平的总体特点。

共情是指一种能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去体会并理解别人的情绪、需要和意图的一种人格特质。共情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作为态度,它表现为对他人的关切、接受、理解、珍惜和尊重; 作为能力,它表现为能充分理解别人的心事,并把这种理解以关切、温暖、尊重的方式表达出来。教师职业具有很强的助人特点,教师具备了共情能力,掌握了共情技术,才能实现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最终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本研究发现,初中教师共情能力总体较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初中教师都接受过专门的高等教育,接受过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熏陶和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都有教育教学实践经历。尤其是在实施新课改后,他们的观念得到了转变,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等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从课堂的主宰变成“平等中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中问题的引领者、讨论的参与者、评价的实施者。社会也期待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扮演好学习的指导者、班集体的领导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心理保健者等角色。所有这一切都促使初中教师学会换位思考,更富有同情心和感受学生情绪反应的能力

2.初中教师共情能力好于男教师

初中教师幻想力水平、身心忧急水平及共情能力总体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男教师同情关怀水平也显著高于男教师

其原因首先可能与男女教师大脑结构不同有关。一些神经生理学家研究发现,女性大脑中联接两个脑半球的神经纤维组织“胼胝体”比男性的要厚、要大,因而可以在负责直觉与情感的右半球和负责理性与感觉的左半球之间进行更为紧密的“对话”,而这种功能在男性大脑中可能要弱得多。因此,女教师比男教师有更强的幻想力、情绪状态的洞察与情绪反应以及基本共情能力

其次,与社会对男女有不同的期望、传统教育赋予男女不同的角色使命有关。如认为男子应该独立、有主见、有进取心、坚强、有竞争心,对事业有追求,对家庭有责任心等;女子应该温柔、耐心、敏感、善于理解人、与人为善、相夫教子等。这些期望和角色使命使得女教师比男教师更容易向幻想力身心忧急同情关怀等方面发展。

3.班主任与非班主任、不同年级段教师共情能力显著差异。

班主任与非班主任、不同年级段的教师其观点取替水平、幻想力同情关怀身心忧急共情能力总体水平均无显著差异。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教育行政部门招考初中教师时并没有考虑共情能力因素,而且学校任命班主任时也没有考虑,因此没有明显差异。

4.初中教师同情关怀水平随教龄增长而提高。

不同教龄段的教师在观点取替、幻想力身心忧急共情总体水平上均无显著差异,而在同情关怀上存在显著差异,他们的同情关怀水平随教龄增长而提高。

这可能是由于随着教龄增长,教师教育教学经验和生活阅历越来越丰富,更能走出狭隘的自我,心胸更豁达,更富有同情心,更能关怀体谅学生、同事和家人等。

四、对策与建议。

针对调查结果中初中教师共情能力呈现的特点,为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共情能力,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师训部门要加强教师共情技术培训。

从调查结果得知,初中教师共情能力仅居中等偏上,还有上升的空间。为此,师训部门要对在职的中小学教师加强共情技术培训,来提高他们的共情能力共情既是心理辅导的首要原则,也是心理辅导的重要技术。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要鼓励广大教师取得省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C级资格证书等,以此来推进我市中小学教师共情能力的整体提升。

2.加强新教师职前职后的共情能力培养。

从调查中发现,初中教师教龄越短,共情能力越弱,其中新教师共情能力最薄弱。为此,师范院校要将心理辅导课程列入师范生的必修科目,并规定每位师范院校毕业生都要取得C证。同时,教育行政部门招考新教师时,要把共情能力的检测作为考试内容之一。师训部门在新教师上岗培训时,也要把共情能力培养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3.学校、家庭要重视中小学生共情能力的培养。

当前的中小学生中有一部分将来会进入教师行列,即使不当教师共情也是影响人际交往过程和效果的最关键因素,是人际交往的基本能力和技巧。为此,学校、家长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学校可以通过各学科教学、心理辅导课、班会、团队活动等全面加强中小学生共情能力培养;同时,家长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共情能力,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来引导孩子学习共情和运用共情

注:本文是浙江省教育科学2011年度规划课题“开展初中教师共情技术培训,增进师生沟通的实践研究”的前期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盛志军.数学教学共情技术运用探微[J].中学数学教学,2005(4):7—9.

[2]孙炳海,李伟健,冯小佳.职前教师与在职教师共情能力的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

[3]孙炳海,於丽娜,黄小忠,冯小佳.教师共情偏好:自我判断与学生判断的一致性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11):81—85.

[4]李雪梅.“同理心”在师生沟通中的作用[J].班主任,2007(8):13—14.

(作者单位:1.浙江省江山市教师进修学校,江山,324100;2.浙江省江山市第二中学,江山,324100)。

编辑/于 洪 杨 怡 终校/何 妍。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