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秦艽中微量元素的研究进展

中草药秦艽微量元素研究进展

秦艽(Radix Gentianae Macrophyllae),龙胆科龙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中药材之一,具有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湿热黄疸、骨蒸潮热和小儿疳积发热等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的有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麻花秦艽(G. straminea Maxim.)、粗茎秦艽(G. 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和小秦艽 (G. dahurica Fisch.)4种[1]。近年来,随着元素医学的兴起和生物无机化学的发展,中药材中无机成分尤其是微量元素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秦艽微量元素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笔者现将其微量元素的种类、含量及分析手段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 秦艽微量元素种类及含量的研究   微量元素是人体内含量少于0.01%的元素,这些元素虽然含量极低,但在人体的生命过程中起着特别重要的生物学作用[2]。已被确认的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种,即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钼、钒、锡、硅、锶、硼、铷、砷等。中药材中所含微量元素是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元素,并通过络合、螯合间接起到解毒作用,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国内对药用植物中微量元素的研究起步较慢,多集中在具有一定治疗作用的中药品种上,如人参、西洋参、三七等传统中药材中,对中药秦艽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较少。近些年,国内学者对秦艽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测定,发现秦艽中富含铜、锌、 铁、锰、镍、钴、铬、钒、钙、镁、钾、钠、镉、铅、钛、锡等多种微量元素,但不同产地、不同种类以及不同药用部位含量各有差异[3—5]。 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  1.1不同种类对秦艽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和小秦艽微量元素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曹晓燕等分析了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和小秦艽等4种不同药材中铁、锌、铜、锰、钙、镁等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秦艽中的锌、锰、钙、镁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3种秦艽中的含量[6]。周玉珊等对甘肃省秦艽麻花秦艽中的多种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发现秦艽中的镁、铁、锰、镍含量较高,而麻花秦艽中的锌、铜、钙、铬含量较高[7]。同时,对甘肃野生黄管秦艽及栽培黄管秦艽中的铁、锰、镍、铜、锌、钙、镁、铬等8种微量元素的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秦艽植物中铁和锰中的含量有较大差异,野生黄管秦艽含量分别为98.91和210.71 mg/kg,而栽培黄管秦艽中的含量分别为151.59和109.75 mg/kg[8]。孙菁等对青藏高原小秦艽麻花秦艽和管花秦艽(G. siphonantha Maxim.)3种秦艽组植物中10种微量元素的比较分析表明,麻花秦艽根部具有较高含量的铜、锌、钴、铝、钛等5种微量元素,而管花秦艽根部则大量富集铁、锰、镍、锡、钒等5种微量元素,小秦艽元素的吸收积累能力居中[4]。这些研究都充分揭示了不同秦艽种类对同一种元素富集能力的差异。   1.2不同产地对秦艽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孙菁等对不同居群小秦艽中的15种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不同居群小秦艽对同一元素的吸收和积累在不同地方存在较大的差异,以钙为例,其最高含量为1 954 mg/kg,最低含量1 360 mg/kg,两者相差594 mg/kg,表明同一种类秦艽植物的元素含量具有地理分布差异特征;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小秦艽中15种元素特征可用以镁、钙为代表的代谢增强作用因子和以钾、锌为代表的酶活促进作用因子来体现,海拔对2个因子有正向促进作用,而经纬度对前者具负向影响,对后者具正向影响[5]。周利兵等对青海不同地区麻花秦艽花中的钙、镁、铜、铁、锰、锌 6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同地区麻花秦艽花中各元素含量均有一定差异,其中镁的含量介于1 574.10~4 042.11 mg/kg、钙的含量介于499.87~3 008.61 mg/kg、铁的含量介于117.74~803.67 mg/kg、锌的含量介于19.57~60.64 mg/kg、锰的含量介于18.34~51.83 mg/kg、铜的含量介于1.63~8.33 mg/kg[9]。因此,对不同产区秦艽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较发现,秦艽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但生长地区不同含量各有差异,这与地理位置、土壤气候环境密切相关,同时也受遗传因素等内部环境的影响。不同产地生长的秦艽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性,证实了药用植物中所富含的微量元素具有的地域特征性。   1.3不同药用部位秦艽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中药材药用部位不同,其药理作用各有差异,可能与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含量分布等有关。张兴旺等研究发现麻花秦艽根、茎、叶、花、果实中獐牙菜苦苷含量分别为0.43%、0.15%、0.51%、0.38%和0.26%[10]。曹晓燕等测定了秦艽粗茎秦艽麻花秦艽和小秦艽根、茎、叶和花中马钱苷酸和龙胆苦苷的含量,4种秦艽属植物根、茎、叶和花中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总量分别为质量分数5.966%~10.869%、0.310%~4.065%、0.235%~4.138%和0.545%~5.591%[11]。孙菁等对青海省内采集的麻花秦艽中的铜、锌、铁、锰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麻花秦艽中4种元素含量丰富,但各部位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基部茎部含量较高,分别为38.45、63.00、845.60和48.92 mg/kg,入药部位根部次之,分别为16.02、34.65、494.40和21.38 mg/kg[12]。由此可知,秦艽不同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存在一定差异微量元素含量也存在差异。这可能由于秦艽不同部位微量元素具有选择性吸收和富集作用导致的,也可能由于不同微量元素秦艽生长过程中对其不同部位具有特殊的生理效应所引起的。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