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铣齿机安全操作规程(2)

数控铣齿机安全操作规程(二)。

1、操作者进行工作时应穿紧口工作服并不得戴围巾、手饰,女同志要盘发。不能戴手套接近运动着的机床部件。

2、当接近可能产生切屑、颗粒或粉尘的正在运行的机床时,要戴上防护眼镜。

3、接装机床电源时,一定要由具有专业水平的电气人员,按照电气原理图操作。遇到故障时,要找专业人员检查并修理,不要随意拆卸。

4、机械和电气部件的防护板是为了人们的安全而设置的,在机床运转之前,要确保加工区内无任何与操作无关的物体,如:扳手、钳子等。尤其在机床的可移动的部件上,更不允许放置。所有的防护板都必须关闭或安装到位,才允许运行机床

5、加工前应先以工作速度进行空运转。空运转时间在15min以上,使机床达到热平衡状态。空运转时操作者应站在安全位置。

6、机床通电前,检查数控系统控制柜冷却风扇有无异物堵塞出风口,卡盘、刀轴、A轴上是否有专用扳手,A轴是否放在安全位置。

7、机床通电后,检查各开关、按钮和键是否正常、灵活,机床有无异常情况。电气柜必须处于关闭且锁定的状态。

8、开动机床前,应检查润滑系统是否通畅。对照机床要求加油部位进行加油,再对芯轴进行检查,跳动必须在0.01mm以内。螺旋刀是主要切削工具,在使用前须经目测检查有无破裂和损伤。

9、机床加油时,应加过滤后的油,严禁将油盘内的油直接加在机器内。

10、各坐标轴手动回零(机床参考点),若某轴在回零前已在零位,必须先将该轴移动离零点一段距离后,再执引回零。

11、试切进刀时,在刀具运行至工件表面30—50mm处,必须在进给保持下,验证Z轴剩余坐标值和X、Y轴坐标值与图样是否一致。

12、切削加工前必须仔细检查工件是否装夹正确、紧固是否牢靠、以免在铣削中发生转动。不准碰撞刀架,不准拆开走刀丝杠,提升刀架必须退刀。用液压压紧工件机床,应检查液压箱上大压力表知是否在允许范围内。装工件必须做好工件和芯轴的清洁工作,装工件时应一手推工件,另一手按液压,不准先放工件后再按液压。

13、认真做好首检工作,第一个齿轮铣下来后要对照标准进行比较(深度、刀具),并交检验员检测。每铣一个齿轮要与标准齿(凹凸面)比较其光泽度,若齿面光洁度接近参考齿轮,即要更换刀具

14、作业员换一次刀具后,必须做到比较换刀前后的齿型,测量换刀前后的深度,看换刀前后底角、左右旋是否碰底(工缝类),放刀位置是否铁屑等,再要求班组长或检验员检查接触点噪音。

15、被加工齿轮的模数、直径等,不允许超出机床的技术规范。轮坯垫圈的直径,应小于被加工齿轮根圆直径的3毫米。

16、铣齿轮时,毛坯底面与工作台之间的高度不能低于机床规定高度。

17、铣齿轮操作时进给量不能过大。根据被加工齿轮的要求,在吃刀前应对调整部位检查

18、在修理机床时,先要断开主断路器处的电源,然后锁定在开关处挂上“开关断开”的标签。在机床处于可以通电的情况下,只允许一个人在机床上进行操作。

19、当操作人员离开机床停止工作或下班前应切断机床电源。

20、装卸工件、紧固、调整、测量刀具必须停车进行。

21、去除工件刀具上的铁屑要用铁刷,禁止用嘴吹或用手擦抹。

22、拆装铣刀盘时注意双手安全,防止划伤擦伤。

23、工作中要经常检查各部轴承的温升,不许超过50℃,在大负荷时应注意电机的温升。

24、必须经常检查并清除导轨及丝、光杆上的铁屑和油污。清扫铁屑应采用专用工具,并停车进行。

25、当用一只手在机床上进行某些操作时,要确切知道另一只手所处的位置,时刻保持清醒。

26、在机床工作过程中,人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要靠近加工区。

27、严格做好文明生产,保持机床周围的环境整洁,不要有污油或其它残渣碎片,不要堆积杂物。工作台不准放置任何东西(包括六角扳手等工具)对所做的齿轮必须放在铁架上拿来做,不准放在工作台面,严防产品磕、碰、撞等现象。

28、加工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操作员应按“紧急停止”按钮,找当班班长汇报情况。

29、要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下班后做好现场6S工作;。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