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远路正长――作为文学新人的魏远峰及其创作:相声有新人峰

魏远峰是文学新人,意义有二:一是他从事专业文学创作时间还短,尚年轻,资质浅,是新人;二是作为文学创作尤其他的军事、历史文学作品,有热辣新鲜之气,当称新人、新作、新风。

魏远峰近日一次捧出《兵者》《雪落长河》两部计6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加上他之前的创作达200余万字之时,说说魏远峰,此其时矣!      正面攻坚,一兵树起奇峰异象   《兵者》描绘的是原汁原味的军营生活,说的是大学生卓越入伍三多塘当了名新战士,大学生的眼光看连队,自然就有了许多故事,也使这个士兵显得普通又不一般。

异象”还在于,这“兵者”愣是有些“兵道”,有些不同的兵味,故事从小到大,由近及远,体现出当前军事变革时期,“知识士兵”的新人、新事、新视角、新观念、新气象、新风采。

一个不同寻常的“兵者”搅起的波澜峰峦起伏,异象丛生,硬是演绎出了一串有滋有味的故事,的确是一部新鲜热辣的军旅小说

兵者》紧扣火热的连队生活,着力展示新一代知识军人高昂的爱国激情,用魏远峰的话说就是“把大人物写小,把小人物写大”。

魏远峰就是把卓越这个“小”人物写“大”了,让小人物有了大个性、大品性、大性格、大人格、大风范,塑造出一个富有个性、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兵新形象,具有颠覆性的审美冲击。

卓越这个知识士兵形象,可以说是在正面攻坚现实军事题材的作品中表现出的异峰异象

它就是它,不同别的,完全属于自己的发现与建构。

文学创作是一种审美发现,只有属于作家自己的探索与追求,才是个性所在,才是作品产生的峰峦与差异的标志。

初涉黄河,一掌击起万重波涛   大约魏远峰的《雪落长河》是第一部专写“河防”的小说

关于《雪落长河》的创作,作者有一通肺腑感言:“《雪落长河》是我写得最辛苦的小说,几易其稿,感慨良多。

它是我第一部通自己血气、通我家乡地气、通黄河水气的小说……”   对一个作家言,还有什么比“血气”、“执着”、“苦情”更重要?阅读作品,确让人咀嚼出凄风苦雨、雪落河长的审美冲击与情感打动。

雪落长河》的不同寻常之处,是其黄河治理与国家、民族、个人命运的血浓于水、欲说还休……作者的构思用意,是在广泛展示时代背景时突出了宫庭的复杂和盛世背景下潜伏的危机。

作为小说审美历史的意味,由此弥漫开来。

作者特意设置了牛钮治黄主线下的三条故事副线:一是牛钮的传奇命运,涉及顺治朝的宫廷斗争,这是历史真实。

二是牛钮的爱情,为作者虚构。

三是农民起义,这是暗线,虚实相间,贯穿始终。

主人公牛钮的主要故事是奉旨堵口,但在历史真实背后,由于作者的想像、演绎、补充,在一个阔大舞台上的一幕历史悲歌逐渐铺陈开来,如黄河之水,浪花飞溅,波涛汹涌,确有可歌可泣气象!   历史小说重在当代观照。

一切历史小说都应该当代史。

雪落长河》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文本,在作者描绘历史的浪花时,也激起了读者审美与思考的浪花。

峰远路长,一路走来既豪且迈   《兵者》与《雪落长河》一重构现实、一重构历史,都有条不紊。

生活故事生活流程饱满开阔,人物发展与命运变迁体现出现实与历史的鲜明轨迹,这表现出作者在重构现实与历史的有效把握与创造能动。

作者入伍在雷州半岛,从战士到连队干部,他对基层兵的生活有体验、有积累,才有了《兵者》中“这一个”兵的原汁原味的生活和那跳跃着当代“兵者”思想火花与激情的故事

在“放牛”到“作家”融入的“苦情”,可说是《雪落长河》不可替代的血脉渊源与生活优势。

“草根”情愫与真诚,让《雪落长河》描绘治理黄河的修堤、堵口、治河等场景与人物语言,如此生动与逼真。

“草根”情感,让《兵者》中人物的行为方式与连队生活富有兵味和当下军营气息……   生活,这个对作家永恒的话题,在魏远峰的经历与创作中再一次表明了文学源泉的魅力。

作者曾说:“平庸作家,只追求面的扩展。

有追求的作家,追求面的扩展,也在追求度的提升。

”的确,量变会引起质变,数量是质量的基础。

从放牛时写小说算起,他写作21年了――远峰在一步步走,脚步声铿锵!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