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内容摘要:撇开货币职能和固定资本更新不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具有产生经济危机的潜在条件和可能性,即同样存在生产社会化生产资料经营权分散化矛盾

关键词:经济危机 生产社会化 经营权分散化      长期以来,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专利。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存在,故经济危机也不存在。但是通过对这个问题进行重新考察,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具有产生经济危机的潜在条件和可能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分析      如果对产生经济危机根源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就会发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经济危机根源生产社会化(与比例性)与生产资料经营权分散化(与市场化)的矛盾。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实行什么性质的生产要素所有制,社会都要将资源以资本或产权的形式来进行配置,以实现收益最大化,而这必然会导致生产要素的经营权分散化;与此相适应,经营权拥有者和使用者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并追逐最大化利润,这就必然会产生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产生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相对缩小的矛盾;当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时,也就必然会产生经济危机。到目前为止,资本主义私有制使生产资料所有权分散化了,即分散到大大小小的资本家手中,但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是:正是由于生产资料经营权分散化,以及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才由此造成了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以及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相对缩小的矛盾,才最终形成了经济危机。   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所有权分散化生产资料经营权分散化重叠在一起,人们误将二者混为一谈,忽略二者的区别;人们忽略生产资料经营权分散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即市场经济的存在,以及市场经济要求资源按照资本或产权的形式来进行配置。因此,人们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将经济危机根源唯一地归结为生产资料所有权分散化即归结为所有制或私有制上面来,而必然忽略市场经济对产权配置的要求—产权分散化与流动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生产方式会相应地发生革命性变革:即使在生产资料所有权分散化或私有制的条件下,生产资料经营权也可以从分散走向集中,即生产资料所有权分散化经营权分散化不再重叠。换句话说,根据一定的合约安排,在保证所有者权益的条件下,实行经营权集中。社会经济形式从市场经济走向计划经济,生产社会化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存在矛盾就不具有必然性,产生经济危机根源自然也就不能归结为生产社会化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而是生产社会化(与比例性)与生产资料经营权分散化(与市场化)的矛盾

3 次访问